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木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田食用菌生产各个环节中绿色木霉的侵入途经、最适温度、湿度、酸碱度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证明绿色木霉存在于培养基内,灭菌不彻底就会大量发生,并由空气气流传播.绿色木霉25~30℃、相对湿度70%以上、pH 5.5~6环境生长最快.增强栽培菌种的抗病力、已污染菌袋日光曝晒3 d后喷0.2%克霉灵治愈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知道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1耳木上常见的杂菌1.1牛皮箍属草菌类,多为栗壳色(边缘黄褐色),少为笋片色。子实体紧贴在耳木上,边缘不翘,状似贴膏药,严重时,贴满耳木,引起木质部粉状腐朽。长有此菌的耳木不产生耳芽。此菌在潮湿和连续阴雨天气发生严重。1.2金边蛾也称褐轮韧草菌。子实体的基部贴在耳木上,边缘翻起如檐状,黑色表面形似干的黑木耳,贴着耳木的不孕面呈灰红色。在阴湿多雨天最易发生。1.3黑疗是危害壳斗科…  相似文献   

3.
香菇杂菌绿色木霉室内抑制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控制绿色木霉等杂菌的有效途径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多种药用植物水煎剂 ,对香菇栽培中重要污染菌绿色木霉进行了室内抑制试验。绿色木霉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很敏感 ,在 0 5mg L的低浓度下仍能被抑制 ,而在该浓度下 ,多菌灵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较小。在被试验的 2 0余种药用植物中 ,有 6种药用植物对绿色木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黄檗水煎剂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生物学转换率高.不污染环境,重要的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田间管理阶段绿色木霉侵染一直困扰着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经常造成一定损失,严重时造成绝产。研究绿色木霉侵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于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具  相似文献   

5.
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但比较而言,这种方式又极易受到杂菌的侵染,而且污染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不同程度乃至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止杂菌侵染是袋栽香菇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下面就袋栽香菇的污染成因及防治谈一下我们的看法。1菌筒污染袋栽香菇的污染主要表现在菌筒制作阶段,在此阶段常见的污染菌有红色链抱霉、绿色木霉、青霉、根霉以及病毒等。应计对污染菌所发生的部位、症状,分析所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并分别就污染的轻重进行不同的处理。1.亚病毒侵染1.玉.五症状病毒侵染多发生在菌丝生长阶段的后期。香…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制种、栽培及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不能忽视,如环境不清洁卫生,灭菌不彻底或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都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下面简述几种常见危害黑木耳丝及耳片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木霉菌污染培养料,与黑木耳菌丝争夺营养成分和生存空间,侵染后,初期菌丝白色,纤细,致密,形成无固定形状的菌落。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的霉层。整个周期生产都会受到分割;严重时可使整批黑木耳菌绝收。防治方法:菌种袋或菌种块局部发生木霉时,可用2%甲醛溶液注射或涂抹或用12%的漂白粉水溶液局部涂抹。培养料发生不霉时,可直接在污染料面撤一…  相似文献   

7.
北方生料栽培香菇正在逐渐推广,由于北方气温比较低,一些杂菌繁殖速度慢,对香菇生产影响不大,唯独绿色木霉菌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强的繁殖力,严重污染菌块,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因此有效地防治绿色木霉菌污染是生产栽培香菇的关键,我们选用了常作防霉剂的石灰粉和多菌灵,分别单独和混合拌料进行对照试验,初步找出了最适合的拌料方法和浓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省鄂西北山区段木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数量不断扩大,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等,杂菌易在这些菇木、耳木上发生,给菇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段木上的杂菌发生特点影响段木栽培的杂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线,由于菇场在山地、林地、荫棚下,...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市场》2003,(7):34-34
以香菇、木耳、平菇等为主的农作物秸杆栽培的食用菌,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菌筒制备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其中以青霉和木霉危害最重。浸染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对松枯枝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的提取物对松枯枝病的抑制作用机制,通过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提取物对松枯枝病病原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进行平板表面涂抹法和混合培养基法抑制生长试验,观察松枯枝病病原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种木霉菌的提取物对松枯枝病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效果比较明显,抑制效果最佳的为绿色木霉,病原菌的被抑制率达53.54%,混合培养基法中哈茨木霉菌20%提取物对枯枝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31.67%。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是黑龙江省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由于长期进行段木栽培,耳木资源已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栽培的需求。多年来,国内许多地方曾进行了大量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但存在几个关键问题:①黑木耳子实体丛生,产品重量差;②是出一批后培养基易酸化腐烂,效益欠佳;③菌糠处理不当造成环境公害,影响周年生产。为了解决黑木耳代料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使代料栽培黑木耳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经多年观察,就模式及管理技术方面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地区气温变化规律,一年可分两季栽培收…  相似文献   

