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帕尔默  B. 《中国蜂业》1990,(1):33-34
蜂群的春季管理是全年蜂群管理关键的一环,对蜂群周年管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在于使安全越冬的蜂群迅速地吐故纳新、增强群势,为全年高产奠定基础。而春季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饲喂。在此就如何适时地、合理地饲喂蜂群提  相似文献   

2.
荞麦属蓼科植物。其蜜色泽深浊且带有刺激气味,帮蜜质较差。但因其蜜粉俱丰,在西北又是秋季最后一个蜜源,越冬适龄蜂的培育和越冬饲料的贮备都需在此期完成。所以抓紧此期蜂群管理确为全年养蜂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固原地区由于春旱的影响、主要秋粮之一的荞麦种植面积较大,只要做好蜂群的管理工作,经济效益亦相当可观。固原地区荞麦花期蜂群管理必须根据此  相似文献   

3.
韩振和 《中国蜂业》2005,56(1):16-16
搞好春季管理是蜂群四季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蜂群管理的好坏对一年的养蜂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京郊养蜂生产和气候特点,春季蜂群的管理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温带、寒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蜜蜂在巢内结成越冬蜂团,处于半蛰居状态,以贮备的饲料度过寒冷的冬季。长江以南山区和半山区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冬期后,在蜂巢内形成越冬蜂团,蜂群内新陈代谢下降到最低限度,蜂群处于冬眠状态,越冬饲料逐渐被蜂群消耗。本试验就中蜂群培育适龄越冬蜂及适时断子与自然状态蜂群作了对比,测量了具体数据,为中蜂科学饲养与季节性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6,57(10):16-17
养蜂是一年之季在于秋,搞好秋繁工作,直接关系到越冬群势,而越冬蜂群的群势又是翌年春繁的基础,因此秋繁工作做得好,就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第二年春季用壮群开繁,再结合其它相应的春繁管理措施,春繁就能又快又好,越冬蜂群很快成为采集强群,从而用强群赶上春季第一个主要蜜源——油菜流蜜,一定能获得大丰收。所以,秋繁工作是全年蜂群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乔文宣 《中国蜂业》2007,58(11):23-23
秋末冬初黄菊流蜜期在很多地区都是蜂群四季管理中一个关键时期,管理得好,蜂群不仅能顺利越冬,还能为第二年洋槐蜜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得不好,即使蜂群不垮,也会极度衰弱,影响来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做好蜂群的安全越冬,是为第二年养蜂工作打好基础。如果蜂群越冬不好,早春就不能较快的完成更替期,更不能争取早春蜜源而获得春蜜丰收,因而,要认真的作好蜂群的越冬管理工作。一、为安全越冬打好基础培育越冬适龄蜂,狠抓治蜂螨是蜜蜂安全越冬的基础,必须把三  相似文献   

8.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2,32(10):17-19
蜂群的四季管理,即春季管理、夏季管理、秋季管理和冬季管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温差距很大,蜜源植物开花泌蜜时问各不相同,各地蜂群春季开繁的时间不相同,进入生产期的时间也不相同,但是养蜂人的目的是相同的,均是为了在生产期获得蜜浆等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各地在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前45-65天,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抓好蜂群的恢复、发展,用强群来迎接生产期。所以,蜂群的四季饲养管理,应因地、因时制宜,灵活运用。现以华北地区为例,论述蜂群的四季饲养技术。1秋季饲养技术蜂群的秋季繁殖,是奠定来年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的基础,“一年之计在于秋,秋强来年保丰收”。要把秋繁作为一年工作的重点来抓,培育好适龄越冬蜂,群势达到8-10脾蜂,蜂龄与越冬期吻合。要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提到苏联的养蜂业,大家都知道她是拥有世界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两个第一的养蜂大国,大家也一定对我们使用什么蜂具和四季管理方法很感兴趣吧!现在就谈谈一些常用的管理技术以及越冬管理的经验。提到蜂群的冬季管理,我认为在这方面最有成效的要首推C.L.法勒。他阐述了安全越冬所必须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年轻的蜂王,由适龄越冬蜂组成的强大蜂团及充足的饲料等。但我认为他的前提是气候温暖地  相似文献   

