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是地球之肺,良好的森林覆盖能有效地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而符合社会发展、绿色健康理念的森林康养产业越来越被现代人接受。森林康养是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提升人们的健康为主题,以养生休闲、医疗、康体服务为依托的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模式。本文通过对森林康养的发展历史的研究,从森林康养的兴起、发展进程、创新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旨在为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要亲近大自然,森林康养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通过开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以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简单地介绍森林康养概念,并结合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提出了较多的要求,对于亲近自然的需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森林康养服务产业应运而生,能够在人们回归自然的过程中,进一步保护、开发森林资源,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相处。本文对森林康养发展模式进行探究,指出其中关键的康养要素,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康养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岳刚 《花卉》2020,(10):213-214
近年来,我国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各行各业发展绿色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在我国倡导环保理念的形势下,多个绿色经济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原森林康养产业是一种新兴行业,将森林资源、医疗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为人们提供优质康养服务。该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先介绍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再介绍该产业的发展价值,最后提出产业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前,乡村文旅产业的休闲游、品质游与生活方式游成为热门,森林康养产业也凭借着森林资源、自然风光及与城市近郊相邻的优势迈入了黄金发展期。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基于对森林康养产业市场发展内驱力的分析,理清当前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困境,并围绕产业模式、人才队伍建设、产业资金支持和资源挖掘等4方面,探讨森林康养产业的新时代发展路径,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严重污染、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更加渴求良好的体魄与高质量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日趋严重。因此集度假、疗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与森林康养旅游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新型旅游业态。以金堂县云漫半山森林康养基地为例,深入探讨其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梳理乡村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概况,从3个方面剖析该乡村型森林康养产业项目的主要种类、特征、策略等,归纳乡村森林康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康养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等;为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近年来,一大批绿色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其中高原森林康养产业由于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云南、贵州等省份进行了大范围的试点,并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首先对高原森林康养产业价值进行概述,随后分别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强化森林隐患防治、培育跨界融合思维等方面,就如何在"绿色体验经济"模式下,推动高原森林康养产业稳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薛晓明 《花卉》2020,(10):192-193
森林康养是现在较为新型的项目,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将旅游、休闲、疗养、养老等各方面的活动综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与服务。但森林康养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存在对其各方面的认识程度不足、资金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情况,造成森林康养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均受到较大的影响。金融能够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保证森林康养产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林业以自己的方式打造健康中国,森林康养作为新业态已经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鉴于森林康养与森林疗养经常被混为一谈,尝试对其进行了一些有益分析与探讨。森林康养是指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利用优质的森林环境、森林产品和森林文化,结合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技术,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康体服务,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康复、疗养、运动、教育、养生、养老、休闲以及食疗、食补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森林疗养是以森林医疗、森林医学为理论基础,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亚健康、老年和病体康复群体,通过森林环境的特质实现维持和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目标的替代治疗方法。森林疗养只是森林康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森林康养的最终作用和效果可以借助森林疗养的一些技术手段予以量化,得到客观、直观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林业发达省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历史,深入研究了山西开展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全省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唐永 《现代园艺》2023,(8):27-29
森林康养坚持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近年来备受人民的青睐。利用文献综述法对森林康养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欣  黄润 《现代园艺》2024,(10):156-158
康养产业是旅游行业与大健康行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旨在探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六安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的现存问题,提出符合该区森林康养基地的发展思路,探析长三角地区康养基地的打造;通过合理挖掘区域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制定系统规划,重视人才培养,夯实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六安市森林康养基地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8,(2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一,森林康养是健康服务业、旅游业和林业相互融合的新理念,是健康产业和森林旅游一抹新的潮流,包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是森林康养的主要目标。如何开拓森林康养的建设路径,是森林康养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梳理和分析将乐县森林资源情况、森林旅游特色和森林康养发展现状问题,为将乐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森林康养助力乡村脱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园艺》2020,(1):198-199
森林康养作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兴起的一项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广阔。从森林康养发展涉及到的产业发展方面入手,阐述了处在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山区,发展森林康养对贫困山区脱贫表现的具体方面,以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20,(12)
本文主要论述了森林康养的内涵和要素,分别探讨了森林康养产业和天然林保护的实际意义,并分析在森林康养产业化模式下的天然林保护措施,为地区进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和天然林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康养对人体健康促进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园艺》2020,(1):106-109
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恶化及生存压力的增大,据统计,大约有75%的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森林具有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森林小气候、丰富的负氧离子及芬多精,通过森林康养活动,可以减弱副交感神经,增加抗癌细胞,缓解压力,从心理和生理上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总结分析了森体康养要素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发展森林康养得天独厚的资本,公园内独特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这为森林康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通过探讨发展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建设,提出在总体规划编制阶段就充分考虑森林康养规划,做好核心基地建设,及步道体统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做好人才培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健身休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9.
国家林业局在2011年度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引入森林疗养理念,此后该理念在南方一些城市实行,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和森林现状将森林疗养这一概念引申为森林康养,其中的本质和目的是一致的。本文首先对森林康养的含义进行解释,对比德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森林康养模式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叙述了外部因素对森林康养的影响,具体描述大气环境以及景观因素的影响。用日本东京都奥多摩森林康养建设为例,对比可以看出该项目的运营方式以及建设方略等方面的优点,为发展秦岭森林康养产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园艺》2020,(1):61-63
"森林康养"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的旅游消费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元市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要创新升级森林康养旅游的产品和品牌,应发展"互联网+旅游+森林康养"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