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区3个典型牧业乡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剖析了牧民的冬季舍饲圈养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牧民定居工程中缺乏生产变革的有力配套措施,人工饲草料生产、实现冷季舍饲夏季放牧制度、摆脱"靠天养畜"生产模式等定居水平与定居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区3个典型牧业乡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剖析了牧民的冬季舍饲圈养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牧民定居工程中缺乏生产变革的有力配套措施,人工饲草料生产、实现冷季舍饲夏季放牧制度、摆脱"靠天养畜"生产模式等定居水平与定居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方法,对100户定居牧民家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定居前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定居后牧民存在放牧、务工、放牧+务工、放牧+种植和放牧+种植+务工等五种经营模式,五种生产经营模式的共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始单一的"放牧"模式风险,促进了多种经营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放牧+种植+务工"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定居牧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省牧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牧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牧民收入主要受生态保护补偿奖励金额、教育水平、家庭其他固有资产价值和家庭总人数的影响;引导牧民生产方式向舍饲转变,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恢复;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草原进行测算,需要充分考虑草原的质量、产量及其配置状况和承载能力;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需要注重各区域间的合理公平,避免"一刀切"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提升新疆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途径,笔者以定居牧民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目标偏好基础上,分析"家庭收入最大化和获取更大规模牲畜"目标下的生产经营行为。结果表明:定居牧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兼业意愿;大部分定居牧民对牲畜保有量相当重视,对现代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组织认同度较高,购买饲草料和自己种植苜蓿、玉米等生产经营行为意愿较弱。通过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建设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强牧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发展替代和接续产业等政策措施提升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鄂温克旗旗委、旗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畜牧业工作,把解决好"三牧"问题放在战略位置来抓,经过20多年的努力,该旗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牧民收入稳步增加.2002年,全旗牧业生产总值达23 581万元,牧民收入均可达到3 658元.但从全局来看,转变落后观念和生产经营方式,提倡科学养畜,引导和教育牧民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是全国重点畜牧省(区)之一,过去的牧民大都是以游牧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极其低下。国家推行的"牧民定居"工程,将我区牧民群众引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这将彻底改变游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了现代牧区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由于青海牧民长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青海草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很多青海牧民一直沿袭着传统落后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秉承着"春死"、"夏长"、"冬瘦"、"秋肥"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游牧生活对草原生态的影响,其次,深入探讨了传统游牧生活对牲畜和畜产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牧民从游牧到农牧业兼营,其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以新疆和硕县乃仁克尔乡乌勒泽特村、艾勒斯特村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牧民定居以来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性研究,并提出提高定居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四季游牧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是比较传统的,它具有放牧的流动性、分散性,因此在牧民的生活中,多方面都产生了不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牧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导致牧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基于此,如何改变牧区生产生活状态,提高牧民们的生活水平,并且在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新疆游牧民区的飞跃式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在此过程中,"三牧"问题是核心,推动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则是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形势严峻:一是随着与我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大量国外畜产品将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国外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同类产品,对国内畜牧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二是内蒙古活畜收购价格在2014和2015年实现连续两年下降,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牧民收入增长难上加难。为此,"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畜牧业应发挥比较优势,生产地区特色的优质原料,大力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牧民和企业真正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机制,实现企业增效,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补偿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生态补偿是一种恢复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保护草地生态屏障和解决社会公平的重要经济手段。然而,在实施草地生态补偿的过程中,政府与牧民和牧民与牧民之间的博弈会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只有在政府选择补偿和牧民选择保护的均衡策略时,才能解决政府与牧民博弈的"囚徒困境"问题;而解决草地生态补偿中牧民之间"智猪博弈"困局的关键是寻求一个集体利益最优的纳什均衡解。因此,只有在草地生态补偿中政府与牧民和牧民与牧民之间形成一种合作的均衡博弈,才能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立了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要求中心7个处室分别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宁夏七个省区,各选择一个村作为联系点,采取"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驻村蹲点调研、走访牧民等方式,对联系村草原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草原承包情况、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了解"三牧"实情、推动政策落实、培养锻炼干部、服务牧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牧民定居是一项事关牧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牧民生产生活水平高低的民生工程。本文通过对牧民定居历史过程的简单说明,阐述每个历史时期牧民定居的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对今后牧民增收致富和推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肉羊价格波动双重背景下的牧民收入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肉羊价格波动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创造最高收入是牧民生产决策的核心;肉羊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牧民生产行为,与牧民收入呈显著正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存在阶段性,激励程度与肉羊价格的变化趋势相反;牧民的“惜卖”行为使其面临巨大的金融负债危机,后续发展容易进入盲区。因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要与市场机制挂钩,才能实现显著的激励作用,促进牧民生产行为的转变,保证牧民收入稳定。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其中主要包括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补贴。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肉羊产业是其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产业,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怎样在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补贴实施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内蒙古的肉羊产业,使牧民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选取鄂尔多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牧户,通过问卷访谈了解牧民养羊和草原生态补贴的基本情况,获得各项成本与收入的数据,同时结合"十二五"期间的草原生态补贴和正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新一轮草原生态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成本和收入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找出敏感性因素。这些因素就是牧民最需要关注的方面,市场以及其他的风险通过影响这些因素使其产生剧烈波动,从而使牧民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7.
帅戟 《草学》2023,(2):82-83
对甘孜州草原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草原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提出了适合本地的建议,对保障甘孜牧区生态安全、繁荣牧区经济、促进牧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0个嘎查的实地调查,反映现阶段我国牧民畜牧业技术需求状况与获取渠道。调研发现,"科学饲养新技术"、"动物疫病防治"和"良种引繁"是牧民最希望获取的三大畜牧业技术,"自我摸索"、"畜牧业协会"和"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是牧民畜牧业技术获取的主要渠道。牧民在年龄、受教育水平、畜牧业经营规模以及家庭收入水平上的差异使其在畜牧业技术需求和获取渠道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蒙古国政府采取国有财产实行私有化,将家畜和生产设施有价划归牧民,其中89.63%的牛归属牧民后,当前养牛业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查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建设情况、取得成效,研究分析了青海牧民生态生产生活现状,并针对草地生态畜牧业股份合作制建设提出几点建议,推动牧区"三生"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