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讨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 shekannesis)群落优势种群的更新特点及其不同林型对优势种群更新机制的影响,笔者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黄土高原柴松群落(柴松纯林及柴松-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混交林)内柴松及辽东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和幼苗数量,分析了种群及幼苗的更新动态、幼苗的死亡率和原因。结果表明:纯林和混交林内柴松以及纯林内辽东栎种群及幼苗大小结构整体上都呈反“J”字型,表明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混交林内辽东栎为成熟性种群;混交林内的环境条件更适于柴松幼苗的初期生长,而柴松幼苗后期生长在纯林内较好。柴松幼苗密度在各群落类型中均低于辽东栎,且数量较少。根据幼苗的数量及生长趋势来看,柴松林下更适宜于辽东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不同坡位米老排人工林生长量与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阐明坡位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采用相对生长法分3个坡位对广西大青山28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米老排人工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影响显著,且呈现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的规律;人工林群落及各组分生物量和乔木各器官生物量均受坡位的影响,且差异显著,下坡位生物量最高,中坡位居次,上坡位最低。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研究了坡面草地的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从坡向上看,草本生物量的大小为:半阳坡(3555.47 kg/hm2)>半阴坡(2545.85 kg/hm2)>阳坡(2043.44kg/hm2);从坡位上看,不同坡面有所差异,半阳坡草本生物量随坡位升高呈现增加趋势.半阴坡和阳坡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草本生物量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草本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在坡向上,半阴坡与阳坡和半阳坡表现为差异不显著,但阳坡和半阳坡之间有显著差异.在坡位上,半阴坡在中坡的草本生物量与下坡和上坡处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分别是其1.45和1.85倍;阳坡在上坡的草本生物量与中坡和下坡处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中坡处分别是下坡和上坡处的1.36和2.29倍,下坡处是上坡处的1.68倍;半阳坡三个坡位的草本生物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核桃品质、产量的差异,以单作(核桃纯林上坡B1、核桃纯林下坡B2)与间作(红枣/核桃上坡C1、红枣/核桃下坡C2)2种种植模式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品质(单果质量、含水量、出仁率、脂肪含量、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还原糖含量)进行比较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核桃品质、产量均有较大差异,纯林模式有利于核桃积累水解后还原性糖,而间作模式有利于核桃积累蛋白质。B2处理的核桃出仁率、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均较高,而其蛋白质含量较低;同种种植模式,下坡处理的核桃产量显著高于上坡处理的核桃产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B2处理的核桃的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山区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养分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河北省易县观坐岭小流域不同海拔和坡位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小流域土壤在不同海拔和坡位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随海拔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40%和35%;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比较复杂,主要与土壤母质有关。不同坡位土壤养分表现出向下汇集的趋势,下坡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上坡位和中坡位养分含量,但有机质变化趋势相反,是人为活动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不相关;各养分含量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之间分别呈相关关系,速效磷与速效氮相关显著,与速效钾无相关性。在不同坡位上,土壤养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微地形对大西沟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探究新疆霍城县大西沟野果林内的微地形对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封育的野果林内设置样地,观测地形和野杏幼苗生长季的气温、光照、空气湿度和土壤温湿度,分析各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坡向与气温、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东南坡>南坡>东北坡,坡向与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坡位与气温、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坡位的环境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坡度与气温、光照强度以及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缓中坡>陡坡>中坡>缓坡,缓坡与其他坡度均呈显著差异(P<0.05);坡度与空气湿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4)坡形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气候因子和土壤温度都无显著影响。