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与防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8月份,调查了河北省保定、石家庄等7个苹果主产地区苹果园枝干轮纹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普遍且严重,苹果枝干轮纹病总体发病率为76.26%,病情指数63.70。不同地区间苹果枝干轮纹病的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承德和张家口地区发病程度最轻,其次为保定地区,其他4个地区受害严重,发病率均达到80%以上,病情指数均高于70。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危害加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提高,0~5年小树发病较轻,发病率44.71%,病情指数33.55;而16年以上果树,发病率高达100.00%,病情指数98.53。不同品种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情况不同,"红星"、"富士"和"王林"发病最严重,其次是"嘎啦"和"斗南","国光"发病较轻。在枝干轮纹病的化学防治中常用药剂有多菌灵、石硫合剂和戊唑醇。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轮台县22个杏园为调查对象,调查了2013—2014年杏树流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并分析了发病相关因子,以期为轮台县流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病田间平均发病株率为89.84%,最高达100.00%;平均病情指数为36.28,最高为78.75;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树龄树势、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及栽植密度关系密切;盛果期杏树较幼龄期发病严重,低主干杏园较高主干杏园发病严重,不同间作模式的杏园发病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背木耳病害的发生严重制着四川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目前并没有相对系统的调查研究,成为病害防治上的技术瓶颈。通过对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镇、中江县玉兴镇、金堂县赵家镇、中江县兴隆镇、金堂县清江镇等地黄背木耳病害种类进行调查,并对普遍发生的疣巴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黄背木耳主要病害有疣巴病、青霉、曲霉、木霉、发网菌、针箍菌等,其中疣巴病在四川省普遍严重发生。所调查的5个黄背木耳主产区中,金堂县赵家镇发病情况最严重,7月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6%和66.12%;金堂县清江镇情况较好,7月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1%和26.15%;其它调查点处于中间水平。调查还发现,不同品种对疣巴病的抗性不同,其品种抗病性强弱顺序为成都781〉琥珀〉上海1号。  相似文献   

4.
《落叶果树》2021,53(3)
调查了蓬莱地区69个苹果园的苹果枝干干腐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苹果枝干干腐病发生情况与灌水密切相关,并且不同树龄、不同砧穗组合树的发病情况不同。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灌溉充足园低于灌溉不足园;灌溉充足园以树龄17年以上树的最高,树龄1~17年生树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溉不足园也以树龄17年以上树最高,发病部位集中于1~3年生枝;矮化密植园高于乔化稀植园,以矮化中间砧密植园最高,发病部位主要为基部砧段。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菌株韩CB100为试验材料,接种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后,将子实体置于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CO_2浓度的环境中培养,观察记录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褐斑病致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病情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18℃、20℃条件下,子实体发病较重,23℃时发病较轻;70%~80%和90%~100%两个不同湿度条件的褐斑病发病率差异不显著;CO_2含量0.6‰~0.9‰时较0.3‰~0.6‰时褐斑病发生严重,两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四川省南充市晚熟柑橘贮藏期病害发生特征,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柑橘品种在2种常规贮藏方式下的病害发生率。结果表明:南充市晚熟柑橘在室温贮藏下平均发病率为32.05%,在冷库[(5±1)℃]贮藏条件下发病率可降低42.59%;从不同地区来看,在室温贮藏下,仪陇县、高坪区、西充县3个地区的柑橘病害相对严重,发病率为35%左右,在冷库贮藏条件下,高坪区、阆中市、营山县的发病率分别为25.13%、22.53%、20.00%,顺庆区、南部县在2种贮藏方式下的病害均较轻;从品种抗病性来看,爱媛38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在室温贮藏和冷库贮藏下分别达到50.45%和27.90%,春见、不知火、纽荷尔3个品种的发病率差异不大;从病害占比来看,青霉病、绿霉病仍是柑橘采后主要病害,二者占总发病率的80%左右,蒂腐病危害最轻,所占比率仅2%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重庆柑橘轮斑病田间症状、发病规律,探究47个柑橘品种对3个省份来源致病菌株的抗性差异。【方法】调查重庆万州柑橘轮斑病田间症状变化和不同情况果园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采用分离自陕西、湖北、重庆的3个菌株离体接种47个柑橘品种叶片,根据发病率和病斑平均直径评价不同柑橘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柑橘轮斑病侵染叶片、枝梢、果实、叶(果)柄、花萼等部位。病斑由内而外为灰白色、棕褐色和深褐色,中央产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子实体,外缘油渍状,不同柑橘品种和不同生育期叶片病斑有差异;此病1—2月为发病高峰,高海拔区、果园郁闭、树势弱、种植感病品种的果园发病早(12月3日),病情指数均大于其他果园;11—1月,平均高温、平均低温和极端低温越低,发病越重,而2—4月,以上3个气候因子值越高,发病加重;12—4月,雨日、空气湿度和降雨量值越大,发病越重;不同来源菌株对47个品种毒力差异显著(p<0.05),YLSDP80毒力最强,CGDS2毒力中等,WZSS1毒力相对较弱。24个柑橘品种表现为抗病,尤力克柠檬表现感病,其余22个品种对3个省份的菌株抗性表现不一。【结论】田间症状及其发病规...  相似文献   

