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为了掌握罗斯308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随机抽测0~5周龄罗斯308肉鸡60只,进行了体重测量、生长模型拟合和生长发育指标计算。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为最佳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次之,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差。建立的Gompertz模型参数A、B、k分别为6594.35、4.69、0.25(R^2为0.9994),获得的拐点日龄为42.05d,拐点周龄为6.01周,拐点体重为2425.93g,最大日增重为89.27g,最大周增重为624.92g。此研究结果可作为合理饲养罗斯308肉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罗斯308肉鸡各周龄体重分布特点和动态变化规律,试验采用描述统计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对0~5周龄罗斯308肉鸡体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斯308肉鸡1周龄时变异程度最大,均匀度最差,2周龄时变异程度较小,均匀度最高,其他各周龄变异程度和均匀度均较平稳;除1周龄体重分布正态性较差外,其他各周龄体重分布均接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20,(2):32-34
为了掌握AA肉鸡在豫北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表现,在河南省滑县某肉鸡饲养场收集了10栋鸡舍的原始生产记录,对1~5周龄环境条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日增重、成活率、料重比和欧洲指数等生产性能指标,并以实际观测项目与饲养目标进行了逐项比较。结果显示:AA肉鸡对当地的环境条件适应性良好,温度控制高于目标温度1~2℃,湿度控制存在波动性,风速呈前期低后期高的态势,体感温度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体重各周龄均极显著高于目标体重(P<0.01);日增重1~3周龄极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1),4周龄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5);成活率和料重比除1周龄外均极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1);各周龄欧洲指数均超过320。说明AA肉鸡在豫北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生产性能表现优良,此研究结果可作为AA肉鸡饲养管理的参考,也可作为AA肉鸡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南方地区封闭式鸡舍不同长度及通风模式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鸡舍长度(分别为A:88 m,B:93 m,C:104 m,D:114 m)及四种鸡舍长度下两种不同的通风循环模式(3 min、5 min)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均体重10日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0日龄A组与B组显著大于C组和D组(P0.05),30日龄A组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42日龄出栏A组料肉比最低,成活率最高,平均体重比其他各组分别提高了27 g、112.67 g、154.33 g,但与B组差异不显著;B长度+3 min通风模式比B长度+5 min通风模式10日龄平均体重提高12.34 g(P0.01),20日龄平均体重提高22.66 g(P0.05),30日龄平均体重提高49.33 g(P0.01),42日龄出栏平均体重提高了4.48%(P0.01),成活率提高了0.93%(P0.01),料肉比降低了0.05%(P0.01)。结果表明,南方地区饲养白羽肉鸡的全封闭式鸡舍适合长度为93 m,通风模式为3 min启动一次。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消毒方式对平养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鸡舍内表面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2栋相同状况的鸡舍,将80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内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鸡。A组为人工消毒组,B组为二流体喷雾消毒组;试验期为42 d,前期(1~21 d),每周消毒两次(周二、四),后期(22~42 d),每周消毒三次(周二、四、六),消毒时间均为30 min。结果表明:与人工消毒相比,二流体喷雾消毒处理组,消毒液用量(P0.05)和耗水量(P0.05)显著降低;舍内环境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的杀菌率(P0.05)显著提升;肉鸡料重比和日增重等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二流体喷雾处理组死淘率有降低的趋势。说明二流体喷雾消毒方式能显著改善鸡舍内微生物环境,因此从畜禽疫病防控和舍内环境安全来看,建议规模化平养肉鸡采用二流体喷雾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6.