地形变化对野杏幼苗生境的气候和土壤温湿度有显著影响,东南坡、上坡位、缓中坡以及凸坡形和相应的气候与土壤温湿度,是适宜野杏幼苗生存的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与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的土壤理化与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先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选择3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3个不同的阶段,再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主要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根系空间变化和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理化特征为阴坡优于阳坡,下坡优于中坡,中坡优于上坡;(2)在阴坡与阳坡的上坡、中坡与下坡每一生境对应不同的群落类型,且植被盖度与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阴坡下坡>阳坡下坡>阴坡中坡>阳坡中坡>阴坡上坡>阳坡上坡;(3)不同生境条件与植被盖度关系符合方程Y=10.234X-4.5867(R2=0.8932);(4)各生境的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与Shannon-wiener指数(H)三者的关系符合方程:S=-0.0579+0.2367D+0.3579H,r=0.9147(P<0.01);(5)不同植物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上下波动,变化趋势符合方程Y=0.1268X+0.087(R2=0.8699)。这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植被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沙漠中坡位等小尺度地形因子由于微环境不同,影响植物对资源的利用,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地区、不同坡位的梭梭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坡位对梭梭木质部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坡位的上升,导管直径、导管壁厚和纤维长度呈增加趋势,导管长度和纤维壁厚呈减少趋势。不同坡位间射线细胞壁厚、导管直径、纤维长度差异不显著(p 0.05);射线高度、射线宽度、射线密度与垄顶、丘间差异不显著与缓坡差异显著(p 0.05)。丘间的导管长度明显高于缓坡和垄顶(p 0.05)。垄顶的导管壁厚明显高于丘间和缓坡(p 0.05)。丘间的纤维壁厚高于垄顶(p 0.05)。这些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坡位土壤环境条件变化,梭梭通过改变解剖结构特征来适应变化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坡位对天然油松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并为华北地区天然油松林地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健康天然油松林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上、中、下3个坡位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探讨林地内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与坡位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主要在下坡位汇集,各坡位油松林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上坡位>中坡位,而有效磷含量为:中坡位>上坡位。(2)各养分元素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在下坡位和中坡位出现了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土壤速效钾含量在0~20 cm土层深度表现为中坡位出现最低值,而在20~60 cm土层深度表现为中坡位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湖南常宁5种立地因子对楠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以及株数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地形部位、土层厚度与坡度对楠竹的生长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而不同坡向与土壤类型对楠竹的生长则没有显著差异;(2)小地形部位的上坡不适合楠竹的生长而不宜栽种,其余,河滩、山冲(山洼)、下坡以及中坡均可栽种楠竹;(3)土层厚度以薄层土(40cm)不太适应于楠竹的生长,造林时应选择在中、厚层土壤上,最好是厚层土,尤其是高产竹林的营造更应如此;(4)酸性紫色土与石灰土两种土壤类型,阳坡与阴坡均适应于楠竹的生长,但阳坡,酸性紫色土上生长的楠竹相对更好。这些结论对同类地区的楠竹栽培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辽东栎林及人工油松林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3.67g/kg、13.95g/kg、11.43g/kg,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林分变化幅度差异不同,且各土层间达到显著性水平;2) 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土层间变化范围为0.53~3.53 kg/m2,并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整个土壤垂直剖面,碳密度在9.38~11.43 kg/m2 之间,其中0-50cm深度碳密度的贡献率达80%以上;3) 3种林地土壤碳储量偏低,平均为105.2t/hm2;林分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主要乔木种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97-102
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中5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和幼树种群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茶条槭(Acer ginnala)和葛萝槭(Acer grosseri)的幼苗和幼树在林冠层下占优势,具有高的密度和出现频率。油松和漆树(Ta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幼苗虽较多,但幼树数量却较少。辽东栎逆J字型大小级结构表明其幼苗和幼树库的持续存在和较好的更新;辽东栎幼苗倾向于在林窗下出现,说明林窗可能有利于该种的更新;表明辽东栎种群林冠下幼苗库的更新和林窗更新对于维持该种群的稳定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茶条槭和葛萝槭幼苗和幼树耐荫的生态学特性,使其倾向于占据林冠下层,说明茶条槭和葛萝槭林冠下充足的幼苗和幼树库是其更新的主要策略之一。从更新策略的角度来讲,更新生态位的差异可能是物种共存的原因,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幼苗和幼树不同的生态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天然油松健康评价体系,解决天然油松林的经营与养护问题。