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究松萝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胞膜、细胞壁、蛋白质、乳酸脱氢酶(LDH)和生物被膜的影响,探讨松萝酸对MRSA的抑菌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平板菌落记数法和比浊法分别测定松萝酸对USA30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生长曲线;通过测定外渗DNA量确定松萝酸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通过SDS-PAGE和ELISA法分别检测松萝酸对可溶性蛋白代谢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经松萝酸处理后菌株的超微结构;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松萝酸对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松萝酸对USA300菌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为128μg/mL,MBC为512μg/mL.与对照组相比,2MIC松萝酸作用菌体1 h后,DNA外渗量增加(46.73±3.32) ng/μL,作用6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13.36±3.11)%.松萝酸能改变USA300菌体的固有形态.经64μg/mL松萝酸处理后,USA300生物被膜总量比对照组减少(85.85±2.19)%.【结论】松萝酸通过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其蛋白质代谢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破坏其固有形态,在亚抑菌浓度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氮肥对松萝凤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氮肥对松萝凤梨生长的影响。[方法]对松萝凤梨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氮肥(50、100、150、200、250和300mg/L),研究其对松萝凤梨表观特征、伸长速率和增重率的影响。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不喷氮肥时松萝凤梨叶片呈灰绿色,喷施氮肥影响松萝凤梨叶片颜色。喷氮后各处理单株伸长速率均显著高于CK(P<0.05)。各氮素处理下松萝凤梨单株伸长速率大小顺序为:N3>N4>N2>N5>N1>N6。当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松萝凤梨植株伸长速率达2.70~2.76 mm/d,长度显著增加。施氮后各处理单株增重率的表现与单株伸长速率一致。当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最有利于松萝凤梨生物量的积累,其次是100 mg/L。[结论]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最有利于松萝凤梨生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培养基酸碱度(pH)、镁离子(Mg^2 )、细菌接种量及小牛血清对4种喹诺酮药物抑制鱼类体外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rrm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和8时,4种药物的MIC和MBC均最小,当pH升高或降低时,MIC和MBC均明显升高,抑菌活性明显降低。Mg^2 对4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Mg^2 浓度的升高,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和MBC均升高;当Mg^2 浓度为0~2.0mg/mL时,二氟沙星的MIC无明显变化;Mg^2 浓度为1.0mg/mL时,二氟沙星的MBC由0.8μg/mL上升到3.2μg/mL,单诺沙星的MIC为0.00625μg/mL,但随着Mg^2 浓度的增加,MIC和MBC均有升高。细菌接种量为10^2~10^5 CFU/mL时,环丙沙星和二氟沙星的MIC和MBC均无变化,只有当菌数增至10^6 CFU/mL时,MIC和MBC才开始随着接种细菌量的增加而增加。血清能明显降低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苦菜提取液抗菌效能试验主要研究了苦菜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及其对葡萄的防腐保鲜作用。结果表明:苦菜提取液对不同菌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弱顺序为:细菌>霉菌>酵母菌;对不同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细菌2.50 mg/mL、霉菌5.00 mg/mL、酵母菌10.00mg/mL;苦菜提取液浸渍葡萄可以明显地减缓其在贮藏过程中的VC、总酸、失水率、烂果率的变化速度,能显著地减少葡萄的腐败,延长葡萄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5.
以思茅松毛虫五龄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除茎提取物外,对5种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共10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叶>根>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叶提取物对5种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雷金斯堡约克氏菌(Yokenella regensburgei)>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其对雷金斯堡约克氏菌、产酸克雷伯氏杆菌以及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25g/mL,对其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25g/mL、0.5g/mL。根提取液对雷金斯堡约克氏菌和克雷伯氏杆菌无抑制作用,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其对其余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与叶提取液相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25g/mL。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于开发新型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提取松萝酸的最佳原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84 nm处对长松萝、环裂松萝、粗皮松萝、桦树松萝、亚花松萝中松萝酸含量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长松萝主要活性成分松萝酸含量最高,达到5.66以上.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制作清除率曲线,将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应用于松萝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将试样和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几种松萝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不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14种小分子有机酸对小麦全蚀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发现枯茗酸、苯甲酸和肉桂酸的抑菌效果较好。进一步对上述3种小分子有机酸的抑菌谱进行复筛,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病原菌的EC50。结果表明:枯茗酸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良好,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低至4.1735μg/mL,肉桂酸对油菜菌核病菌EC50达17.8336μg/mL,苯甲酸对小麦全蚀病菌EC50为37.364μg/ml。离体组织实验结果表明,1000μg/ml枯茗酸对草莓灰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42%和80.41%,与对照药剂多菌灵250μg/mL的防治效果相当。综上所述,小分子有机酸枯茗酸、苯甲酸和肉桂酸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枯茗酸的抑菌活性较好,可以开发为用于病原菌抗药性治理的替代药剂或先导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毒介质法进行6种杀菌剂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链霉素、可杀得抑菌效果较好,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15μg/mL和150μg/mL;其次是细菌灵、细菌杀,抑菌有效浓度均为300μg/mL,而叶青双、百菌清效果较差,抑菌最低有效浓度高达600μg/mL。  相似文献   

