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城市绿道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以新建的沈阳市生态廊道为例,分析了该生态廊道的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是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活环境问题,城市的绿地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恢复是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结构,恢复城市绿地景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城市绿地系统从斑块和廊道2方面,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工业废弃地、闲置地、河流廊道、交通廊道、绿道廊道7小类分别进行生态恢复的办法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涵义、格局与特点,分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从斑块、廊道、基质三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的结构脉络和景观布局的枢纽,其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影Ⅱ向力。本文在对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卫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背景、总体定位及规划原则。从"一环、一园、一镇、三区块"的总体布局展开,对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理念、设计形式、建设内容及前景目  相似文献   

5.
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它和"绿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于淼 《现代园艺》2013,(16):118-119
随着水系景观工程的建设,水系两侧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内环河作为巴彦淖尔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程被包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内,其重要性也将被取代为城市内部的景观水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面貌。我们通过生态设计、文化设计的方法,将内环河滨水地带转变为城市的开放空间。设置集散、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的需求,同时结合重要的交通结点及历史人文遗迹,设置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设施,使它成为城市中一条富有特色的景观廊道、生态廊道和休闲运动廊道。  相似文献   

7.
袁敏 《现代园艺》2021,(2):118-120
街道是串连城市各个节点的载体,是城市中的线性景观。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街道是城市不同基质和斑块之间的廊道,提升街道景观风貌不但有利于优化城市整体视觉效果,而且有利于城市生态格局的构建。以街道为基本单元,聚焦于评价城市空间形态质量的关键指标--活力,以聊城市东昌路为例,对其街道活力及可能受到的空间影响因素做出量化评价,分析活力对于街道和城市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基于研究成果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陆交错带是物质、养分和能量流动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景观价值的城市滨水带。文章归纳国内外城市以及"水乡"杭州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和植物景观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廊道恢复、植物景观格局、水岸生态系统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简要概述其在水陆生态交错带中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冯玉能 《广西园艺》2010,21(2):44-45
乡土树种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独特的群落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的景观特色,是区域植被的基本组成单元。合理地利用乡土树种,科学地进行物种规划和有意识地建造生态廊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而自然植被的重点保护,乡土树种的合理应用则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金啸宇 《现代园艺》2012,(12):141+143
三溪一河沿河景观带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以及通风廊道。是城区北部的重要水系,穿过牡丹江约1/3的城市空间。项目总规划面积150万 m~2,绿化面积116万m~2,硬质铺装面积34万m~2。它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土绿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通道生态建设工程,是国土绿化工程中的战略性工程。以邵阳市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为例,阐述了在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景观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生态廊道的重点景观节点建设和景观优化建设,重点控制和加强特色地段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12.
《南方园艺》2021,32(4)
生态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为理论指导,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既能够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城市景观动态发展的空间平衡,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与廊道功能的一项工作。本研究立足于柳州市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在可持续设计理念引领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种柳州市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模式,借助公众力量推进城市景观建设,从而为优化柳州市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京沪高铁相城段生态廊道景观节点为实例,围绕高铁的特征属性,结合项目区现状,从地形改造、植物群落构建、植物配置等方面入手,探讨打造高铁生态廊道景观节点的方法、措施,从而充分发挥高铁廊道的生态防护效能,创造优美的局部景观,促进高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笔者通过对内乡县不同类型道路、河渠等主要生态廊道的绿化树种、景观效果和绿化水平等进行调查,摸清了内乡县生态廊道建设现状,找出了生态廊道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乡县生态廊道适宜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所以,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会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生态廊道中的植物、河流等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还能够提升城市综合价值,促进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重点研究生态廊道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景观,以期能给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宋柯承  唐丽 《现代园艺》2023,(15):56-59+62
基于景观和旅游规划中的AVC理论,将光谷生态大走廊二期的实际情况与城市双修理论相结合,得到24个评价指标,其中景观吸引力11个,景观生命力6个,景观承载力7个。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光谷生态大走廊二期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光谷生态大走廊的景观承载力最为重要,其次为景观吸引力,景观生命力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该研究为光谷生态大走廊二期及同类型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以及特殊美学要求,并以甘肃徽县滨河带状公园规划设计为典型案例,提出"时移景异、季相突出,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生态廊道、城市绿脉"的植物规划设计理念,阐述构建具有生态美、地方美、文化美的植物景观群落的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带状公园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和生态构建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对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维护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20.
京沪高铁南京栖霞段绿化结合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及理论,从高铁生态廊道的功能及规划原则、高铁生态廊道宽度的设计、生态廊道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出发,通过人为干预,使高铁周边尽快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稳定生态环境,实现集生态防护、景观展示、地区人文底蕴提升等为一体的生态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