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取正交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特优 559 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建立了产量对移栽密度、追肥施氮量、蘖肥占追肥比例的三因素的函数模型。分析了主要农艺措施的各自效应与互作效应;筛选出具有高概率保证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种植密度,播种期,种肥磷量,追肥氮量4项农艺栽培措施与“赤杂7号”早熟高粱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建立了4项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模型,分析并阐明了4希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单因素效应或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3.
早熟高粱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种植密度、播种期、种肥磷量、追肥氮量4项农艺栽培措施与“赤杂7号”早熟高粱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建立了4项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模型,分析并阐明了4项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单因素效应或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冀西北寒旱区旱地莜麦产量和净产值形成的播量、磷肥、氮肥以及追N比例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以高产高效为核心的产量函数、净产值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因素、二因素产量效应,四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作用的大小依次是N肥>播量>磷肥用量>追N比。高产高效的优化农艺措施是:当每公顷产量≥2250kg时,每公顷播量196~211kg,磷肥74~93kg,N肥112~126kg,追肥占总量的72%~89%。  相似文献   

5.
夏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8062—8和鲁谷10号两个夏谷品种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留苗密度、氮肥用量、追肥时期等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两个品种高产栽培的最佳模式。试验证明两个品种三因素的效应都是氮肥>追肥时期>留苗密度。试验地力条件下,亩产450kg以上的管理措施分别为,鲁谷10号亩留苗47~52万株,追施纯氮598~772kg,播种后44~54天追肥。8062—8适宜的管理措施为:亩留苗55~60万株,追施纯氮777~924kg,播种后27~35天追肥。另外对三项栽培措施的不同组合与形成谷子产量的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1987~1989年在本院教学实验场进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籽粒苋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钾的施用量5项关键性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型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产量形成的单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9.
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高粱杂交种"赤杂28"留苗密度、播种期、种肥硫酸钾、追肥尿素4项主要农艺栽培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单因素效应、综合效应及交互效应分析,阐明了4项农艺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和效应。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赤杂28"获得较稳定的最高产量(11441.74±1087.25)㎏/hm2的栽培措施组合方案(95%置信限)为留苗密度为82 500株/hm2~97 500株/hm2,播种期为5月21日~26日,种肥硫酸钾为112.5㎏/hm2~150㎏/hm2,追施尿素为375㎏/hm2~450㎏/hm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留苗密度>播种期>硫酸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内蒙古临河地区甜菜生产中3项主要农艺措施对甜菜经济性状的影响及数量关系。其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块根产量的关键因素,其次是追肥,最后是种肥;3因子对块根含糖率的影响依次是种肥>密度>追肥;若从单位面积的甜菜产糖量来看,3因子的贡献率依次是追肥>密度>种肥。另外,在全面分析各农艺措施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的基础上,确立了临河地区甜菜产糖量8250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其密度为91500~96000株/hm2,种肥N38.55~54.3kg+P2O532.8~138.75kg/hm2,追肥N124.65~158.25kg+P2O541.55~52.9kg/hm2。  相似文献   

11.
旱肥地小麦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只浇拔节水的条件下研究了基施氮肥、磷肥、基本苗、追肥时期和追施氮肥与旱肥地小麦产量的关系,通过对试验数学模式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旱肥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为丰产增效及农艺措施的合理运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施转回归设计,对陕西水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密度、肥料、缩节胺等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缩节胺>尿素>硫酸钾>二铵。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效应,获得了≥1875kg/hm2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反馈示范,提高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湘油11号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微机模拟,发现施肥量、苗龄、氮素追肥比例对油菜秧苗素质、产最构成、产量及净产值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影响,而且施肥量与氮素追肥比例之间存在互作,产量在2250kg/ha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是每公顷施纯氮249~255kg(N:P_2O_5:K_2O=1:0.5:0.5),苗龄31~32d,氮素追肥占施用氮肥赠量的45.5%~49.7%;净产值3000/ha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是施纯氮70.5 kg/ha(三要素比例同上),苗龄27.8d,氮素追肥比42%。  相似文献   

14.
小麦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数学模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利用旋转设计测得参数,建立起冬前苗情、产量、品质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了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农艺组合方案,并对各农艺措施的单因素效应或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亩产425~475公斤是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区间,同时筛选出在这个产量范围内提高品质的农艺组合方案,为实现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多点田间试验测得的参数,建立杂交中稻产量与几项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置信区间,解析了农艺措施的产量效应及交互作用,优选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大面积的生产示范,获得反馈信息,研究提出了杂交中稻高产、低耗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豫西地区棉花“两高一优”的生产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二次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因素主效应分析,单因子产量效应分析,边际产量效应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棉花“两高一优”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的数学模型。找出了豫西地区亩产皮棉大于或等于100公斤,霜前籽棉大于或等于240公斤,亩纯收益大于或等于200元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地膜棉花优质高产的密度、播期、追施氮肥量、化控量及果枝数等5项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中等以上肥力的地膜棉田棉花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密度>化控量>播期>果枝数>追施氮肥量。另外还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小面积的信息反馈对比示范试验,对比示范结果表明,运用优化栽培组合方案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中熟油菜品种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条件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单产稳定超过150kg的适宜农艺组合措施为:播种期9月13-20日,密度12-15万株/ha,N,P,K肥分别为232.5-285kg,52.5-66kg和112.5-150kg。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播种期>N>P>K>密度。  相似文献   

19.
热研2号柱花草优质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影响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的5项农艺措施,采用5因素干净人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对热研2号柱花草的优质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粗白产量、粗纤维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与寻优,得出5项农艺措施对热研2号柱花草品质的影响程度及优质栽培的最佳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强筋小麦综合农艺措施与产量及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强筋小麦不同种植密度、种肥N、种肥P2O5、种肥K2O、追肥N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4个目标性状的教学模型。采用“贡献率法”求得产量、品质等4个目标性状的各因素贡献率大小依次为:追肥N〉密度〉种肥N〉种肥P2O5〉种肥K2O。并分析了各单项因子效应和因子阀的互作效应。明确了实现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迭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基本苗638.7万~658.35万苗/hm2,种肥氮(N)量17.20~18.38kg/hm ^2,种肥磷(P2O5)量107.04~117.96kg/hm^2,肥钾(K2O)量88.69~94.73kg/hm^2。追肥氮(N)量171.42~179.04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