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3种浓度的舞毒蛾NPV进行了舞毒蛾幼虫防治试验和柞蚕幼虫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防治舞毒蛾的效果在93%以上,对柞蚕幼虫无毒性和致死作用。应用舞毒蛾病毒方法简单,效果好,为今后在柞蚕场区防治舞毒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在内蒙古林区利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MP-342、性引诱剂和植物制剂等多种生物措施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进行防治试验.利用两种浓度(2.632×106 PIB·mL-1 and 2.632×107 PIB·mL-1)的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舞毒蛾2龄幼虫进行喷洒试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和77.8%.BtMP0-342被用于舞毒蛾3、4龄幼虫的防治,防治效果达80%.性引诱剂在诱捕舞毒蛾成虫时也显示了良好的效果.自制的植物性杀虫剂是从大兴安岭地区有毒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性杀虫活性物质,对舞毒蛾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内应用原液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的效果达82%.  相似文献   

3.
卵孢白僵菌防治舞毒蛾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和松毛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3~5龄幼虫进行了室内、室外感染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室内外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对舞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更强,比松毛虫卵孢白僵菌高8.2%,使用活孢子含量为50亿个/g的菌粉,2 g/m2,施菌16天,可使舞毒蛾3~5龄幼虫室内外感染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8.9%和85.0%;野外施用竹节虫卵孢白僵菌粉剂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的感染率达80%以上,确定野外防治舞毒蛾的施菌量为30 kg/hm2,防治时期为雨季。  相似文献   

4.
舞毒蛾在吉林通化地区是林木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探讨了舞毒蛾的防治措施可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2种,用2.5%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洒及生物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舞毒蛾防治策略应通过卵期调查查清舞毒蛾发生范围和卵密度,综合分析其消长趋势,根据2~3龄后的幼虫虫口密度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杜绝大范围、大空间滥用广谱性杀虫剂,保护好舞毒蛾天敌并进行人工繁殖释放,增加生态系统的天敌数量,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6.
舞毒蛾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1985年在大连市新金县花儿山林场连续三年进行调查研究,做出了舞毒蛾的生命表,搞清了天敌复合体的构成。对生命表进行分析得出NPV 对舞毒蛾种群数量影响很大;影响舞毒蛾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是寄蝇。用Price 的方法分析得出舞毒蛾防治在幼龄幼虫时期进行为最佳,这为舞毒蛾的测报、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寻舞毒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生产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舞毒蛾成虫进行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诱杀成虫可达靶标害虫的73.4%,卵块数量大幅度下降,防治成本降低135~330元/hm2.  相似文献   

8.
舞毒蛾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突发性大发生,严重危害林木健康。文章探讨了舞毒蛾的监测调查方法和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舞毒蛾是园林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本文介绍了舞毒蛾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区舞毒蛾成虫发生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舞毒蛾性诱剂对舞毒蛾成虫的诱集作用,对沈阳地区舞毒蛾成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舞毒蛾成虫于6月下旬出现,7月中、下旬为盛发期,8月份成虫数量开始减少,9月初为成虫发生末期。研究结果为该虫的防治及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硕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4):104-107
分别从舞毒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防治方法等方面,归纳整理了前人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舞毒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舞毒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从舞毒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技术和防治方法等方面,归纳整理了前人的研究结果,综述了世界范围舞毒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舞毒蛾是核桃重要害虫,也是一种食性杂的森林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造成树势衰弱。研究表明,根据舞毒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采用林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的舞毒蛾管理及其相关的防控技术,全文分2部分发表.第1部分主要介绍美国联邦政府的舞毒蛾管理机构、防控策略以及州一级舞毒蛾管理的各相关方;以美国威斯康辛州、明尼苏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介绍了州一级舞毒蛾管理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措施.此外,简述了美国有关舞毒蛾的公众教育和宣传.第2部分重点介绍舞毒蛾的种群调查和控制技术.在美国,对舞毒蛾的调查和监测普遍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在舞毒蛾常发区内,卵块调查也较为常用.在政府机构执行的舞毒蛾管理项目中,最常采用的种群控制技术是苏云金杆菌(Btk)和除虫脲(商品名为敌灭灵)这2种杀虫剂以及基于舞毒蛾性信息素的交配干扰和大量诱捕技术.在文章第2部分的末尾,讨论了我国舞毒蛾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栎舞毒蛾在敦化地区1 a发生1代,主要危害柞树。本文介绍了敦化地区栎舞毒蛾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舞毒蛾是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具有食性杂、危害重、分布广、幼虫随风移动等特点。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舞毒蛾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舞毒蛾在形态特征、分布及危害、防治措施、外界胁迫、寄主病毒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同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舞毒蛾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一种食性杂、繁殖力强的森林害虫。根据舞毒蛾发生危害特点,改进防治技术,加强营林措施,突出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合理运用各种措施,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林分因子与舞毒蛾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 12个影响舞毒蛾危害程度的林分因子 ,对这些林分因子对舞毒蛾危害程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从中筛选出主林层郁闭度、土壤瘠薄程度和林地面积 3个关键因子。结果表明 :土壤瘠薄程度与舞毒蛾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其余 2个关键因子与舞毒蛾危害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用这 3个因子与舞毒蛾危害程度建立多元线形回归模型 ,该模型可对舞毒蛾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舞毒蛾在阿尔泰山林区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阿尔泰林区气温升高,舞毒蛾的发生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福海林区前山带河流两旁的阔叶林、布尔津柯姆、河东、阿勒泰林场小东沟等营林区内都有大面积的发生,为实施科学防治,控制害虫的发生蔓延,阿山局森防站不断对舞毒蛾发生林分进行设点观察,详细了解舞毒蛾的生活习性及发生特点,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中旬以来,以舞毒蛾为主的食叶害虫在吕梁地区爆发成灾,仅吕梁山森林经营局的车鸣峪林场和交口林场发生面积就达2.47万hm^2,发生区受害树木叶子几乎被取食干净,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观测研究和防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舞毒蛾防治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