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属植物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有腋花杜鹃、红棕杜鹃、乳黄杜鹃、马缨花等杜鹃植物28种.基于保护区杜鹃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等特点及当地具有的浓郁民族风情,对杜鹃植物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开发途径、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杜鹃属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标本鉴定,确定湖南自然分布杜鹃属植物62种1变种,隶属5亚属8组16亚组,其中特有种有13种.湖南杜鹃属植物资源种类较多,珍稀特有植物丰富,表型性状多样.  相似文献   

3.
高黎贡山“杜鹃王”张运峰,王天灿被誉为“国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大树杜鹃中世界最大的“杜鹃王”,生长在腾冲县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平岔火草地脚,这也许鲜为人知。大树杜鹃从定名到“杜鹃王”的发现,无疑是一部共和国的荣辱史。早在20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4.
杜鹃花是闻名世界的观赏花卉,由于不少种类较弱的生殖隔离屏障,大量人工杂交选育品种得以问世。而在其野外重叠分布区,自然杂交种也屡见不鲜。文中着重从繁育系统、传粉特征、杂交后代与杂交区构成、人为干扰因素与分子鉴定等方面综述杜鹃属自然杂交研究现状,探讨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提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应注重特有传粉昆虫、人工干扰与杂交区构成关系、子代适应力和染色体组等方面,以期为将来揭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历史、成因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鹃属是杜鹃花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对湖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和适应性进行了简述,报道了湖南杜鹃属植物2新记录种:团叶杜鹃Rhodedendron orbiculare、岩谷杜鹃Rhododendron rupivalleculatum。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韶关市天井山林场位于粤北山区,地处南岭山脉的南麓,面积约有285.25 km2,是广东省野生杜鹃属植物集中分布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对本地杜鹃属植物资源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从2012-2015年,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文献查阅和引证,发现目前天井山林场内自然分布的杜鹃属植物有17种,分属5个亚属、6个组及3个亚组.  相似文献   

7.
我国杜鹃花属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杜鹃属植物大多株形优美、花大而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我省杜鹃属植物共有6种1变种,其中4种为栽培种,对几种杜鹃的特点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湖南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引种适应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湖南杜鹃属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对其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引种栽培适应性进行研究。湖南产杜鹃属植物57种1变种,隶属5亚属8组14亚组,其中映山红亚属数量最,多达21种,占36.21%;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引种保存湖南杜鹃属植物38种,其中杜鹃亚属2种、常绿杜鹃亚属11种、马银花亚属8种、羊踯躅亚属1种、映山红亚属16种。引种栽培效果表明:马银花亚属在引种栽培中适应性最强,8种均表现为优良;原生分布海拔低的物种适应性高于相对海拔高的物种。分析探讨湖南杜鹃属植物在长沙地区的适应性,提出杜鹃属植物异地保育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贵州西部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关系到其保护区的价值。经过调查研究,该保护区计有杜鹃属植物33种(含变种),分属于5个亚属,占贵州现有杜鹃属植物种类111种的29.73%;并发现了西昌杜鹃和白花杜鹃两个贵州的新分布种;进而从园林的角度,论述了这些杜鹃属植物种类花的颜色、大小及花期等的观赏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专家点评杜鹃花被誉为"绿色世界里的贵族,没有一种有花植物能与其媲美"。中国喜马拉雅与横断山脉是杜鹃花的故乡,世界850种杜鹃近一半的种类分布于这一地区。穿越白马雪山的滇  相似文献   

