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生活和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对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森林植物资源数量大,又能再生,是人类探求新原料的自然宝库。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天然无污染、富营养、有保健作用的产品产生青睐。林区天然浆果资源因生长在森林环境中,无污染、营养丰富,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其产品就成了人们理想的佳品,所以开发利用天然浆果资源是林区的一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兴安岭林区地处祖国北疆,自然环境优越,可食性植物尚处于无污染的野生状态,是“绿色食品”的纯天然原料,很多可食性植物还是珍贵的药材和优良的观赏植物。研究可食性植物资源,能够促进大兴安岭林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能安置“天保工程”实施后剩余的劳动力,为林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北药开发,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世纪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林区有着北药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林区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其分布广、种类多、蕴藏量丰富。二是林区有着绿色环境优势。有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绿色环境。三是林区有着培育优势。因此林区种植北药,建设北药资源开发基地,将为今后林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为林区人民致富创出一条新途径。一、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生产首先要做好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接轨,通过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有效运作,将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与环境保护,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绿色消费”正在全世界蔚然兴起。“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健康和幸福,人们开始告别“石油农业”产品,而积极追求安全、营养、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种消费需求的重大变化,为长白山林区天然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相似文献   

5.
素有“绿色宝库”的大兴安岭,生长着一种通身洁白美若“天使”的树—白桦树。它通身是宝,细腻的材质是制作各种高档家具及用品的良材,连树叶、汁液也是天然保健品,尤其白桦树美丽的外衣,更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但可入药,且富含油脂,可提炼某种工业用油,树皮也亟易引燃。因此特性,多少年来,从有人在大兴安岭生活的那一天开始,桦树皮即成了一些民族做各种生活用具之材,也是人们直至当前用以引火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目前,在人们可到达的大部分林地内,胸高直径16厘米以上的桦树没被“扒皮”的所剩无几,因被“扒皮”…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被誉为天然净土、绿色之源,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决定了大兴安岭林区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生态建设去做。发挥宜牧草原丰富优势,优先发展特色养殖业,贯彻“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战略思想。通过调整食草型畜牧业发展布局,加速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进程与龙头企业带动、名牌产品效应等系列措施,加速畜牧业“半壁江山”建设,把畜牧业建成该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技术水平,人文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大兴安岭林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除了困难之外,大兴安岭林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有一系列正在显现的或潜在的优势。如何正确对待与利用这些优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林区九百多家中小企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挑动人们的神经,一些标榜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品日渐成为市场新宠。“更健康、更放心”,贴有“有机食品”标签的食品以高昂的价格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有机杂粮每盒(268克)268元……近年来,一些食品包装上纷纷标注“有机食品”字样,标榜“高质高价”。  相似文献   

9.
素有“翡翠状绿色瑰宝”美誉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是祖国的天然绿色宝库。巍峨的恩和哈达山层峦叠翠,清澈的额尔古纳河碧波荡漾。在这山河壮美的原始森林里,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如同一把铁钳,牢牢地卡住进出这块绿色净土的通道,官兵们日夜在密林中巡护...  相似文献   

10.
《绿化与生活》2008,(1):44-44
室内“绿色设计”概念 住在城市水泥方盒子中的人们向往自然,提倡绿色食品,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大自然绿色环境中。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趋势.反映在室内设计活动中可称为室内“绿色设计”。它与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样,其总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与地球可持续发展,设计具有高科技加情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古树名木保护还需法制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真 《国土绿化》2000,(4):10-10
古树名木素有“绿色活化石”、“绿色活文物”的美誉,是前人和自然界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不仅如此,古树名木还是一座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也是一个超级优质种源基地。古树名木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环保价值、观赏美学价值以及生命学研究价值,在中华大地上发出灿烂光芒,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2.
绿色家具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人们对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日益关注 ,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有人说本世纪的产品市场 ,也就是说在 2 1世纪 ,谁设计并开发出经济实用的绿色产品 ,谁就拥有市场。所以说 2 1世纪家具的发展的主流应该是绿色家具。1绿色家具的概念绿色产品是指使用绿色材料 ,采用绿色设计 ,通过先进技术获得的能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安全、经济、可靠地满足用户要求的使用功能和性能。同时实现能耗最小、资源利用最优 ,并符合当代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 ,且多生命周期型产品[1] 。根据绿色产品的定义 ,绿色家具的定义应该为 :使用木材或其他环…  相似文献   

