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营养钵育苗抛秧移栽技术,自1992年引入我县以来,发展迅速,到1995年推广面积已达到5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4%.特别是在气象条件不利条件下,更加显示出其抗灾、抗病能力强,增产效果显著.但因个别稻农没有掌握该项栽培技术要点,出现了不增产或减产现象。为此.本人根据多年实践,就抛秧移栽产量提高的几个主要因素浅析如下:1提高秧苗素质“大地过水式”旱育苗,秧苗素质差,在抛栽后3天不建立水层的情况下,秧苗茎叶表现失水,最终出现大缓苗,甚至死苗(见表).而高台育苗素质好、秧苗体内的自由水含量低、于物质多,抛后…  相似文献   

2.
<正> 一、引言水稻的长期生产实践证明,数量足质量好的壮秧,是夺取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回顾水稻生产育苗方式的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水育苗、湿润育苗、油纸保温育苗、隔离层育苗、塑料薄膜保温旱育苗,近年来又出现了开闭式薄膜保温旱育苗,由于育苗方式的不断改革,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水稻生产的播种期和插秧期大幅度提前,秧苗素质也有了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水稻秧苗的质量是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了大中棚钵盘育秧技术,水稻秧苗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目前生产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地块秧苗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优质高效栽培,主要有以下10个问题:1、大中棚比例还不是很高,小棚育苗仍有较大面积,专业化的育苗中心还太少;2、播种量过大,秧苗营养面积小,手插苗每平方米播量超过300g的现象仍较常见;育4.5叶以上大苗还用小孔钵盘;3、秧盘播种不匀,播种器用得较少,多数农户为了省工采用混土播种,先入盘的种子和土混得较…  相似文献   

4.
<正> 水稻旱育苗床土调制剂的研制与应用,是水稻生产中一项新的重要技术措施,现已大面积推广。育苗床土调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目前水稻旱育苗管理,程序复杂,用工多,需要多次喷洒敌克松和施用各种化学肥料,某一环节稍不注意,便有坏苗现象。  相似文献   

5.
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不仅能为秧苗生长创造可控的环境条件,减轻外界环境条件对育苗的影响,还可实现育苗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高产高效。从大棚的建造、育苗基质的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总结介绍了丹东地区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得到大面积推广。尤溪站1994年引进试验,示范均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在育种技术上也反映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播种育秧期间,由于气温偏低和人为措施不当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出现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发生烂秧死苗现象,特别是2~3叶期,死苗现象更为普遍,不仅影响早稻的计划种植面积,而且也造成该技术的推广工作受阻。为解决死苗问题,近年来从气温、床土水份、施肥和管理不当等方面进行了摸索,找到了死苗的主要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一、死苗原因(一)低温生理性死苗播种后,苗床内温度低于10t,床…  相似文献   

7.
五常市现有水田66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6%。几年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使全市水稻生产连年夺得大丰收。1 水稻大中棚育苗主要特点我市水稻大中棚育苗是1980年在引进日本机械化大棚盘育苗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示范,198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进入90年代基本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是小棚普通旱育稀植技术的又一次改革,也是现阶段北方高寒稻区最先进的育苗形式。它的突出特点:一是能够解决北方粳稻优质高产品种生育期长和无霜期短的矛盾,能实现抢积温、早育苗;二是育苗作业…  相似文献   

8.
杨丽敏 《中国稻米》2001,7(6):24-25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80年代大面积推广以来 ,迄今为止已创造了不少效益 ,但是寒地水稻生育期短 ,育苗期间积温不足 ,致使早育早插、培育壮秧、争积温、创高产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 ,研究大、中棚三膜增温 ,充分利用日温 ,提高光能利用率 ,再加上利用钵体育苗、带土坨移栽、本田稀植、水肥管理等方法来缩短秧苗返青期、提高分蘖率、增加有效穗数 ,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一、栽培技术1.三膜覆盖 ,钵体育苗所谓“三膜”即是在大、中棚与地膜之间增设一层膜 ,较常规旱育苗多一层小棚 ,其高度为40~50cm左右。三膜覆盖通过缩…  相似文献   

