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2015,(17)
校园景观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部分载体,体现着校园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场所精神。学校生活校园空间环境,对于高校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学校景观主题文化的挖掘、环境空间的创造和植物配置等方面的分析,确立高校独特校园环境特色。本文以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园生活区景观改造设计为实例,对当前高校景观设计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营造和提升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是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北方高校的校园植物种类配置研究较少。以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高校为例,分析了具有代表性地域特点的北方高校的校园植物种类配置,发现受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高校校园存在植物种类配置较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生态文化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对北方高校校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未来北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校园植物景观是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具有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更是学校的一张银活名片。本文从校园植物景观的作用和意义入手,总结了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为高校特色园林植物景观打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逐步推广,高校校园的绿地景观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高校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各高校绿地景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的重视却远远不够。植物景观作为集美学、生态学及文化学等多种学科及经济发展的综合体[1],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方式诉说着校园悠久的历史[2]。东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以林地为主要景观,是以马家花园为历史背景的大型校园附属绿地。以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教学区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植物应用种类,空间造景手法等方面系统分析,并结合具体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评析,最后提出优化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5.
环境能够对人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而植物景观则是独具特色的环境内容。植物景观在当前高校校园环境中比较常见,是校园文化建设表达中的重要载体。营造出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能够为师生带来健康和愉悦的校园氛围,使其在视觉下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以河海大学为例,探讨其校园植物景观文化的内涵与营造。  相似文献   

6.
植物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各种空间、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为改善校园环境,更多关注植物景观在校园景观营建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以天津城建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校园内各功能区的植物景观状况,分析校园内的植物景观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以期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对处理北方高校植物景观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瓦市小学的人文、历史、环境的特点,通过空间布局、色彩、植物、材料等要素的提炼和升华。在追思故园的同时,致力于营造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校园景观空间。同时强调低成本材料的利用,突出景观隐性教育引导意义,在校园环境的特色景观营造方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水体景观是全国高校独有的景观亮点之一,明远湖是整个校园的点睛之笔,明镜般的湖水使整个校园充满灵气与生机。本文通过对明远湖及周边现状植物的种类、种植方式、季节变化、基本形态及植物配置状态的调研,对其景观环境不足之处提出良好改造意见,以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明远湖植物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9.
《现代园艺》2019,(23):102-104
高校校园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环境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取决于校园的建筑及校园的园林景观。彩叶植物以其独特的叶色,优异的景观效果,稳定持久的观赏期,对高校植物景观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3个校区的彩叶植物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江西农业大学彩叶植物设计利用的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体验性植物设计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植物种植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阐述体验性植物设计的含义、发展现状及其营造要求。以期为高校校园体验性植物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是师生学习、休息、交流的人文活动场所,新建高校校园搞好环境美化设计对于增强校园功能有着重要作用。新建高校校园通过植物景观、地面景观、小品景观、水景观、夜花园等校园环境美化设计,建设美丽校园,达到环境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校园景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植物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组成要素,可以营造各种空间,满足师生学习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反映校园的文化特色。本文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各功能分区植物应用情况与造景方式为例,剖析北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北方高校植物景观丰富度尚可,配植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此外节水型校园是未来校园景观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期为北方高校景观设计提供方法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梁慧  王莹 《中国园艺文摘》2013,(8):140-141,F0004
以坐落在滇西边陲门户之地的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植物配置为例,阐述高校校园植物配置对校园景观特色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如何利用植物种类的选择及其搭配方式营建校园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刘林 《现代园艺》2023,(8):108-110
校园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景观设计旨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红色文化与校园景观的融合,能够发挥环境思政育人的功能,同时也是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在高校景观设计中融合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在构建有特色校园景观的同时,营造更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以及传承红色文化的环境氛围,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培育优秀的“时代新人”,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居住区夏季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美学、景观评价理论和实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指导理论,运用BIB-LCJ法和SD法对青岛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居住区中植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居住区植物配置景观较好,植物群落丰富的景观具有更高的美景度。该项研究为青岛营造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居住区植物景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SBE法的临沂大学校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成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是构成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因素。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Method,SBE)对临沂大学校园进行植物群落景观评价。选取样地进行调查和评价,计算得出各样地美景度值,运用SPA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分别对复层植物群落、邻水植物群落、建筑小品旁植物群落和道路广场旁植物群落景观典型样地进行结果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寒地高校地处我国北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具有与其他地区高校不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条件。植物景观在寒地高校的营造理念上要尊重寒地环境的自然特性,继承和发展地域和校园文化特色,遵循寒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师生创造出宜人的校园环境。本文以寒地植物特征为出发点,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空间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规划设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龚付强 《现代园艺》2012,(13):47-48
高校绿化工作的目标是绿化校园的生态环境,给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休闲场所。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为例,研究南方校园绿化的现状及植物的配置效果,分析并评价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形式、数量、抗污染能力、绿化面积、生长状况等的优劣,提出南方校园绿化工作要以创建植物群落景观为目标,为校园提供绿色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校园环境对培养全面型人才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加强高校校园景观工程建设,对高校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如何科学的组织设计高校校园景观工程施工程序,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注重校园土石方工程、水景及园路等景观施工和校园的植物配置,从而有效加快高校校园绿化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紫金山登山道植物群落现状调查,探究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性特征及其观赏特性,以期为登山步道两侧的森林群落管理和景观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金山登山道两侧植物种类有239种,隶属79科171属,其中南京乡土植物占比85.77%,乔、灌层重要值前十的树种均为南京乡土植物或观赏性极强的适生树种。植物组成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植物占比较少。植物群落结构以复层结构模式为主,灌乔密度比为1.36,群落结构较为合理,但草本层盖度相对较低。乔、灌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gl平均数为8.027 0,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数为1.828 0,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数为0.406 9。植物群落均匀度较低,植物种类具有集聚分布的特点。登山道两侧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秋季季相景观明显,但冬季景观相对较为匮乏。登山道两侧可利用不同路段植物的差异性营造特色景观,增加观赏性较强的常绿树种、灌木类香花植物及观赏草本植物在登山道两侧的应用,提高草本层覆盖率,丰富登山道植物种类和四季景观,提升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