10.
乔文宣 《蜜蜂杂志》2007,27(10):20-20
秋末冬初黄菊流蜜期,在很多地方都是蜂群四季管理中的一个最关键时期.管理得好蜂群不仅能顺利越冬,还能为第二年洋槐蜜的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得不好蜂群即使不垮,也会极度衰弱,影响到来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局地处小兴安岭西面,椴树资源丰富。但由于春季管理不当,没能及时将蜂群培养成强群,所以产量不高。兹就春季蜂群管理的一些主要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对于越冬不正常的蜂群来说:一种挽救措施是只要温度适宜就进行排泄,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室内排泄;对于越冬正常的蜂  相似文献   

12.
有经验的养蜂生产者特别重视秋季蜂群的管理工作,认为这个时期是给蜂群越冬以及来年生产打下稳定基础最关紧要的时期。在越冬前培养幼稀蜂多的强群才是安全越冬的保征。蜂群越冬好不好,不只是蜂群在越冬期中有否遭到死亡,还耍从蜂群中蜜蜂个体的死亡率来判断。  相似文献   

13.
从越冬蜂排泄飞行开始就进入了春季养蜂管理工作。由于我国气候南北差异比较大,所以起始时间有所不同。但春季养蜂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保证蜂群越冬后能够顺利地渡过越冬蜂的更新时期,恢复和发展群势,以便能适时地充分利用主要蜜源。  相似文献   

14.
<正>养蜂分为四季管理,必须环环相扣,蜂群越冬准备工作不到位,即使冬季管理再精心越冬效果也不会理想。下面笔者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谈谈8月份应做的相关事宜,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中部地区的越冬前期,是指从11月下旬蜂王先后停产,封盖子脾相继羽化到12月下旬,蜂群转往南方繁殖前的这段时间。这期间气温不稳定,最低可达-9℃,最高可到25℃以上。蜜蜂结球散团频繁,寒潮袭击期间或日出前蜂群结团,回暖期或晴天中午蜂团解散,部分蜜蜂出巢。这段时间的管理虽然没有早春繁殖那样复杂和重要,但管理措施是否得当,对越冬成效影响很大。越冬前期的管理工作很多,现就蜂群整理方面的蜂群群势,蜂脾比例,巢内食料和摆  相似文献   

16.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需要越冬室和房舍,室外越冬较为简便,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锯末子、稻皮、麦余头、树叶、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生活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但室外越冬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田蕊 《山东畜牧兽医》2011,32(12):62-63
蜂群越冬在养蜂管理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来年蜂群的盛衰,影响着全年蜂蜜的产量。有些养蜂家以"一年之计在于冬"来形容越冬管理的重要性,每年因越冬不良而造成蜂群大批死亡,使蜂农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各地养蜂经验中可以看到:"强群越冬"和"安全越冬"是取得来年蜂群、蜂蜜双丰收的重要关鍵。  相似文献   

18.
<正>养蜂生产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蜜粉源植物的花期和蜂群内部状况也呈周期性变化,蜂群的四季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春季管理技术就是处于繁殖期蜂群的管理技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观察飞翔冬蛰后,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蜜蜂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  相似文献   

19.
刘鑫 《中国蜂业》1992,(6):21-23
洪湖地区(江汉平原),养蜂的收益大部分集中在春季,因此,必须加强春季管理。春季蜂群管理工作搞好了,既为全年保持强群夺丰收提供保证,又为越夏、秋繁、越冬的蜂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近几年笔者高度重视蜂群的春季管理,并根据本地气候、蜜源和蜂具等条件在技术措施上作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巧抓管理,养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兴绵 《中国蜂业》2010,61(1):25-25
<正>辽东地区四季分明,蜂群越冬期近5个月。寒流袭来时,最低气温可达-25℃,晴暖天气最高气温可在0℃以上。漫长的5个月越冬期困惑了很多蜂友,尤其是初学养蜂者。下面谈谈蜂群越冬的几个问题:一、越冬饲料:近年来,因蜜、糖差价拉大,养蜂多用蔗糖作越冬饲料。蔗糖质量参差不齐,一般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