8.
《吉林蔬菜》2013,(Z1):46
黄萎病为草莓的重要病害,部分地区发生分布,保护地、露地都可发生。通常零星发病,病株率1%~5%,重病地块或棚室发病率可达10%以上,明显影响草莓生产。1发病症状此病多在开花坐果期发生,以坐果盛期病害严重。病株初期外部叶片萎蔫下垂,叶缘或叶尖逐渐褪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板栗枝枯病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上的发生情况和空间生态位,通过田间逐株调查法并运用生态位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冀东地区板栗枝枯病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板栗枝枯病在不同地区中,发病率生态位宽度为0.782 9,病情指数的生态位宽度为0.802 5,表明能充分利用各地区资源;该病害在不同板栗品种中,发病率生态位宽度0.666 7,病情指数生态位宽度0.580 8,说明板栗枝枯病在各品种利用程度小,其发生和发展具有条件性;该病害以病情指数为依据的空间生态位表明,对各品种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分别为燕宝0.806 7、燕龙0.856 7;说明板栗枝枯病可以较充分地利用植株各空间部位资源,全面危害植株。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白斑病是苏州地区白菜苗期的主要病害。近几年为害较重,1985年病害流行,许多田块遭为害而毁灭;1987年又是偏重发生年份;1988年虽然发生偏轻,但也有少数田块为害较重以至失收。从1986年起对该病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发病条件 一、发病与大白菜品种的关系 不同品种的白菜对白斑病抗性不一样。1987年8月15日播种的83—1、城杂8号、青杂3号、莲丰等4个品种。9月19日调查,莲丰发病率98%,病情指数23.47;城杂8号发病率100%,病情指数25;青杂3号发病率9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蓝莓采后病害病原和采后病害的发生规律。【方法】从辽南地区收集7个蓝莓品种,并对其果实进行室温贮藏。待果实自然发病后,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菌并按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调查不同时间点、不同发病部位有、无果柄贮藏的蓝莓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从蓝莓病果中分离得到4种致病菌,分别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它们的带菌率分别为81.85%、77.23%、62.43%和17.19%,致病性验证它们都能使蓝莓果实感病;无果柄贮藏的蓝莓果实比带果柄的采后病害发生严重,其中带果柄贮藏6d平均发病率为2.95%,而无果柄发病率达到了21.81%;不同品种果蒂痕处和果实其他部位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1.52%和5.56%;不同蓝莓品种采后病害进展较快的是‘伯克利’和‘瑞卡’,发病较慢的是‘N5’,而‘蓝丰’‘北陆’‘斯巴坦’和‘蓝鸟’发病进程居中。【结论】辽南地区引起蓝莓采后病害的致病菌分别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蓝莓采后病害的主要发病部位是果蒂痕处;对采后病害较抗病的品种有‘N5’,较感病品种有‘伯克利’和‘蓝丰’,‘瑞卡’‘北陆’‘斯巴坦’和‘蓝鸟’的抗性居中。  相似文献   

