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星 《现代园艺》2023,(6):161-163
绿道是城市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品质、重塑城市形态。城市绿道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多功能的景观空间,同时也为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我国绿道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现状,结合LID理念提取典型措施,对武汉滨水绿道生态修复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武汉东湖绿道为研究对象,从驳岸、亲水设施、绿化、硬质景观、小品和环境设施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得出挖掘区位特色、保留原始形态、利用历史人文遗迹、形成节点空间等绿道地域性景观营造方法。以期重塑山、水、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关系,缓解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道是一种处于城市当中人为介入使用的,但与自然相交融的一种自然廊道,它连接城市里的广场、公园、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等。为了使城市绿道能够更加充分地被市民和旅游者使用,本文以深圳南山区城市绿道为例,通过多次多时段地调查南山区绿道的使用情况,且综合以上调查分析深圳南山区绿道的现存问题。通过对深圳南山区现存的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的改造意见,提及未来城市绿道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海淀三山五园绿道"为例,来探讨绿道在相对新型的城市背景下,如何与自然地貌环境和谐统一,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绿道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探讨,论述了绿道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给出了绿道建设的规模要求及在中国绿道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绿道网络与景观规划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园林环境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住区的园林环境也应转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重视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生态性、娱乐性和文化性,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生机和精神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健康住区中.现从绿色通道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对绿色通道在规划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我国居住区景观规划中融合绿道网络思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林立  徐文辉 《现代园艺》2022,(3):160-161,164
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均、发展差距较大等难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都需要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滨河绿道作为绿道理论的分支,是人类活动空间与自然河流之间的过渡带,其特有的资源集聚性能有效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稳步向前.本研究以城乡融合为切入点,以义乌吴溪绿道为例,探讨滨河绿...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道是指沿着河流、溪谷等自然景观和生态区域环境建立的人工廊道,城市绿道连接了自然景区、生态保护区、城市主要公园和城市生活区,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可在城市绿道休闲、交往,此外,城市绿道对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城市绿道生态设计手法应用,以期能够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卉》2017,(24)
园林绿道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稳定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健康的生活空间,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黄厝社区黄厝中路沿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为例,基于生态、开阔、便民、自然的指导理念,对复合绿道景观营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绿道网络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生态、娱乐、教育、美学等多种功能,对于构建乡村人地友好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融合有利于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基于系统理论和SWOT法,分析乡村旅游与绿道网络要素的相关性,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构建出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9.
重经济轻环保所导致的各种城市病,使人们更加渴望亲近自然,绿道的建成正好满足市民户外游憩的需求。阐述绿道定义,分析三明市绿道建设与管理现状,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绿道建设与管理意见,为相关绿道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绿道就是自然景观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三门峡市具有黄土高原特殊的台塬地貌,历史文化丰富、景点众多,有多条河流流经市区汇入黄河,城市绿道建设资源丰富。依托于黄河湿地、崤山、天鹅湖、青龙涧河、苍龙涧河等自然山水进行生态绿道建设,供人们骑行、散步、锻炼、休憩、游览,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天鹅之城"自然山水城市风貌特征,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相似文献   

11.
张鹏  王崑  赵庆  张亚娜 《北方园艺》2016,(17):91-97
以哈尔滨市绿道建设为例,提出一种绿道融合旅游资源的设计方法,并利用绿道将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从旅游资源与绿道融合理论、融合模式、融合应用3个方面探讨了融合设计在绿道建设中的应用,对哈尔滨市初期绿道建设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绿道作为城市文化展示的"风景线",通常会沿着城市内部道路、环城河流而建,沿线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文建设景观;既可以作为城市景点招揽游客,又可以作为城市居民休闲散步、娱乐休憩使用。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应用生态绿道,可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镇居民幸福指数,具有极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朱晓敏  宋志坚 《现代园艺》2024,(7):120-123+126
当前,“场景营城”成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本研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成都中心城区锦江绿道段节点规划为例,通过“场景营城”的视角,从“生态场景、休闲场景、文化场景、消费场景”四方面分析总结绿道场景营造策略,探究成都公园城市的绿道场景表达,以期探索新时代城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绿道规划是一种多尺度、多目标、多科学的综合性规划方法,以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分析了绿道景观与物种多样性规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在绿道景观规划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物种以实现物种的多样化,使绿化景观元素与自然生态系统完美地融于一体,同时能够满足人追求自然的需求,使人能够更好地亲近自然,以期能够对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南护城河通过栽植乔灌木、垂直绿化、增设观景平台、发掘展示历史文化等方式,对现有河坡绿地进行改造,合理利用城市滨水资源,使河道及周边绿地成为多功能的城市河流型绿道。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道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有效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合理提高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水平,保证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分析了西安市汉城绿道朱宏路示范段绿道景观设计,引出了城市绿道概述,针对绿道设计实例指出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原则,结合绿廊景观设计、分区节点景观设计、绿道选线选型及植物选择,提出了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7.
应罗刚 《现代园艺》2024,(9):145-147
山体绿道是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山体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更是满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嵊州市城隍山(艇湖)游步道设计为例,试图探讨现代城市发展中山体绿道景观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引导山体绿道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民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旨在不断提高城市标志的识别性,展现城市生气盎然的景象,从而创造出风景结合的怡人视觉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城市绿道的概述与在城市发展中的探讨,提出城市绿道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战略意义,为今后的城市绿道建设提供初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绿道是源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绿道建设基本不占用建设用地,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近几年绿道建设率先在我国广东珠三角地区开展,随后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全面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了城市功能,强化了地方风貌特征。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绿道建设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着重对绿道建设的生态功能、游憩功能进行了探析,并针对当前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金锋 《南方园艺》2013,24(3):42-45
惠州市城市绿道启动段是《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惠州段)规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惠州市城市绿道建设的首条示范段,规划全线利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绿化用地建设绿道,并完善升级沿途绿道环境景观。该文以城市绿道建设背景为引线,分析了城市绿道的现状概况,规划了城市绿道的整体思路,部署了城市绿道的具体设计,着力将它打造成集休闲、健身、生态于一体的绿色通道,使之成为惠州市城市绿道建设崭新的亮点、焦点和示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