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抗虫杂交棉的推广与运用,极大地提升了棉农的植棉单产与效益.但由于棉花市场不稳定、种子市场不规范、栽培技术不完善等原因,棉花单产增幅日趋下滑.现阶段,节本增效的主要措施是精选棉花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采取适当增加密度、增施钾肥、增强后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规范棉花良繁区种植与收购秩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棉花市场放开、棉花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棉麻公司、轧花厂、良种棉加工厂、棉纺厂等企业相继取得了棉花经营权.为争夺皮棉,各系统的企业打破了过去的收购区域,异地抢购,造成了良繁区种子及原棉的大量流失,种子收购质量下降、棉种纯度降低,加重了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疆阿克苏地区机采棉面积的激增,棉花质量出现下降,存在颜色级下降、长度偏短、成熟度不够等现象。为全面了解阿克苏地区棉花纤维品质变化情况及成因,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植棉县(市)种子管理站、种业企业、棉花加工企业、棉纺企业、种植大户开展调研。结合调研分析,认为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种植管理、采收、收购和加工工艺等,并从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优质棉花品种选育与管理,开展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与规范棉花种植管理,规范棉花采收、加工行为,强化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合力打造品牌棉花,促进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提升该地区棉花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疆耕地盐碱化日益严重,棉花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新疆棉花增产、稳产及可持续发展.通过近年来盐胁迫对棉花的影响以及拟南芥、烟草、棉花等植物中的耐盐相关基因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了耐盐相关基因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得出了转基因耐盐棉花品种在生产上利用较少,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主要是现有品种在提高棉花植株的耐盐性程度上有限和转化效率低)结果;提出了"加强各个研究单位的合作,挖掘耐盐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关键功能基因的启动子,建立适合棉花的耐盐基因转化体系"的棉花耐盐育种思路;同时研究棉花的耐盐胁迫机制,选育耐盐种质资源,为开展棉花耐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优势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市场角度出发,首先对河南省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市场要求,制定出了全省棉花生产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促进全省棉花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升棉花质量,推广关键技术,改善棉田基本生产条件,不断提高棉农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最后提出了促进棉花生产健康发展的建议:恢复和加强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尽快完善棉花相关标准,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棉花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  相似文献   

7.
苗兴武 《中国棉花》2018,45(4):34-34
正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实现棉花绿色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播种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加强棉花春播技术指导,提高播种、棉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播种质量在做好播种准备(选优良棉花品种、种子;播前晒种、灌溉;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利用播种、施肥、喷药、覆膜一体化播种机,全面落实"八个适当"的技术要求,实现"行匀、穴均、苗匀、苗齐"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2013年开春以来,南疆气温回升较快,加之该师大面积实行"春不复水技术"(浇好冬灌水,开春不再浇水),截至4月中旬,二师3.43万hm2棉花播种工作已全面结束,较往年提早1个星期左右. 在播种中,该师二十九团、三十团等在库尔勒地区率先应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播种,很好地解决了困扰团场棉花种植"播行不直、接茬不准"的难题,不仅提升了播种质量,而且减轻了播种机手的工作压力,加快了棉花播种速度.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棉花品种纤维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不同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对制定棉花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8―2018年辽宁省共审定特早熟棉花品种18个,多为中、短绒,其中断裂比强度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多数品种因为断裂比强度指标下降,导致审定品种不得不归为低一级的品质类型,影响了棉花品种的利用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高断裂比强度棉花资源的利用,以提升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杨伟华 《中国棉花》2002,29(11):2-6
连续9年对全国的棉花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平均抽样合格率为63.6%,总的趋势是在逐步提高,棉种的加工程度、包装档次不断改进,还出现了一些商标品牌.但在多数棉区,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相当普遍,对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还显得重视不够,部分棉种企业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整个棉种经营市场还比较混乱,假冒伪劣棉种屡禁不止.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棉种质量的整体水平,提出"重视原种生产、建好良繁基地,抓好收购环节、普及精加工种子,强化质控体系、管好流通领域,实行区划种植、开展品种登记,组建现代公司、壮大棉种产业,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名牌战略"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