9.
为库拉索芦荟在医药、养殖、食品防腐等方面抗菌性能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以库拉索芦荟老叶、中叶、嫩叶的皮+凝胶和凝胶为样品,通过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分析不同部位组织库拉索芦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炎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6种典型致病性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组织的芦荟样品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库拉索芦荟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效果。不同叶龄库拉索芦荟皮+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不同叶龄间抑菌活性接近,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7 8g/mL,与阳性对照红霉素相近,优于阳性对照芦荟胶制剂。不同叶龄库拉索芦荟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不同叶龄间抑菌活性接近,其MIC为0.007 8g/mL,抑菌效果略低于阳性对照硫酸庆大霉素,与阳性对照芦荟胶制剂相近。  相似文献   

10.
凤仙花茎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粉红色凤仙花茎的3种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用水、75%乙醇和75%丙酮分别提取凤仙花鲜花茎,获得凤仙花茎的粗提物。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检测粗提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记录观察菌落数,计算抑菌率。结果表明,凤仙花茎的不同提取物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大肠埃希氏杆菌,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凤仙花茎水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g/mL时,水提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9.95%、99.99%、99.98%;75%乙醇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94%、100%、99.99%;75%丙酮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0.1g/mL。综上所述,同一种提取物的不同质量浓度对同一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对3种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明显。凤仙花茎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表现为:75%丙酮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11.
以莴苣为受体,采取室内生测的方法,测定了4种苯甲酸型酚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香草酸、丁香酸)和4种肉桂酸型酚酸(肉桂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以及2种类型混合酚酸对莴苣的化感作用,对其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IC50(半抑制浓度值).结果表明,单一或混合酚酸浓度高时明显抑制莴苣生长,浓度低时抑制能力减弱或表现促进作用.苯甲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2.71×10~(-4)和1.56×10-3mol·L~(-1),而肉桂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8.01×10~(-4)和1.77×10~(-3)mol·L~(-1).可见,苯甲酸型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肉桂酸型酚酸,且混合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组分酚酸.  相似文献   

12.
以1%蔗糖+200 mg/L硫酸铝+300 mg/L硝酸钙+200 mg/L磷酸二氢钾+10mg/L6-BA为基本营养液,分别添加30 mg/L的苯甲酸、水杨酸和山梨酸为不同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浸泡花泥,保鲜月季、切花菊,香石竹、非洲菊等切花,研究这3个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使切花延长寿命.但对不同切花品种,各处理的效果有差异,对月季、切花菊、非洲菊切花的寿命影响,处理3>处理2>处理1,即添加山梨酸的营养液效果优于添加水杨酸的,更优于添加苯甲酸的效果;对香石竹切花的影响则为处理3>处理1>处理2.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壤生物学性质是可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旨在阐明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为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化学试剂模拟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6种低分子量有机酸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根据烟苗生长前期根系分泌有机酸的数量及前人研究结果,检测1、2和3 g·kg-1(碳土比)3种浓度处理的6种有机酸(苯甲酸、肉桂酸、月桂酸、邻苯二甲酸、肉豆蔻酸和棕榈酸)25℃黑暗环境下培养植烟土壤30 d后对4种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6种低分子量有机酸的2 g·kg-1浓度处理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差异。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采用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相对丰度直观展示图和物种丰度聚类热图等方法。【结果】肉桂酸3种浓度处理的蔗糖酶活性均小于对照,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苯甲酸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其3种浓度处理下的土壤脲酶活性均小于对照;肉桂酸和苯甲酸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作用较强,其中苯甲酸3 g·kg-1浓度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所有处理中最低;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和苯甲酸对土壤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作用较强,3种浓度处理下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对照,其中苯甲酸3 g·kg-1处理最低。相对丰度直观展示图结果表明2 g·kg-1浓度处理的月桂酸与其他6种处理存在较大差异,蓝藻门、Chloroplast、Streptophyta和Streptophyta-unclassified的含量分别在门、纲、目和科水平上明显大于其他6种处理,与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图显示的结论一致,其他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在属以上水平差异不明显,在属水平上7个处理间有较大差异。【结论】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浓度对于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细菌或许不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苯甲酸加细胞分裂素对蒜苔保鲜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蒜苔是倍受我国城乡人民青睐的优质时令蔬菜。但采收染后的新鲜蒜苔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表面缺少保护组织,所以极易脱水老化或因病菌感而腐烂,丧失营养与食用价值[1]。若在采收旺季使一部分蒜苔贮存保鲜,实现异地销售、出口创汇和用于补充淡季蔬菜市场,将会获得...  相似文献   