丁轲  余祖华  倪学勤 《饲料广角》2007,(19):25-27,41
试验以艾维因肉鸡为代表,研究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周期的平均体重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0~3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乳酸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3周龄,均较乳酸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料肉比方面,0~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乳酸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乳酸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在3周龄和4周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罗斯308肉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并能更经济地饲养该肉鸩种,本研究运用3种典型的非线性模型对0~6周龄的罗斯308肉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与分析,并与采食量函数相结合,进一步推算出经济的最佳出栏时间,为科学饲养该鸡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肉鸡立体养殖的饲养管理模式,试验选取山西省境内层叠式立体养殖单栋饲养量为32 000只、40 000只的全自动清粪系统肉鸡舍(A型)和单栋饲养量为21 000只的半自动清粪系统的肉鸡舍(B型)各1栋,进行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空气细菌菌落数的测定及肉鸡体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取暖系统和温控系统下,由于养殖数量与清粪方式的不同,3栋鸡舍之间的温湿度、CO2浓度、NH3浓度、细菌菌落总数和不同周龄肉鸡体重均存在差异;立体养殖模式下鸡舍清粪方式和清粪时间是影响鸡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A型鸡舍可以适当加大养殖密度。说明A型鸡舍优于B型;B型鸡舍要加强消毒灭菌工作,A型鸡舍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期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0~3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乳酸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3周龄,均较乳酸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料重比,0~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乳酸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乳酸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在3周龄和4周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养殖模式笼养肉鸡场的优缺点,试验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寿光市、诸城市分别选择3个笼养鸡场的A、B、C 3栋鸡舍,A鸡舍为标准化笼养模式(自动清粪),B鸡舍为网上平养改建的笼养模式(人工清粪),C鸡舍为地面平养改建的笼养模式(人工清粪),对不同养殖模式笼养肉鸡场空舍期鸡舍进行消毒,采用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笼养肉鸡舍消毒前和消毒后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和气载真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消毒后A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和气载真菌含量显著低于B鸡舍和C鸡舍(P0. 05),C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和气载真菌含量显著高于A鸡舍和B鸡舍(P0. 05)。说明最好的养殖模式为标准化笼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蛋鸡舍侧墙进风口不同位置高度对蛋鸡舍内小环境的影响,以及合理改善蛋鸡舍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以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侧窗进风、纵向通风蛋鸡舍为研究对象,选择A、B两栋仅安装高度不同侧墙进风小窗的蛋鸡舍,侧墙小窗规格一致(宽0.65 m、高0.23 m),安装高度分别为2.25 m、1.65 m,分别测试两栋舍内温热参数以及舍内空气环境质量。结果显示:A、B两栋蛋鸡舍内平均温、湿度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走道间温、湿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栋蛋鸡舍内测点风速、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舍内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A栋蛋鸡舍内温湿度波动低于B舍,测点风速普遍大于B栋蛋鸡舍风速,有害气体浓度低于B舍。说明侧墙进风口位置高度不仅影响蛋鸡舍内温、湿度状况,而且影响舍内污染物的分布及排除。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饮用不同pH值电解水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0日龄健康公鸡900只,根据饮用水pH值,随机分为弱酸组(A,pH值6.0)、弱碱组(B,pH值8.0)和对照组(C,pH值7.0),自由采食,连续饮用以上饮用水90 d。结果表明,A和C组间肉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B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和B组试验鸡的存活率均高于C组(P0.05);A、B两组间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B和C组间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胸肌IMP含量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合理给肉鸡饮用弱酸和弱碱性电解水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在添加复合酶制剂的前提下,考察不同玉米DDGS水平对1~28日龄科宝肉鸡生长性能和死淘率的影响。试验共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科宝肉鸡9 00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鸡(公母各半)。试验共分为1~7 d和8~28 d两个阶段进行,每阶段各试验组DDGS的添加水平分别为:1~7 d:6.5%、10%、15%;8~28 d:7%、15%和20%。试验结果表明:1~7 d,各组间生长性能和欧洲效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死淘率及饲料中硫酸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饲料含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8 d,B组28 d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和死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饲料含粉率及饲料中硫酸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期,随着日粮DDGS水平增加,生长性能、欧洲效益指数显著降低(P<0.05),死淘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在1~28 d肉鸡料中使用15%的DDGS并添加复合酶制剂可用于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而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日粮高水平(>15%)DDGS会降低饲料的颗粒质量,增加日粮中硫酸盐浓度,最终影响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肉鸡死淘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罗斯308仔鸡生长发育的规律,对1~6周龄的罗斯308仔鸡进行了体重测定,计算了绝对生长、相对生长指标,拟合了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和Cubic生长曲线。