9.
扎赉特旗自从推广水稻育苗移栽技术以来,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水稻育苗管理过程与旱田播种同时进行,往往因通风浇水不及时,造成干旱或徒长,使秧苗素质降低,从而引发立枯病,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损失,致使种稻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些问题,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新型水稻育苗覆盖材料“无纺布地膜复合被”,育苗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育苗技术也有了重大改革,特别是稀植高产高效益栽培体系的形成,壮秧更是首要前提,因而各地大力推行高台、庭院、园田、大床开闭式和软盘等新的旱育苗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秧苗素质,为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水稻育苗覆盖材料主要是聚乙烯薄膜(以下简称农膜),这种材料育苗床内温度上升快,昼夜温差大,通风炼苗麻烦,且温度又不易掌握,常因控制不住温度,出现秧苗滞长和徒长,造成大量发病和死苗,给培育壮秧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种现象,70年代盘锦推出了农膜打孔育苗技术。虽对温差控制有所改变,秧苗素质有所提高,但浇水等作业程序仍然麻烦,推广面积一直停留在2000.0~2666·7hm’。1996年开始引进无纺布进行水稻育苗试验,效果明显。1998年组织在全市推广,共育苗4000多床,插秧6667hm’。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无纺市育苗明显克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气候趋于干旱,自然降水减少,灌溉水源短缺,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威胁。尤其滨海稻区,因育苗、插秧无水,或水中盐分增加,秧苗萎缩干死;或插秧后无水枯死,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稻田荒芜,颗粒不收。有鉴于此,在轻盐碱和非盐碱地稻区推行水稻旱种,将是水稻生产的一项长远技术对策。水稻旱种是不经过育苗插秧,而在旱整地的基础上,进行旱直播,全生育期实行旱管理。1水稻旱种技术实施要点1.1整地保墒地平土细,墒情好,是旱种水稻保全苗、齐苗、壮苗的关键。秋翻春旋,整至细平,土壤湿而不粘,并于旋耕后镇压保墒。旱…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苗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的前期生长和和后期产量,因此培育壮苗非常重要。从选用良种、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适期适量播种、苗床温湿度管理、苗床防病追肥、起苗插秧等环节阐述了泰来地区寒地水稻旱育壮苗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壮秧是水稻高产隐产的基础,水稻旱育苗床上调制剂的应用,为培育壮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8年以来经我所和协作单位试验、研制生产的床上调制剂,在省内特别是在盘锦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水稻生产多由传统的手插秧改为抛秧,大地育苗改为营养钵育苗。为适应新的育苗方法,我们在以往研制床上调制剂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经过两年的试验、筛选对原有普通调制剂(Wg—a型),通过更换调整载体成分、配方比例、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改进生产工艺等手段,研制出了具有高效益、精用量、多功能的抛秧营…  相似文献   

15.
概据几年来试验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有普栽具有秧苗矮健壮,素质好;多栽后发根力强,早生快发,有效穗多;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3个方面的优势而获得增产。为发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高产高效优势。必须狠抓肥床旱育,培育矮健壮、根系发达秧苗;适龄秧苗带土浅插,宽行窄株;施足基肥,中控后补;中期狠控,提高成穗率,科学管水和防治病虫草害等6项配套技术措施 。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基质-粉碎稻壳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黑龙江阿城地区水稻常规旱育苗存在用土量大、药害等问题。推广延寿县试验成功的水稻新基质(粉碎稻壳)育苗技术,可解决取土难、破坏植被、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了新基质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对北方稻区水稻生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单产水平明显提高,每年推广应用面积达3千多万亩.但由于一些稻农尚未掌握此项技术的实质,影响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增产潜力的发挥。1存在的问题1.1秧田地的选择不合理。多数秧田设在本田或低洼处,由于本田或低洼处地势低洼冷凉,通气性差,水分过大,失去了旱育基础,造成秧苗素质差。1.2苗床管理不当.播量过大。由于苗床不平,易发生药害、肥害和病害.影响培育壮秧.苗床肥力不足,不能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造成过早脱肥,秧苗素质下降;播量过大,群体结构不…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在水稻生产中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中,立枯病一直是水稻旱育苗培育壮秧的主要障碍。近年由于应用土壤调制剂、床土酸化处理及苗床杀菌剂等(如育苗灵)立枯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大石桥市稻区系滨海盐渍土地区,盐碱严重,春季低温,仍有部分秧苗发生立枯病,防治效果不稳定,而且育苗比较复杂,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96年引进移栽灵,并根据当地土壤营养状况相应配制不同剂量的育苗专用肥进行试验、示范,累计面积达2667hm2。三年的试验结果证明,移栽灵防治水稻旱育苗…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如何培育壮苗,是增产的技术关键。关于壮苗素质,各地曾提出一些标准,但无论何种育秧方式培育的秧苗,其健壮的主要指标应是:栽秧后发根力强及干物质生产、积累迅速。作者通过对唐海县各种旱育秧方式的秧苗进行大量的分析,并对秧苗发根力和干物质增加速率进行了测定,初步提出了旱育5~5.5叶龄秧苗的地上部形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以培育适龄水秧,稀植浅播和合理运筹肥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栽培技术。福建省自1992年引进,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确认其具有秧苗素质好,耐寒性强,旱播早熟,高产低耗,操作简便等特点,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目前在生产上已得到大面积推广,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近年来,个别地方在此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未能正确把握适时搁田,造成无效分库增多,影响其增产效果。为此,1997年组织了水稻旱育秧不同搁田始期对水稻成穗率影响的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点与材料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