12.
正核桃腐烂病又称核桃烂皮病、核桃黑水病,在陕西山阳核桃产区发生较为普遍,受害株率20%~30%,个别园地高达50%。1病害症状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核桃树枝干树皮,受害表现因树龄和感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在同一株树上的发病部位以枝干阳面、树干分杈处、剪锯口和其他伤口处较多;在同一果园中,挂果树比不挂果树发病多,弱树比旺树发病多,早实品种比晚实品种发病重。1)枝条上的腐烂病主要发生在营养枝、徒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南方高温高湿环境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鲜食葡萄主产区霜霉病发病情况,2013年8月笔者对广西兴安、资源和全州县主栽的14个葡萄品种,进行了一次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记录叶片病级,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发病轻、病情指数低,均适宜在避雨栽培模式下推广种植;其中巨玫瑰、大粒红无核和温克病情指数分别为0、0.63%、1.14%(或0),表现较好,应加大推广种植力度。  相似文献   

14.
番茄芽枯病与品种、播期及栽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粉802、洛番2号、L 402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品种、播期及栽培方式对番茄生理性病害芽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芽枯病的发生程度与播期有密切的关系,苗期经高温时间越长,发病越快,病情指数越大;采用高垄覆盖及高垄覆盖套种玉米的栽培方式,病情指数明显下降;品种对芽枯病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11):7-10
为研究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的传播介体烟粉虱对该病害发生的影响及不同甜瓜品种对CCYV的抗性,笔者调查了整个甜瓜生长季节中烟粉虱的发生动态、病害的发生情况、控制烟粉虱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及不同甜瓜品种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烟粉虱的发生群体数量是影响甜瓜褪绿黄化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不同品种间也存在明显的抗病性差异。因此,在甜瓜生产中有效地控制烟粉虱是控制该病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东麓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霜霉病菌株的致病力,以不同抗性的3个葡萄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叶盘接种法,对采自贺兰山东麓地区的40份葡萄霜霉病菌株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40份葡萄霜霉病菌株均有致病性,不同寄主品种间发病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0.00~41.50。经病情指数聚类分析,将40份酿酒葡萄品种分为3类,其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13个,占32.50%;抗病性中等的品种22个,占55.00%;感病品种5个,占12.50%。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对不同鉴别寄主的反应不同,不同菌株对相同寄主的侵染能力、致病力也不同。可见,贺兰山东麓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选择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及不同辣椒品种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处理因素对辣椒幼苗灰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土壤消毒方式影响最大,因此选择合适的土壤消毒方式可有效抑制辣椒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辣椒疫病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蔬菜病害,使用微生态生物制剂AR156合剂、百菌清、四霉素、代森锰锌、植丰宁5种药剂对辣椒疫病进行防治试验。微生物生态制剂预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园区辣椒上有疫病发生,对照处理的病情指数由6.10%增到15.69%,而菌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由2.02%增到7.88%,菌剂处理的病害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区,增长速度也慢于对照处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在800倍液浓度时防治效果达到71.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黄瓜黑星病近两年已成为吉林省黄瓜生产上的一种流行性病害.浑江市发病尤为严重,我们于1986年进行了调查和防治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发生与为害情况 黄瓜黑星病不仅为害成株,幼苗也可发病;它不但为害叶片、茎部和卷须,更多的是侵害果实.该病在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上均已普遍发生,危害严重.1986年调查浑江市八道江区市郊乡,临江区临城乡,三岔子区石人镇等地,平均发病率20—30%;严重地块的发病率都在80%以上(见表).如八道江区市郊乡向阳村一社赵玉起露地栽植的黄瓜津研二号品种,枯死株率为53%,病瓜率高达100%,仅半亩地黄瓜毁种绝收.板石镇…  相似文献   

20.
小麦白粉病为间隙性流行病害,在3月底4月初发病,病害流行主要与品种、温度、湿度、肥料和地理环境有关。气温上升到10℃以上进入普遍上升期,气温达14~15℃以后,发病率明显上升。病害发生需要70%以上的相对湿度,湿度愈高,对病菌侵染愈有利,但雨量大并连续降雨对病害发生不利,过程性降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白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