13.
浩瀚大兴安岭,素有绿色宝库之称。这里,不仅森林、黄金、煤炭等资源储量丰富,而有名贵中草药(俗称“北药”)资源储量也极其可观,是一个天然的宝库。近年来,据有关部门的勘查统计,仅药用植物就有三十六科八十九属约五百六十多种,其中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就有六十多种。一九八六年,医药工作者在大兴安岭地区对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个区的普查,认定有十种主要药材蕴藏量达2355.8万公斤,占总储量的67.31%。大兴安岭林区中草药资源储量丰富,且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据初步计算,仅黄芪、升麻、赤芍、玉竹四项名贵中…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乘车进入湖南省西南部的怀化市最南端——通道境内,发现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目及之处皆林海茫茫,果木葱葱;既是理想的生活之地,又是诱人的旅游之地,将她誉为湘西南的“绿色明珠”,绝不为过!为此,记者采访了通道侗族自治县委书记李先胜。《绿色中国》:生态建设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无疑是由于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又曾经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原因。而当我们走进通道的时候,却感到特别令人兴奋,我们仿佛置身一个天然“绿色宝库”。因此,想请您介绍一下这里的生态资源及其建设情况。李先胜:通道侗族自治…  相似文献   

15.
山野莱,这一类以前不被人们看好的商品,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对环境和健康的更加重视,对无污染无农药无化肥的绿色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因此山野菜这一纯野生天然的绿色食品的价值日益被人们看重,其身价也今非昔比。山野菜也出口创汇,主要对日出口,据统计中日双方山野菜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85%以上。山野菜在我国的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较广,许多山区和林区均有发现。据有关资料目前已发现的有6000多个品种,已开发出口的品种也有几十种,有盐渍品、干品。目前世界山野菜贸…  相似文献   

16.
绿色的宝库大兴安岭,是天然的聚宝盆。开发大兴安岭的自然资源,应该实行立体全方位综合开发的方针,变当前单纯林业经营型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型。在搞好林业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林区天然野生资源的优势森林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森林是大自然的“绿色宝库”,我们祖先成群结队地在森林中采摘天然野果或渔猎充饥“茹毛饮血,栖木为巢”,森林成为我们祖先的“粮仓”、“避难所”。人类进化到今天仍然离不开森林和森林中提供的各种林副特产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席卷全球的“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管理”、“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核算”等“绿色浪潮”中,“绿色”一词已成为“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代名词并深入人心。针对传统经济核算失真、传统会计.统计虚假,树立绿色GDP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实现资源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绿色循环经济兴起(简称绿色经济),加大绿色生态资源监管力度的“绿色审计监督”(又称环境审计)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9.
在绵延起伏的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西麓中段,一条大河由东蜿蜒而至,如母亲的臂膀,温柔地将一个小镇环抱在怀中,这就是乌尔旗汉,她原名“乌尔克其罕,”是蒙语“乌日善河”的音变,有“前进”之意,也意为“黎明”。她似一颗熠熠生辉的绿色明珠,以其久远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迷人的景致而名扬遐迩。  相似文献   

20.
当城市向人们头上伸长时,我们会感到绿色在生活中渐渐消退。居住在城镇的人们,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渴望接触满目葱茏的自然景色,于是最近的流行语中又诞生了“绿文化”一词,意即:在工业文明制造的城市荒漠中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绿色浪潮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开始向着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消费”迈进。绿色食品、绿色衣服、绿色居所、绿色旅游、绿色照明……纷纷迈入人们的生活。“民以食为天”,在“裹腹”的需要被满足后,今天人们在选择入口之物时,首先考虑的是营养、健康。不施农药的无公害蔬菜及野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