12.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对松落针病不同病原菌平板对峙培养及两种木霉粗提液对松落针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研究表明:72 h时,哈茨木霉对针叶树散斑壳的抑制率为42.86%,对光亮散斑壳的抑制率为48.44%,绿色木霉对小环绵盘菌的抑制率为33.33%;两种木霉粗提液混合培养基法的试验效果均好于平板涂抹法;两种木霉粗提液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的为绿色木霉的混合培养基法,对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rn conigenum、光亮散斑壳L.nitens、小环绵盘菌Cyclaneusula minus的抑菌率分别为64.3%,55.42%,61.44%。  相似文献   

14.
滑菇是我国北方栽培采收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在半熟料栽培过程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污染,常给菇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决产。由于半熟料栽培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的高温将培养基中大部分杂菌消灭掉和使少部分杂菌受到抑制,在栽培盘培养过程中创造一个有利于滑菇菌丝体发育,而不利于受抑制杂菌恢复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气候、环境、培养基营养一致的情况下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作为中国黑木耳的主产区之一,一直以椴木栽培为主。华中农业大学和有关科研单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过代料栽培的试验,并获得成功,但由于当时市场对代料木耳产品的认可度较低,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还欠成熟,因此代料栽培黑木耳未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市场对木耳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南方木耳老产区耳木资源逐渐匮乏,产量下降,东北代料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并获得大面积推广。南方各省在借  相似文献   

16.
香菇在东北地区已经有30余年的栽培历史,其主要的栽培方式是半熟料块栽、袋栽和地栽.由于在蒸料过程中,只能杀死半熟料培养基中的杂菌营养体,而大量的杂菌孢子仍然存在于培养基内,这些孢子在外界环境适宜时就会萌发和增殖,如不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杂菌就会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培养基,并抑制香菇菌丝的正常发菌,导致香菇栽培块(袋)大量地废弃,给栽培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经过多年的香菇栽培实践,对香菇半熟料栽培发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 选场黑木耳栽培应选择避风向阳 ,光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小 ,湿度较大 ,空气纯净 ,卫生条件好的场所。2 备好耳树2 .1 选树 耳树最好选用生长在阳坡上的壳斗科栎木 ,尤以栓皮栎为佳。栓皮栎产耳年限长 ,出耳色黑 ;阳坡上的树木出耳养分多 ,生长快 ,产量高。树龄以 10~ 15年 ,直径以 5~ 12 cm为好。同样重量的耳木 ,细耳木比粗耳木产量高。2 .2 伐树 一般在树木落叶后、发芽前即冬至至立春期间砍伐 ,这时树内养分多 ,水分少 ,树皮不易剥落 ,害虫杂菌少。3 整理耳棒砍下的树木就地干燥 10~ 15 d,待树体收紧 ,进行断梢、去枝之后 ,把…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代用料林地栽培是充分利用山区林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黑木耳生产的一种模式,这种栽培方式可使林木与黑木耳相互促进生长。如:林地空气清新,可以减少出耳期间杂菌的污染;林木的枝繁叶茂形成了自然蔽荫,在试验时观测:上午 10时林下光照强度是 2900~ 4200lx,林外为 130000~ 135000lx,所以林地栽培黑木耳不用搭设荫棚,既可满足黑木耳对光的需求,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从树木表面及地表蒸发出大量的水分,保持了林地湿润,同时林地昼夜温差大,近于野生黑木耳生长的自然条件,获得的木耳,耳片厚、颜色深、品质好、产量高;出耳…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反季节栽培优质高产新技术黑木耳的反季节栽培是指改传统的7~8月制作菌袋、10~11月采耳,为冬季低温期制袋春季自然气候出耳的新技术。实践证明此方法能有效地避开杂菌污染高峰期,较好地防止流耳发生,不仅高产、而且优质。1选择菌种反季节栽培所用的黑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在秦岭山区调查了几十个耳场,发现冬季对耳棒管理与否与来年耳棒产量的高低、杂菌、害虫等的发生关系重大。而广大耳农在冬季对耳棒一般不进行管理。下面就耳棒的冬季管理谈几点粗浅看法。1 段木栽培黑木耳,一次点种,连续产耳三到四年。当年点种的耳棒,经过春夏两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