11.
从杜鹃园的规划和已收集的杜鹃属植物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杜鹃属植物资源收集现状,目前该园内已收集65种、80个种源200余个居群和定植了近百万株杜鹃花;提出了加强杜鹃专类园建设、重视杜鹃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加大旅游促销宣传力度、做大做强杜鹃相关产业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中国历史典籍中"蓼"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以中国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材之一——"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历史典籍中搜集整理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及特征,采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探究这类食材和相关植物及其对应的现代植物分类群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发现:在历史典籍中,共有20个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经过比较形态学分析,确定了其中11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水蓼"与"辣蓼"可能不是同一种植物,二者不能作为同义名对待。同时发现,在历史上,"花"的特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说明,在研究与对待先民记述的植物类群时,要综合利用多种除"花"之外的特征,以便对这些植物类群有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3.
杜鹃花属植物在广州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的10个城市公园、10条城市干道和10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分区抽样法。调查和记录所属区内出现的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出现频率、配置方式和生境特点。结果表明,广州市绿地露地中应用的杜鹃花属种类常见的有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mm)和凤凰杜鹃(R. pulchrum var. phoeniceum) 。偶见种为映山红(R.simsii)和皋月杜鹃(R.indicum);毛白杜鹃(R.mucronaturn)本次调查未见,盆栽植物主要有西洋杜鹃(R.hybridum)。杜鹃花属植物在公园露地应用较广。居住区有少量应用。但道路绿化带应用极少。公园、居住区的应用方式较为多样,花期时的观赏效果甚佳。文章简要评价了广州部分以杜鹃花为配置材料的景观特点,并分析了杜鹃花属植物在广州市绿化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野生杜鹃花的引种驯化和杜鹃花属植物的抗逆性选育种研究。促进乡土杜鹃花种类的驯化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植物的野外调查及资料收集整理发现,保护区现有杜鹃花属植物3亚属,5组,10亚组33种,2个亚种,1个变种,共计36种;其区系类型以中国东部-喜玛拉雅分布型和东亚分布型为主要特征;四川特有8种,处于濒危等级的杜鹃花8种,亟需对石棉杜鹃和冕宁杜鹃进行补充调查和保护;杜鹃花物种在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海拔1 800~4 000 m中高低海拔区域,物种数量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保护区杜鹃花属植物有较高的景观应用价值,银叶杜鹃、繁花杜鹃和团叶杜鹃等可作为新品种创制的优良父母本,建议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大杜鹃花新品种创制、繁育与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专家点评杜鹃花被誉为"绿色世界里的贵族,没有一种有花植物能与其媲美"。中国喜马拉雅与横断山脉是杜鹃花的故乡,世界850种杜鹃近一半的种类分布于这一地区。穿越白马雪山的滇藏公路,深藏雪山深处的杜鹃林花海景观展现在游客眼前,无人不被漫山杜鹃的清新纯美所震撼。然而对植物学工作者而言,杜鹃花海的景观给他们更多的感受却是无比遗憾。这些宝贵的花卉资源早于19世纪就被千里跋涉的西方探险家费尽千辛万苦引入  相似文献   

16.
2012-2018年采用典型地块、典型线路详查为主,全面踏查为辅的方式对宁波市杜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宁波市共有野生及习见栽培的杜鹃属植物9种1变种1变型,其中野生种6种1变种1变型,习见栽培种4种.从水平分布看,有广域种、区域种、局域种和微域种4种类型;从垂直分布看,只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上的有华顶杜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植物的野外调查,综合考虑观赏价值、生态学特性、应用潜力和稀有度因素,筛选出14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9种杜鹃花属植物进行应用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观赏价值、生态学特性、应用潜力和稀有度4个影响因子中,观赏价值最能影响人们对杜鹃花属植物应用价值的评价,其次是应用潜力、生态学特性和稀有度。9种杜鹃花属植物的应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云锦杜鹃华顶杜鹃杜鹃马银花丁香杜鹃羊踯躅满山红猴头杜鹃麂角杜鹃。文中还就杜鹃花属植物的野生资源驯化以及资源评价中约束层指标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 杜鹃花是世界上最艳丽的四大著名花卉之一。杜鹃花是因杜鹃鸟啼呜时开花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诗作画,赞美杜鹃花的瑰丽多彩,唐代诗人白居易可谓爱“鹃”成癖,他在诗篇中写道:“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莫母”,“颜色胜曙霞”,“不似花丛似火堆”,“风翻焰火欲烧人”。他把杜鹃花喻为花中西施,又赞其满枝红花如火燃,真是高度赞尝!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已记载有850余种,我国就有500多种,占世界种类的58.8%。杜鹃花科植物按现代的分类:分为鳞斑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在百山祖野生花卉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的10种杜鹃属植物从园林观赏角度进行了评价。这些植物花型较大,独具特色,有广阔的开发和用前境。  相似文献   

20.
为厘清我国历史典籍中"苏"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整理出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以及它们的植物分类学特征,尝试确定这些植物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研究发现,在历史资料中一共记载了15个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确定了其中8个名称所代表的原植物的学名,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上分别属于唇形科、菊科与爵床科等。研究表明,中国先民在对植物命名的时候,在植物名称的使用上有等级的区分,因此为了准确地了解中国先民对特定植物特征以及分类学位置的认识,需要开展更多的现代植物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