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基于西营灌区近年来全面推广覆膜垄作沟灌玉米为主的大田综合节水技术,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基础上,根据西营河水资源新形势,针对灌区中游平川区种植结构调整、用水模式的变化,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通过覆膜垄作沟灌大田玉米灌溉试验,进行了垄作玉米地块面积大小对灌水定额影响的观测。以此为灌区推广覆膜垄作沟灌大田玉米节水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彭阳县通过灌区高效节水规划,将彻底改变现有灌区灌水粗放等农业浪费水现象,建立节水型发展模式;根据本县实际,因地制宜,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转变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金莲 《农技服务》2011,28(7):1038+1052-1038,1052
介绍了宁夏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指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节水高效农业设计思路,并对盐池城西滩灌区开展农艺和工程节水灌溉试验的农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当地节水灌溉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细农业、高效农业需要实现高效利用水资源,而农村水资源的真正高效利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灌区自动化技术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灌区输配水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组成和结构。通过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克服农村灌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优化配水、计划用水,做到充分利用水资源及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景电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调查分析法,在分析景电灌区玉米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玉米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研究方法,对景电灌区玉米节水控盐灌溉制度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玉米作物各生育阶段耗水量,总结蓄水规律,根据模型建构制定的最佳节水控盐灌溉制度与实际状况较为符合,实现了有限水量在玉米作物生育期间的合理分配模式。通过玉米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的应用,灌区节水控盐灌溉项目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优化升级,促使水资源实现集约精细化管理。综合考虑可以在景电灌区推广应用玉米节水控盐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6.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灌区高效利用水资源,确保灌区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必由之路。通过对黄羊灌区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节水灌溉的新路子,实践表明节水灌溉是促进灌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管理是确保节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必要条件,实行节水灌溉,优化产业结构,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西营河灌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的武威市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针对水资源匮缺、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的特点和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以及承担向下游民勤调水的艰巨任务的现状,灌区积极开展了农业灌溉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推广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节水技术,对各单项节水技术进行有机地连接,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利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寻找新的出路,探索西北内陆河流域乃至北方缺水地区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现代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白银市地处内陆旱区,年均降水量较低,自产水资源十分缺乏,主要依赖黄河水资源补给。本文主要对目前白银市作物种植比例、灌区需水量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及制度的确定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中国的用水大户,主要消耗于灌溉,约占总用水量的90%。发展灌区节水农业是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状况的必由之路。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水资源短缺状况及灌溉和灌溉水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中国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北方灌区节水农业研究的重点领域:注重农艺节水技术研究;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水型种植结构研究;设施条件下的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地研究确立;开展生物节水技术地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青铜峡市属宁夏引黄灌区,土地肥沃,灌排渠系完备,是全国重点商品粮产区.但随着全国农业用水日益紧缺,该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势在必行,对此,建议该市对引黄自流灌区采取渠道防渗衬砌、配套建筑物+畦田灌溉、沟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对设施蔬菜采取机井+滴灌灌溉模式;对扬水灌区和新开发灌区,结合优势产业布局,采用蓄水池+滴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以应对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灌区是农业用水大户,高效合理的利用农业水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改革是解决传统水资源浪费的主要途径,我国大部分灌区已经在灌溉渠道、灌水效率以及水费改革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在灌区的管理制度上还有不足之处。本文以景电灌区灌溉管理制度改革为分析对象,结合国内外灌区管理的先进理论,探讨了灌区管理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为景电灌区推进灌溉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永昌灌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以来,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本文根据永昌灌区实际,分析了灌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和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节水工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宁夏中南部旱区节水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宁夏中南部灌区的特点及多年来的实践,研究提出灌区节水农业建设应因地制宜采用的关键技术。中部干旱带应加大扬黄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拓展扬水灌区供水范围,大力发展特色补灌农业;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南部山区应加大库井灌区改造力度,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库、坝、池、窖、田水资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现代旱作雨养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以庐江灌区为例,结合庐江县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管理现状,总结出细化计量单元、推进计量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施“干站合一”水价模式、建立“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实施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模式等经验做法,并针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完善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方式、推动灌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下游的红崖山灌区尤为突出,水资源短缺已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勤绿洲的生存,如何发展节水灌溉,采用什么样的节水灌溉技术已事关全局。本文分析了红崖山灌区的常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各种节水技术的适应性,供红崖山灌区及类同的内陆河灌区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发展节水灌溉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花海灌区水资源匮乏,利用率不高,需要加大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加强节水措施推广落实力度,从达到促进灌区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影响灌区农业节水灌溉的因素,并提出了节水灌溉有效措施,以期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离不开大量水资源支持,但由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储量不足,区域水资源储量失衡,如何在满足农业生产灌溉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成为当前节水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灌区农业水资源管理中推广节水理念、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选择,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粮食产量和安全。本文就灌区农业水资源管理的节水灌溉路径展开分析,在明确节水灌溉发展必要性的同时,积极引入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我国节水型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民乐县以发展农业为主,但全县水资源有限,影响粮食的生产,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依据水文地理背景,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近些年,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在民乐县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广,然而供需矛盾仍非常突出,本文针对民乐县高效节水灌溉现状,提出了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西营灌区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针对西营灌区水资源的特点与灌区种植结构调整、用水模式的变化,通过与垄作、平作玉米灌溉方式、地块面积大小与灌水定额关系的比较。来探讨灌区垄作沟灌玉米种植的灌水定额和高效益的灌溉模式,特别是在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田用水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理论加案例分析法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和应用。以景电灌区条山农场灌区为例,探讨了采用传感器和设备实时感知农田环境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智能预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设计灵活的节水系统架构等技术理论,涵盖系统架构设计,智能节水系统主程序设计,灌溉监控系统设计和实施精准化智能节水灌溉等应用路径。结果表明,在景电灌区条山农场灌区的实际应用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单次灌水节水率达到了15%~20%,灌溉666.67hm2土地节水7.5万~10万m3,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高效应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路径中,强调了做好数据采集与传输,加强智能处理与方案设计,实施精准化智能节水灌溉等关键步骤。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显著,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高效应用为农业提供了现代化的灌溉管理手段,应持续推广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