本研究试验在北京市延庆区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内开展,在试验区内随机选取50 株天然油松样本,对油松营养指标(油松一年生松针全N、全P、全K 含量、油松2年生松针全N、全P、全K 含量)进行一一评价,并建立油松健康评价体系。结果如下: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内天然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评价法对营养指标进行健康程度评价,建立了油松营养指标健康评价体系,将油松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即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其结果是,所调查油松样本中健康油松占80%,亚健康油松占14%,不健康油松占6%.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油松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探讨油松幼苗的抗旱耐病机制,以3年生油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设置T_1(土壤含水量20%以上)、T_2(土壤含水量10.1%~20%)、T_3(土壤含水量5.1%~10%)和T_4(土壤含水量5%以下)4个水分梯度,测定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SOD和PPO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油松针叶SOD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水分胁迫6天后,其SOD活性显著下降。相同时间下,T_1和T_2的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_3和T_4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各处理油松针叶PPO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_1的PPO活性在9天后下降,T_2、T_3和T_4均在12天后下降,说明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时,油松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所需修复时间较短。相同胁迫时间下,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上时,PPO活性随水分胁迫的加剧而升高,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时,PPO活性降低,说明过度胁迫时,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沙埋对毛乌素沙地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沙生植物幼苗对沙埋逆境的适应机理,以中国特有种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L.)和濒危种斧形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为研究材料,取自然生境的沙土,采用人工模拟试验,研究沙埋对沙芥、斧形沙芥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遭受沙埋后,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节间伸长的顺序均为T2/3>T1/2>T1/3>T0。沙埋深度在沙芥与斧形沙芥幼苗高度的1/3、1/2时,幼苗存活率100%,地上干重、总生物量、叶面积增长百分率、每天净增加的生物量和每天单位面积所固定的净光合产物均明显高于对照,根冠比显著低于对照;沙埋深度在幼苗高度2/3时,沙芥和斧形沙芥存活率分别为80%、60%,以上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全部沙埋时,均不能成活。本研究说明,沙芥、斧形沙芥幼苗对沙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当幼苗遭受到沙埋后,沙芥、斧形沙芥延长了节间伸长和分配较多的生物量用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这种生长方式和分配模式可能是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对沙埋环境的重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土生空团菌环境适应机理,以内蒙古地带性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定了不同森林类型区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探讨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植被、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植被类型来看,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黑里河油松、大青山虎榛子、乌拉山白桦、贺兰山青海云杉等宿主植物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均为30%以上,不同森林类型区油松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根际土壤因子分析,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根际土壤有机质(r=0.492)、全氮(r=0.479)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根际土壤速效磷(r=0.57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诱导油松不定根高频发生的实验系统,研究以组培不定芽和实生苗下胚轴插穗为材料,进行适合油松不定根诱导材料的筛选。在此基础上,以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子叶、苗龄、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BA、BA)组合以及预处理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下胚轴插穗比组培不定芽具有更高的不定根发生潜力;以2周龄实生苗的下胚轴为材料,在1/2 DCR+ 20 g/L蔗糖+ 6 g/L琼脂+ 4 mg/L IBA、pH 5.8的培养基上预培养15天,然后转到去除IBA的相同成分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根效果,此条件下生根率最高可达96.67%,这为进一步研究油松不定根发生的相关机理提供了可行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8.
西瓜高频再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西瓜栽培种中育1号为材料对影响西瓜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西瓜茎尖、子叶块的高频再生系统。结果表明无菌苗子叶呈淡绿色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茎尖和子叶块适于直接诱导不定芽,其中茎尖的诱导率稍高于子叶块,MS+6-BA1.0+IBA0.5可较好的诱导子叶块分化不定芽,MS+6-BA1.0+IBA0.1对茎尖较为合适,低浓度的IAA有利生根,低温、高湿可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