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总面积281640公顷,地跨德钦、维西两县,被世人称为"自然基因库"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但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环境,执着而义无反顾地跋涉在白马雪山的风雨巡山路上。这群人被人们称为"守望白马雪山的那群人"。他们当中有森林公安民警、保护区管理员、护林员、社区农民,也有国内外专家、学者、环保志士。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长年累月风餐露宿地守望白马雪山,跋山涉水,踏冰  相似文献   

2.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人为活动影响。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及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魏峨壮丽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德钦县境内的白马雪山、人字雪山东坡,总面积二百八十二万亩。这里地形复杂博彩多姿,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横断山脉宝地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举世瞩目和仰慕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就  相似文献   

4.
雪域净土美名扬迪庆州自然保护区简介□洛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与横断山的过渡地带,地属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总面积18万公顷。1983年建为省级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保护区。区内有海拔超5000米的雪...  相似文献   

5.
对近20年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近10年文献数量大幅增长,刊文量最多的期刊为《林业调查规划》,发文18篇,文献中动物类研究所占比例较高。文中进一步阐述动物、真菌、植物、社区与保护区关系、土壤、冰川、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滇金丝猴秘境滇金丝猴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白马雪山。白马雪山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滇金丝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专家调查,这里滇金丝猴群共有4个,种群数量达到1000多只,占到滇金丝猴分布区的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7.
位于云南滇西北部德钦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山势巍峨,气势磅礴、雄伟多姿。主峰海拨五千四百五十米左右,山峰终年积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每当浓雾迷漫之时,主峰那犹如昂起的马头,时隐时现,好象藏族神话的天马腾云驾雾。它是我们藏族的神山、神圣的宗教圣地。四川、西藏的藏胞们,不管病幼老弱,每每行程千里,来到白马雪山拜佛,一年四季、源源不绝。白马雪山有因明显的立体气候而产生植物分布带谱,在不到四十公里的水平距离内(即:自金沙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白马雪山保护区内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规律,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设置的7块样地(2300~3500 m)内的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7块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5种,隶属于52科,87属.2)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先...  相似文献   

9.
位于滇西北德钦县境内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1983年由省林勘四大队规划、设计,同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以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自然景现和历史遗迹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二百八十多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八十多万亩,它是我省海拔最高、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从1984年以来,担负着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德钦县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管理队伍,广泛发动群众,扎扎实实地开展自然保护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在保护区内,昔日严重存在的乱砍滥伐、  相似文献   

10.
满山都被大雪覆盖着,他依旧背着火药枪又走进了森林。他就是八七、八八连续两年被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评为先进承包员的阿布此里。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从雪山上吹下来的寒风,使人们都呆在屋中轻易不敢外出。这正是那些非法人员进保护区偷猎的好时机,他想到这里,就草草地收拾了一些干粮,踏着崎岖山路走进了塔吉巴崽的原始林中。塔吉巴崽山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是滇金丝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松茸等非木材林产品成了白马雪山保护区社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分析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松茸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提出了松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内容,讨论了松茸可持续管理的成效与问题,以期使保护区内松茸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白马雪山形如骏马,四季积雪,莹洁耀眼。省内外很多人都知道白马雪山,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小小组成部分茨卡桶自然保护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也很难怪,它不仅面积小,交通不便,又夹在白马雪山和千里雪山之间,就象这两座雪山故意把它遮住,不让它露面似的。它虽不被人们知晓,可是,这里却是远方飞来的水禽休息,过春的好地方呢。这里的海拔约有2700米左右,两岸青山秀美,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谷而过。溪中有无数的鱼儿自由游动。清清的水流、永不休止地淌过村庄,淌过田  相似文献   

13.
人与猴─—白马雪山考察手记昂翁次称(藏族)(一)1992年5月的一天,一行由美国加州大学柯瑞戈先生、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龙勇诚先生(课题负责人)和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钟泰和我,还有最年轻的向导培楚组成的五人考察小组,经过整整4天的跋涉来到位于滇西北横断山...  相似文献   

14.
白马雪山是迪庆高原的一匹悍烈的骏马;杜鹃花是骏马上的鞍鞯。海拔四千一百米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可谓杜鹃之乡。早春二月开始,满山杜鹃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一棵接一棵,一片又一片,开放出绚丽多彩、璀璨绝伦的花朵,直至十月,这里都是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属于寒温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是中国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生物资源保存完整而原始的高山针叶林区。巍峨的白马雪山属横断山脉,群峰拱卫,犹如莲花,藏语称为"班玛啦"(意即莲花峰),在藏族神山体系中是梅里十三峰最东部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6.
2010~2015年,在云南省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奔子栏、塔城、白济汛、叶枝4个区域内动物活动的主要通道上或明显发现动物活动痕迹的地方,安装54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共监测到野生动物32种,隶属8目、21科、31属。其中:哺乳动物15科、20属、20种;鸟类6科、11属、12种。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及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专家组、于去年对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近1个月的综合考察。经过考察后,WWF决定从今年起实施“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与发展项目。”考察期间、WWF专家组在自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召开了有该县政府办、林业局、扶贫办、教委、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50多人参加的项目管理周期研讨会,林业厅副厅长史记武出席了研讨会。会上,专家们讲授了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程序、编制项目建议书的逻辑框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要求取得的成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等知识。在…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综合科学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多样性分析、相似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不同地理位置的5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保护区蝶类种数所占总种数百分比、多样性指数排序均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最高,文山自然保护区最低;分布均匀度以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最高,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最低;相似性系数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最高(0.17),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最低(0.012 5)。  相似文献   

19.
以梅里雪山(藏传佛教神山)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利用景观指数法定量比较和分析梅里雪山与白马雪山1974-2010年36年间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特征,评估2个不同性质保护地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不论是国家层面的自然保护区还是藏族传统性质的神山保护地,其自然生态系统都得到了有效保护。(2)1974-2010年,梅里雪山森林景观的面积与连接性几乎不变,破碎化程度呈现出轻微的增加之势,而白马雪山森林景观的面积与连接性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破碎化程度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3)若仅从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和连接性程度分析,在1974-2010年的36年间梅里雪山的森林景观更为完整。  相似文献   

20.
白马雪山的珍稀雉族——红腹角雉格玛嘉措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的中段,地理座标位于东经98°57′~99°21′,北纬27°47′~28°36′之间,植被垂直带极为明显,从山脚到山顶,从亚热带到高山寒带的植被均有出现。复杂的植被垂直带给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