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新疆棉花高产及超高产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作者根据南疆棉花花铃期的生长发育特点,针对膜下滴管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提出了滴水施肥、群体调控、精细整枝、综合防治病虫害、残膜回收等具体的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疆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棉花封尖管理技术。主要介绍了棉花封尖管理技术原理、指标、要求、内容、作用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为封尖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及进一步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棉花封尖管理技术。主要介绍了棉花封尖管理技术原理、指标、要求、内容、作用及配套的水肥调控措施,为封尖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及进一步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南繁栽培管理郭江平曾丽萍新疆博乐市农五师农业科833400新疆与海南岛是两个不同的生态地域。在海南岛进行棉花育种时,有许多栽培管理措施与新疆不同,如果沿用新疆的一些技术措施管理南繁棉花的试验材料和高代品系,难以成功。为此,笔者根据南繁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棉花的产量质量与棉花生产(种植)方式密切相关.通过较全面的分析新疆地区棉花生产方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式、因素、环节及差异.提出了"关键要制定合适的棉花生产种植方案,营造有利于棉花高产优质的生产条件,保障技术精准到位"等提高棉花产量质量措施.以实现新疆棉花产量品质及效益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要较大幅度提高新疆棉花品种的产量,进行棉花超高产育种是唯一的出路。本文从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现状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指标,建议应加强超高产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提出了关键措施及实践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戴路  何翔 《中国棉花》2006,33(11):2-4
阐述了目前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形式,并对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新疆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1989-2009年30年来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状况、变化规律,主要科技成果及科技对新疆棉花生产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1)30年是新疆棉花生产发展最快时期,30年新疆已巨变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棉花生产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一,兵团棉花生产水平居世界领先;走扩大面积、扩大面积与提高单产并重、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的途径,是30年新疆棉花不同生产阶段的发展道路;新疆棉花发展潜力巨大,坚持棉花发展不动摇是新疆棉花发展方向.(2)30年新疆在棉花品种改良、栽培模式、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灌溉技术等研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疆棉花栽培模式、实用技术,棉花品种特点等,是30年新疆棉花生产巨变的重要技术支撑,新疆棉花科技成果也丰富发展了我国棉花科技理论.(3)30年新疆棉花为我国棉花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棉事指导     
《江西棉花》2005,27(6)
  相似文献   

12.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岩  杜珉  赵新民 《中国棉花》2015,42(9):9-11
对棉花机械采收技术进行了调研,通过与人工采棉在成本收益、人工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机械采收技术的必要性,从全国棉花生产对棉田机械采收技术需求、农村社会化服务普及程度、技术成本是否在农民承受范围内等角度阐述了机械采棉技术的可行性,找出了限制我国发展棉田机械采收技术的主要瓶颈,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39份黄河流域棉区品种(品系)为材料,对黄萎病病指、铃重和单株铃数等12个农艺性状与棉铃黑果病的3个病害指标(单株黑果铃数、病株率和单株黑果铃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黑果铃数是棉铃黑果病的核心指标;每个指标的决定性因子均有6个,育种家可利用所建立的该病害3个指标的回归方程在正常年份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多数农艺性状对该病指标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其中黄萎病发病率、铃重、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和霜后花率的影响较大,且同一农艺性状对该病3个指标的效应正负相同。在棉铃黑果病抗性育种中,可在保持原有株高和霜后花率基本不变情况下,适当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铃重、单株铃数和果枝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疆植棉区2019年棉花生产和育种情况、种业情况的调研,阐述了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现状、品种审定推广情况、种业发展现状.从棉花品种"多乱杂"情况依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地方堡垒保护主义较严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监督与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生产中品种的困境;从机采棉种质资源匮乏、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环洞庭湖棉区的桃源县进行湘杂棉8号的种植密度试验, 结果表明:在相同培管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农艺性状、籽棉产量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籽棉产量以24 000 株/hm2处理最高,为环洞庭湖棉区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8.
19.
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品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国富 《中国棉花》2017,44(9):22-24
为了掌握新疆机采棉加工中棉花品质变化趋势,依据现有的棉花加工工艺,设计了试验方案,对新疆机采棉加工中的不同工序点棉花品质进行取样、测试、统计,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工艺环节的棉花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随着加工工艺的推进,棉花反射率、黄色深度上升,棉纤维长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整体挖掘冲洗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方法,研究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根系在水平0~40 cm、垂直0~80 cm土壤范围内的动态分布及根系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5 cm,蕾期在0~15 cm,花铃期至吐絮期在0~20 cm;垂直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蕾期在0~20 cm,花铃期在0~30 cm,吐絮期在0~40 cm。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小于单作棉,至吐絮期超过单作棉;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根总体积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干物质质量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系干物质质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