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俺大队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果品生产。1976年粮食亩产1435斤,果品总产量95万斤,分别比1970年增长一点八倍和二点二倍。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勇闯新路,改进修剪技术,获得了春蜜桃丰收。全大队55亩七年生桃园,1976年和1977年总产达到30万斤,平均亩产5454.5斤。其中十亩805株丰产园,1976年平均亩产达到9000余斤。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于下。 一、狠抓基本功,大搞土肥水 俺大队的桃园,在土层只有10—15厘米厚的山坡上,几年来持续不断地…  相似文献   

2.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3.
俺大队共有2000余株山楂大树,过去粗放管理,从来不剪树,树形紊乱,长势衰弱,果个很小,虫蛀果多,年产量一般在 7~ 8万斤,虫果率在90%以上。 1972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山楂树的栽培管理,开始修剪和防治害虫,产量迅速增长。1972年产量为20万斤,一九七三年23万斤,1974年25万斤,1975年32万斤,1976年44.8万斤。现将俺大队对山楂树的整形修剪方法介绍于下。 一、树形和幼树修剪 山楂是喜光性强的树种,树体结构要利于通风透光。从俺大队的山楂树看,比较适宜的树形是多主枝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具有较大的层间距。 幼树培养主干疏展形的修剪方法是,定干高…  相似文献   

4.
我们董村大队自1964年农业学大寨以来,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在荒沙滩上建起了苹果园,至1975年产苹果44万斤。果树的发展支援了农业生产,全大队1975年粮食亩产达到1800斤,向国家交售80多万斤。并做到了耕地、灌水、脱粒、粉碎、播种、运输的机械化。粮食大上,果树满滩,面貌巨变的活生生事实,是对右倾翻案风的有力回击。 一、大干、大变、果树满滩 我大队有一片近400亩的河道荒滩,解放前,被人称为“不毛之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党支部提出“根治沙河,…  相似文献   

5.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柑桔,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一九六六年冬植的二百三十二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一九七一年,总产量达到一万二千六百多担,平均亩产五千四百五十斤。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二万五千六百一十二担,平均亩产一万一千另四十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一万三千多斤。有一片二亩四分柑桔园,亩产高达一万五千四百多斤。去年柑桔收入四十八万多元,占大队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并得奖售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梁家大队一亩四分二厘三11年生巴梨园(59株),在1980年亩产8,581斤的基础上,1981年亩产达到10,144斤,平均每斤单价0.1396元,亩产值1416.4元。这个大队巴梨亩产万斤的主要技术经验是: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安宁堡大队是甘肃省桃的集中产区,现有桃园近3,000亩,桃树七万余株。原有桃树每亩多为12~16株,近年来增加到每亩20株左右。一般6~8年进入盛果期,全大队历年平均亩产在1,000~1,500斤,最高亩产3,200斤(10年生),  相似文献   

8.
沂源县东里公社韩旺一大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认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大搞果园建设,于一九六九年春利用四处坟盘隙地与河滩淤积地建果园六十二亩,栽植果树一千六百三十四棵(其中金帅826棵、国光617棵、红鸡冠135棵,其它品种13棵)。七三年产苹果16500斤,七四年产52007斤,七五年产145200斤,七六年产183926斤。平均亩产2950斤,最高株产金帅376斤,国光397斤。另外七四年搞了0,73亩密植试验园,亩栽333株,三年生亩产达到2600斤,单株最高产量38斤。 韩旺一大队幼树所以早结果、早丰产,四…  相似文献   

9.
1980年10月1-5日,由省地县有关单位对蓬莱县小柱大队的板栗丰产试验田和海阳县姜格庄大队的小砧木早期丰产园进行了实产验收。 小柱大队的丰产试验田,自1976年以来,连续四年亩产600斤以上,在此基础上,今年亩产918.8斤。为我国板栗稳产高产的典型。 姜格庄大队的小砧早期丰产试验田,于1977年直播,株行距为 1×1.5米, 78年嫁接,主栽品种为徐家1号和红光26号,在去年亩产151斤的基础上,今年创造了亩产417.4斤的新记录。 实践证明,板栗不是晚实、低产树种;只要路径、措施得当,既能稳产高产,也能早期丰产。板栗丰产栽培会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半壁山大队过去是有名的穷队,最近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1976年到1978年,连续三年夺得了粮果双丰收。1978年粮食亩产1,350斤,比1975年增产35%,比1977年增产11.4%。果品总产130万斤,比1977年翻了一番。等于1975年的4.5倍,集体和社员收入都大大增加,初步改变了我们大队的贫困面貌。我们取得一些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党的领导、落实政策外,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乡前革苹果园,有29年生的苹果结果树4839株(占地240亩),1983年总产量达106万斤,平均亩产4416斤,亩产值861.3元。这片果园连续八年丰产,1976~1983年平均亩产4135斤,亩产值682.9元。其中,5.1亩95株29年生国光,1983年平均亩产10260.7斤,亩产值2148.7元。1979~1983年平均亩产10646斤,亩产值1890.6元。  相似文献   