15.
以唐菖蒲切花为材料,用含苯甲酸、水杨酸、山梨酸3种有机酸溶液的保鲜剂进行切花保鲜试验,以1%蔗糖+200mg·L-1Al2(SO4)3+300 mg·L-1Ca(NO3)2+200 mg·L-1KH2PO4+10 mg·L-16-BA为基本液,蒸馏水作对照(CK),研究保鲜溶液对切花花径、小花开放、花瓣颜色和膨胀度及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均有促进小花开放,增大花径,保持花瓣颜色和较高膨胀度,延长寿命等作用。其中,基本液+30 mg·L-1水杨酸保鲜后切花花径最大,保持时间最长,小花开放率达64%,保持花瓣颜色和较高膨胀度,延长寿命达4 d。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香草酸、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为代表的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对自根哈密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香草酸比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水平,而对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低于各个处理。另外,高浓度酚酸类物质可使对照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蒋萌蒙  田呈瑞  孙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53-5555
试验优选了抑制双孢菇褐变的最佳抑制剂及抑制剂的复合。单因素试验表明:不同抑制剂对双孢菇褐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钠,而NaCl、EDTA、环糊精单独使用抗褐变效果不明显;抑制剂两两复合使用时,抑制效果普遍较好,其中抑制褐变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钠的复合。利用单因素优选出的3种最佳抑制剂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柠檬酸0.80%、苯甲酸0.30%、异抗坏血酸钠0.70%复合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79.12%。  相似文献   

18.
薇甘菊杀线虫活性成分及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追踪法,从外来人侵杂草薇甘菊中提取到两种活性化合物——薇甘菊内酯和间-甲氧基苯甲酸.以南方根结线虫为测试对象,测试了两种化合物的杀线虫活性和卵囊孵化抑制率.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具有中等强度的杀线虫活性,其中薇甘菊内酯活性较高,药后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7.75 mg/L,药后6d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415.87 mg/L.另外,测试了两种化合物对寄主植物番茄生长、根系活力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对番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显著减少根结线虫的侵染.根系活力和SOD酶活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两种化合物抑制线虫侵染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源施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甲酸两种化感物质,研究了化感物质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甲酸两种化感物质对马铃薯组培苗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效应程度加剧;两种化感物质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植株体内SOD活性和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以及MDA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自毒作用是导致西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已知的西瓜主要自毒物质苯甲酸和肉桂酸,研究其对西瓜根细胞保护酶及膜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苯甲酸、肉桂酸处理可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促进和抑制双重作用,即低浓度处理可提高酶活性,而高浓度处理则酶活性下降;对于硝酸还原酶(NR),只有肉桂酸表现出促进和抑制双重作用,而苯甲酸对NR活性则只表现出抑制作用;苯甲酸、肉桂酸对根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低浓度下(〈0.250 mmol/L)先下降,而后有上升趋势(0.250~0.500 mmol/L),进而随处理浓度(〉0.500 mmol/L)的增加又下降。对于POD、SOD、NR酶活性的影响,苯甲酸的作用强度大于肉桂酸,而对根细胞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则是肉桂酸大于苯甲酸。苯甲酸、肉桂酸处理可增加根细胞膜透性,且苯甲酸的作用大于肉桂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