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地方气候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大豆分期播种实验,运用数理统计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辽西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春播大豆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大豆播种至出苗需要≥10.0℃有效积温最低为109.4℃·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大豆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7日至5月5日。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安排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辽宁西部朝阳地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农业气象问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通过2011-2014年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热量条件变化对玉米出苗速度、出苗至抽雄、抽雄至成熟以及生长期、全生育期发育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基本满足的条件下,热量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当气温升高、积温增加时,玉米播种至出苗期生长速度加快,出苗至抽雄期、抽雄至成熟期则生长速度减慢。朝阳地区最佳播种期在4月20~30日,而≥10℃积温每变化100℃·d,玉米产量增产或减产约455kg/hm2。因此,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应增加喜温作物比例,适当引入较长生育期的玉米品种,以提高单产。研究成果可为农业结构调整、玉米种植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2014—2015年在辽西地区锦州农试站开展的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分析了播种期的温度变化与出苗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播种期的活动积温与玉米的出苗速率呈负相关,平均气温与其出苗速率呈指数函数关系。当辽西地区日平均气温在12.0~15.0℃条件下,对玉米出苗不利,需要11~14d才可出苗;当日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在16.0~19.0℃,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需要8~10d种子可以出苗;随着逐渐回暖,日平均气温达到20~22.0℃,热量充足,5~7d种子即可出苗,出苗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期播种气温对大豆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探讨辽宁西部地区大豆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通过大豆分期播种实验,运用数理统计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气温变化对大豆出苗速度、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发育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对大豆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水分基本满足的条件下,气温升高积温增加,大豆播种至开花阶段生长速度加快,开花至成熟阶段生长速度减慢。当≥10℃积温在2 850~3 050℃·d,大豆产量表现最佳,在适宜气温情况下播种,≥10℃积温每增加100℃·d,产量增加约294kg/hm2。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兴安盟大豆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兴安盟科右前旗农业观测站大豆观测数据及2018年大豆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历年春播、秋收期间的气候条件,运用数理统计及气候诊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不同,大豆延期播种可使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呈缩短趋势;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完成出苗的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大豆出苗仅需要7~9 d,播种至出苗需要≥10℃活动积温在148.9℃以上。兴安盟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大豆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播种最佳;依据分期播种试验并结合春播期和成熟期气候分析,兴安盟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兴安盟科右前旗农业观测站大豆观测数据,及2018年大豆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历年春播、秋收期间的气候条件,运用数理统计及气候诊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兴安盟大豆最适宜播种期,结论如下:(1)历年大豆观测数据及分期试验数据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不同,大豆延期播种可使出苗日数和全生育期呈缩短趋势;(2)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完成出苗的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大豆出苗仅需要7-9天,播种至出苗需要≥10℃活动积温在148.9℃·d以上。兴安盟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大豆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播种为最佳;(3)依据分期播种试验并结合春播期和成熟期气候分析,兴安盟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5月20日。  相似文献   

7.
在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为较准确地确定青岛市小麦的适宜播种期,统计分析了常年(1971-2000年)与2001-2008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6℃、16℃~14℃的时间,越冬停止生长时间,从播种到越冬停止生长≥0℃的积温等指标,并与小麦播种适宜温度、出苗及生长发育所需积温、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积温等3个农业气象指标进行比较,结合多年多点小麦不同播种期生产试验,总结出目前青岛市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沁水县冬小麦适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适时播种,是促进冬小麦一播全苗、形成冬前壮苗,为后期生长和高产稳产奠定基础的关键技术。利用沁水县气象局1957~2013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对该县冬小麦播种至越冬前有关气候要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沁水县冬小麦播种期日平均气温随年代的推移呈逐渐升高趋势,近10 a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的日期较历年平均推迟了3 d。57 a的9月23日至越冬前日平均气温逸3℃的积温平均达到569.0℃·d,超过旺苗指标(550.0℃·d),平均每10 a升高约8.1℃·d;近10 a该阶段积温超过旺苗标准的年份达到80%。结合各日至越冬前日平均气温逸3℃的积温,以及沁水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达到壮苗指标80%保证率的前提下,确定沁水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5日,即开始播种日期较传统播种期推迟了5 d,结束日期较传统播种期提前了2 d。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区小麦生产和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首-花生15适宜播种期及热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004-2008年5a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辽阳地区花生新品种辽首-花生15的适宜播种期及各生育阶段的热量指标,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及适时栽培管理提供气候依据。结果表明:当辽阳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适宜辽首-花生15播种,播种适宜期为4月15-25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0-25日。辽首-花生15品种全生育期154d左右,需≥12℃活动积温3 200℃.d以上。其中,播种-出苗阶段积温指标在250℃.d以上,出苗-初花阶段在550℃.d以上,初花-末花阶段在630℃.d以上,末花-成熟阶段在1 650℃.d以上。辽阳地区热量资源较为丰富,适宜种植辽首-花生15。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山地春大白菜错季栽培的适宜播期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春大白菜错季栽培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气候学依据,利用贵州省85个气象台站1989-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并结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多年生产试验数据,研究贵州省春大白菜晚秋及早春适宜播期的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1)晚秋播种,冷积温(LJW) 0~15℃·d主要分布在罗甸、望谟和赤水等县(市)等低热河谷地带,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15℃·d LJW≤46. 5℃·d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兴仁、安龙和贞丰等县的低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46. 5℃·d LJW≤84. 8℃·d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东部及中北部的中低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84. 8℃·d LJW≤140. 0℃·d主要分布在中部一线及遵义、黔东南和铜仁等市(州)的中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140. 0℃·d LJW≤188. 0℃·d主要分布在毕节(大部)、开阳、瓮安和习水等市(县)的中高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188. 0℃·d LJW≤208.8℃·d主要分布在威宁、赫章、钟山和水城等县(区)的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2)早春播种,西南部、南部边缘及西北部的低热河谷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西南部大部和东南部边缘的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中旬,中西部和南部的中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下旬,中部、东部和北部的中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下旬,西部、中部和东北部中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上旬至中旬,西部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贵州春大白菜早春及晚秋播适宜播期与海拔高度及纬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海拔及纬度的升高,早春播种的适宜播期推迟,晚秋播种的适宜播期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