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概念范畴与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突出种植高效、管护高效、生态高效、经济高效、社会高效"五个高效",落脚在"生态文明",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主战场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的特殊性,按其开发利用方向,可将我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初步划分为食用类、药用类、化工类和特用类等4个一级大类和18个二级类别。我国每一地区都有其各自适宜的植物资源,没有一种植物资源可以"包打天下",也没有一种植物资源能够开发出万能产品。在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种植和开发工作中,应杜绝虚假宣传造势,力求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用类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有263种,其中:淀粉及蛋白质利用类57种,野果利用类114种,野菜利用类33种,茶叶利用类40种,辛香料利用类16种,饲草利用类45种(同一种植物可能有几个利用方向)。许多食用类植物是我国木本粮油植物中"粮"的重要来源,不仅能提供能量,还是强身健体的重要绿色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化工类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有388种,是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主体部分,可划分为油脂利用、香精油利用、维生素利用、纤维利用、鞣质及染料利用、树脂及树胶利用、其他原料利用等7个开发利用方向。在我国水土流失区通过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可以形成许多优势植物资源新产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特用类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计有145种,分为蜜源利用、经济昆虫寄主利用、经济植物寄主利用3个主要开发利用方向。此外,林下经济、旅游采摘等也应归入这类植物的开发利用范畴。  相似文献   

5.
沙棘水土保持功能及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半干旱地区用于水土保持造林的主要生态经济型树种,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能。作为一种植物资源,沙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基于国内多年来在沙棘水土保持、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我国沙棘资源发展现状,综合评述国内最新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今后应继续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李先琨,黄玉清,苏宗明,冯玲(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广西丰富的植物资源中,蕴藏着村用、药用、芳香、纤维、油脂、淀粉、观赏等各类植物资源,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也...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研究、开发和应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天然植物性农药,是人类保护生存环境的需要。介绍了开发利用植物农药的三个途径(直接利用、化学模拟和生物工程)和近代研究的进展情况。回顾了植物性农药研究和应用的简要历史,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扩大水土保持植物的选择范围,也为促进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服务生态修复、提升经济效益等目的,本文基于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选定地被植物中的药用草本植物,充分利用其优势特征,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具有水土保持性能的物种,为下一步实地观测、评价做铺垫,也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矿山类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国家对矿山资源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管理趋于规范化,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配套体系逐步完善,促使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实施、监督管理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呈现新常态。但是,仍有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未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动工后或投产后才组织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矿山类项目尤多。而依照法律规定,不管是在建还是已投产的项目没有  相似文献   

10.
<正> 冬凌草是近年来在太行山区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药用保土植物。它适应性强,具有耐早、耐寒、耐瘠薄、生长迅速、收益快、根系发达、水土保持效果好的特点。它的茎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能,对食管癌、肺癌等也具有较高的疗效,被推荐为防癌、治癌良药。 但是,目前冬凌草仍处于野生状态,人们只是刈割利用而不加保护管理,致使资源利用率低,收益小,分布面积日趋减少。为了扩大冬凌草资源,进一步认识其水土保持效能,加快开发利用的步伐,促进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济源市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于1988年起开展了对野生冬凌草的人工栽培及水保效益研究。现仅就我市冬凌草的资源分布、演替趋势以及开发利用前景等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亮点。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是满足抗逆性很强、水保效益很好、经济效益较好、投入较少等4个基本条件,且利用部位只能是地上部分,可以开展产业化运作的多年生水土保持植物。针对八大水土流失类型区不同的区位特征和社会经济需求,提出了各区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12.
乡土植物资源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具有抗逆性强、资源广、苗源多、易栽植的特点,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满足于城市水土保持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然而,据调查现对于乡土植物利用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或存有偏见,导致很少应用。乡土植物资源丰富,是当地自然植被中具有绿化景观功能和一定观赏性状的植物种类,对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能筛选出众多的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地被和草本花卉,做到植物多样性;能展示地方资源,自然风貌,景观文化的本土性,创造地方风格特色;不致引入生物侵害,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容易获取大量种苗,生产成本低廉。在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特色景观,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城市水土保持应首选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13.
沙棘中心成立20多年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用实效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全国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资源调查、信息库建设、开发研究、技术推广、咨询服务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植物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系统总结了沙棘中心在推进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与成效,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制定下一步规划方案提供参考资料。利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长治"五期工程涉及的212个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聚为4类,以封禁治理、保土耕作措施为主的3类地区有146个小流域,占总量的68.9%。土壤侵蚀聚为4类,以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为主的4类、一类地区共有158个小流域,占总面积的74.6%。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为:以封禁治理和保土耕作措施为主的地区无明显流失面积较大,这两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边疆,水土流失严重。竹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竹叶截留雨水,竹根盘根错节,固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具有较好的保护水土的作用。总结了广西主要竹类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提出了水土保持的优良竹种,以期为广西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水土流失区5种忍冬属药典植物中,忍冬在全国有自然分布或种植,灰毡毛忍冬、华南忍冬、红腺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等其余4种在南方呈局域分布或栽培。忍冬属药典植物的种植区划,应参照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按照适地适树原则进行。5种忍冬属药典植物在未来10年规划新增种植面积为7.13万hm~2(107万亩),届时全国忍冬属药典植物资源总规模(含细毡毛忍冬)将达到28.60万hm~2(429万亩),从而形成一个布局科学、品种齐全、有主有次且生态经济功能兼顾的全国种植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分区配置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不同,生态经济需求不同,适宜配置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亦不同。据此提出了全国8个一级水土流失类型区41个二级类型区适宜配置的181种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及其配置要点,以期为开展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资源利用除了宏观政策的控制外,没有有效的经济调控机制。目前的水土资源破坏的形势迫切需要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现行的各种水土保持资源补偿形式和其他行业的资源补偿机制经验说明,水土保持资源补偿机制在我国实行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9.
凉粉草的种植前景及栽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凉粉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浙江、江西、广东以及广西的部分区域。凉粉草具有消暑解渴的药用功能以及食用功能,被制成的凉粉也是南方的有名小吃,具有广阔的种植前景。基于此,介绍凉粉草的特性以及种植前景,重点对凉粉草的种植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商洛山区主要药用植物土地利用配置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虎  何军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5):151-154,158
根据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治理的要求,在调查分析商洛山区基本地貌类型、土地资源现状、特点及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状况的基础上,对商洛山区重点发展的12种中药材的生境特性、药用部位、土壤要求及其土地利用配置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