结果表明,4个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罗斯308仔鸡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超过0.99,但Cubic模型为最佳生长模型,模型函数为Wc=53.187+25.721t+115.319t2-7.737t(3R2为0.999804);此模型拟合的生长曲线拐点日龄为34.78d,拐点体重为2078.49g;在拐点之前生长发育速度呈递增趋势,在拐点之后生长发育速度呈递减趋势。结论: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新型12室并联禽用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不同鸡品种维持净能的需要量,以期探究不同鸡品种能量代谢的差异。试验共选用35周龄海兰褐蛋鸡、32周龄吉林芦花鸡、25~28日龄罗斯(Ross)308肉鸡各24只,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品种试验鸡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每种试验鸡在不同鸡舍内饲养,饲喂满足各自营养需要的全价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正式试验分3期完成,每期9 d,每期从每种试验鸡中随机选择8只,称重后每2只放入1个呼吸测热装置的代谢室内,每4个代谢室对应1种鸡。代谢室内测定气体交换9 d,其中适应期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和吉林芦花鸡的代谢体重产热量显著低于Ross 308肉鸡(P0.05)。吉林芦花鸡和Ross 308肉鸡的代谢体重绝食产热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3种鸡之间代谢体重热增耗、采食呼吸熵、绝食呼吸熵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中,35周龄海兰褐蛋鸡、32周龄吉林芦花鸡、25~28日龄Ross308肉鸡的维持净能需要量分别为368.79、449.24、450.75 kJ/(kg BW0.75·d)。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永年县某鸡场选用同日龄两栋鸡舍的2000只罗曼粉商品蛋鸡,以每栋1000只为一组分为两组,随机确定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试验组的蛋鸡于150日龄开始换用添加植酸酶的饲料并终生不变,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26~35周龄和64~73周龄的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死淘率、蛋壳破损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产蛋后期,两组在产蛋率、蛋壳破损率上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2000只1日龄罗斯( ROSS 308)肉仔鸡分4个处理组,处理组1肉鸡日粮使用饲用金霉素,处理组2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3添加丝兰提取物,处理组4同时添加丝兰提取物和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显示:试验全期处理组4肉鸡平均日增质量显著大于处理组1和3.处理组4肉鸡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处理组1,处理组2和3间无差异(P>0.05).鸡舍NH3质量浓度,处理组3和4显著低于处理组2,处理组2低于处理组1;鸡舍H2S质量浓度,处理组2和4显著低于处理组1.肉鸡对饲料的氮真消化率,处理组4显著大于处理组1,处理组2和3无差异.试验证明,丝兰提取物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鸡舍臭气,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黄羽肉鸡毛囊密度性状的发育变化规律和品种间差异。试验以花山鸡、817肉鸡、清远麻鸡、溧阳鸡、瑶鸡和广西三黄鸡等为素材,测定不同周龄各品种毛囊密度。结果显示:各品种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随着日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9周龄时,花山鸡、清远麻鸡、溧阳鸡、瑶鸡和广西三黄鸡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在不同周龄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处于上市日龄品种间的比较,除溧阳鸡、广西三黄鸡、花山鸡和817肉鸡,其他品种的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显著高于罗斯308肉鸡、毛囊直径低于罗斯308肉鸡(P<0.05);文昌鸡、狼山鸡、鹿苑鸡和崇仁麻鸡的背部和腿部毛囊直径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品种内公母之间比较,瑶鸡和崇仁麻鸡的腿部毛囊密度在公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品种的体重分别与背部毛囊密度和腿部毛囊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背部和腿部毛囊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可以通过对体重的选择间接调控毛囊密度性状,性别可能会影响不同品种腿部毛囊密度的大小,研究结果为培育适合冷鲜上市的黄羽肉鸡配套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油脂酸价对采食量和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10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组10个重复。处理1组添加豆油,处理2组添加鸡鸭油,处理3组添加精炼混合油A(酸价1 mgKOH/g),处理4~6组分别添加不同酸价的劣质混合油A、B和C(酸价分别为8、35 mgKOH/g和53 mgKOH/g),处理7组添加劣质脂肪酸。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劣质脂肪酸组可显著增加8~21、36~42日龄及1~42日龄肉鸡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劣质混合油C组8~21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与豆油组比,劣质混合油B和C组8~21日龄肉鸡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显著降低。混合油的酸价与肉鸡采食量及42日龄体重呈负相关,随着酸价的升高,1~42日龄肉鸡平均采食量和42日龄体重逐渐降低,其中劣质混合油C组采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商业鸡场中罗斯308肉鸡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屎肠球菌在大规模商业鸡场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93 18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整栋鸡舍作为1个重复,每个重复15 5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5 g/kg的屎肠球菌,试验期为41 d。结果表明:益生菌组肉鸡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成活率较对照组均有一定提高(P>0.05),且耗料增重比有一定降低(P>0.05);在经济效益方面,益生菌组毛鸡收入提高了0.29元/只,每只鸡的利润比对照组提高了0.35元,欧洲效益指数也提高了2.7%;在肠道菌群方面,益生菌组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2组间肉鸡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不显著(P=0.11);对照组与益生菌组肉鸡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丰度排名前5的菌门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益生菌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