12.
栖霞县是个山区,18处公社,934个大队,60万人口,102万亩耕地,90%以上是山丘梯田。76万亩山、滩宜林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北方农业会议以来,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粮食连年增产,果品持续丰收。粮食亩产1966年上《纲要》,1974年过“长江”,1976年虽遭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粮食亩产仍达815斤;果品总产量达到1.48亿斤,比1965年增长五倍。 在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中,我们根据栖霞山区的自然特点,积极发展了果树生产。建国初期,栖霞县只有很少的梨、桃子等…  相似文献   

13.
我们老爷庙大队第一生产队共有果园面积198亩,有苹果树4428棵,其中结果树3045棵。我们于1961年在一块土质瘠薄的山地建立了一处丰产园。以5×4.5米的行株距,亩栽29.64株定植了乔砧树847棵,共占地28.57亩,近年亩产7000余斤,其中有8.18亩国光连续4年亩产超万斤。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我队在沙河滩上建苹果园20亩,主栽品种红星,共398株。几年来,在大队党支部带领下,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贯彻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促进了果品的增产。1974年产果136900斤,1976年产果153460斤,平均亩产达7673斤,最高株产876斤。总收入2.349万元,平均亩产值1174元。苹果大丰收,为集体积累了资金,促进了粮食生产,贫下中农打心眼里高兴。生产斗争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苹果创高产,路线是根本,领导是关键,科学管理大增产。 一、树靠人管,人要心红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林业队…  相似文献   

15.
蓬莱县王格庄公社小柱大队,认真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果树,自合作化以来,先后栽植板栗4万余株。由于受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板栗生产形成几上几下,损失2万余株,产量寥寥,平均株产仅1.5~2.5两。就全省而言,现有板栗2700余万株,常年产量七、八百万斤,一般亩产不过五、六十斤,有的亩产不足二十斤。产量低,收益少,直接影响板栗生产的发展。 板栗能否增产?是否有发展前途?怎样才能促进板栗丰产?小柱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在上级党委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自1969年建立干…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两年为了解决大棚秋季番茄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对秋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开展了一些试验观测,从栽培角度探讨了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2年芦沟桥公社周庄子一、二队6个番茄棚,5个亩产过万斤,最高亩产达11700斤,1983年周庄子大队和大井大队共计85亩秋棚番茄、平均亩产达7000斤以上,其中7个亩产过万斤,最高亩产达11130斤。  相似文献   

17.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1966年冬植的232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1971年,总产量达到12600多担,平均亩产5450斤。1972年,总产达到25612担,平均亩产11040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13000多斤。有一片2亩4分柑桔园,亩产高  相似文献   

18.
四十铺大队地处山地,245户,1,368口人。耕地2,737亩,其中川地630亩,山地2107亩。这个大队以往是个“荒山烂河沟,十年九不收”的广种薄收的穷山沟。自1966年以来,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利用荒山、沟坡因地制宜地栽植各种果树和林木,到目前为止,该大队已栽种各种果树520亩,15,500余株,其中苹果树10,687株。造林2077亩,占宜林面积的92%。十几年来,生产各种果品912,000斤,为集体积累资金315,200余元,先后购买柴油机、电动机、脱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公社果树大队第5生产队,1981年改造河套建成葡萄园22亩,用北醇葡萄插条直接定植48180株,1982年全园收葡萄66658斤,平均亩产2083斤。其中10.1亩地膜覆盖区总产31,581斤,平均亩产3126.8斤,创造了我地区二年生北醇葡萄的高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20.
今年省果树研究所、乐陵县林牧局和乐陵县园艺场组成的枣树科研协作组进行的枣粮间作丰产试验,取得可喜的进展,5.02亩试验田,133株金丝小枣,今年获得亩产粮枣2201.1斤的高额产量,(枣为晒成红枣的干品产量),创造了枣粮间作亩产超双千的记录,其中红枣1774.8斤(鲜枣产量为2730.4斤),小麦215.9斤,玉米210.4斤。现该组乘胜总结经验,修订计划,争取在1980年实现枣粮亩产2500斤,粮食亩产800斤的枣粮间作高产指标,提前完成该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枣粮喜丰收 亩产过双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