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褐马鸡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马鸡的饲养繁殖王星卓庞红伟(洛阳市王城公园471000)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属鸡形目、雉科、马鸡属,为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是中国的特产。仅分布于山西吕梁山系和河北西部和西北部山地,栖息于海拔1800~2300m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褐马鸡在太原动物园过上了“一夫一妻”式生活 ,并安然地繁衍后代。该动物园一项名为“褐马鸡分笼配对繁殖”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 ,专家说 ,这是保证褐马鸡繁殖成功率的一个好办法。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专家介绍 ,目前 ,太原动物园已用这一方法成功繁育褐马鸡 10 0多只 ,其中放归自然10只 ,向中国其它省市输送 5 0只 ,这些园养繁育的褐马鸡均存活良好 ,该园对褐马鸡饲料配方和疾病预防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标志着太原动物园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园养褐马鸡繁殖基地。褐马鸡属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  相似文献   

3.
正褐马鸡是我国的珍稀特禽,中国鸟类协会的会标、世界雉类协会会徽上的图案动物,山西省省鸟,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代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造成物种种质遗传多样性降低,威胁到褐马鸡这一珍稀物种的进化发展。人工饲养是褐马鸡物种保护、恢复物种种群数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褐马鸡自然栖息地再引入的基础。近年来,太原动物园做了很多关于褐马鸡饲养管理的研究工作,饲养数量已达68只,  相似文献   

4.
丹顶鹤属鹤型目、鹤科鸟类,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园人工驯养的丹顶鹤群体中,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某些雄鹤不能完成交配或交配后雌鹤产卵不受精,雌鹤的孵化和育雏能力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为了提高人工驯养的丹顶鹤的受精率,在满足鹤的繁殖自然条件(如饲养环境、设备、饲料、光照等)下,采取人工授精方法进行繁殖,可以克服许多导致卵不受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特产的褐马鸡,目前仅分布于山西省吕梁山系和河北省西北部部分山地。种群数量也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干扰而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保护这一珍稀鸟类,国家已列入一类保护动物、并建立了庞泉沟和芦芽山两个自然保护区,还有河北省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也把褐马鸡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褐马鸡为我国独有的特产珍稀鸟类,被誉为“东方宝石”,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是列入世界红皮书的濒危物种。1989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褐马鸡邮票,显示了褐马鸡的稀有和珍贵,成为集邮爱好者的搜集珍品。中国鸟类学会则把褐马鸡作为会标。我国的许多动物学工作者也纷纷提出,应把褐马鸡作为我国国鸟。  相似文献   

7.
正褐马鸡,又名角雉、耳鸡、黑雉、鹖鸡等,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褐马鸡种,体长、体重跟家鸡相差无几,体羽以褐色为主,喙后部至下颌下部有两簇白色羽毛,延伸至头颈后呈犄角状,脸部皮肤裸露无被羽,呈红色。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珍禽,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褐马鸡自身遗传机制的影响及其疾病的复杂性,人工饲养种群数量并不多。以下就褐马鸡临床常见病及其防治做概括性综述,以期为褐马鸡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仅分布于山西吕梁山系及河北西部部分山地的特产珍稀鸟类,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近年来为保护这一珍稀鸟类,山西省在吕梁山系建立了两个自然保护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即是其中之一。保护褐马鸡除了保护其栖息地的自然景观,使其种群数量得到自然恢复外,从保护研究的角度,也相应开展了就地人工饲养,并取得了初步经验,现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动物种群的动态,即种群数量及其变动规律,无论在生产实践上和生态学理论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世界珍稀雉类,被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掌握褐马鸡种群数量及其变化规律,反映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求出现存量,这对保护和科学管理褐马鸡的资源尤为重要。褐马鸡以地面活动为主,多从山顶向下  相似文献   

10.
褐马鸡是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易危鸟类之一,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为了解太原动物园圈养褐马鸡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对太原动物园内24只成年褐马鸡新鲜粪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共检获4种寄生虫,其中蛔虫、线虫、绦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0.8%、20.8%、4.2%、100%。圈养褐马鸡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褐马鸡寄生虫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