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是一个养蜂专业户,听说国家急需蜂毒,本人想为国家作点贡献。但不知电刺激取毒器的构造用途,还有桑皮纸石蜡、26、28号铜丝(一个取毒皿用多少铜丝),这些在那购买?取出来的蜂毒向那里交售,价格多少?望编辑同志给与帮助。我从浙江购买了最新采毒器,改进之后,采得了部份野生蜂蜂毒,但至今未找到销路。故特来信,不知国内那些部门收购蜂毒。  相似文献   

2.
蜂毒取毒器──回顾与展望20世纪30年代,当蜂毒注射剂和乳剂第一次进入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士市场时,蜂毒的采集方式从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德国城市Illertissen,80名妇女身着防护服坐在蜂箱旁用镊子抓蜜蜂来采集蜂毒,蜜蜂毒液被迫排留在一张吸水纸...  相似文献   

3.
回声     
我厂大量收购蜜蜂毒,纯毒每克40元。我厂负责供应 JDQ-I 型电击采毒器,该采毒器已通过技术鉴定,荣获1983年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并免费提供采毒技术资料。本采毒器采用不锈钢电网、玻板,而淘汰铜丝及桑皮纸石蜡。为保证蜂毒质量,我厂收购蜂毒只限于本厂提供采毒器具的单位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是根据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前人经验,利用隔离、集中、强制的取毒原理研制开发的一种先进的蜜蜂蜂毒采集装置。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及采毒技术由北京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独家开发实施。我所本着开发生物资源,造福于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向勋生  李维林 《中国蜂业》2009,60(11):50-50
笔者养蜂几十年,蜂书虽然看的不多,但《中国蜂业》等书刊一直陪伴我。我只知道,取蜂毒有两种方法:一是电击法;二是化学药物取毒法。而民间早就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取毒方法,并且取得是人们十分害怕的马蜂蜂毒。  相似文献   

6.
1984年,湖北省黄岗地区国营龙感湖农场养蜂场石建军、陈国松两组在不影响取蜜、产浆和繁蜂的前提下,取蜂毒100余克,价值三千余元,占该组总产值20%。他们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选育和组织强群,掌握取毒时机1.选育高产蜂种。抗逆性强,繁殖快的蜂种,蜂毒产量亦高。因此,要提高蜂毒产量,必须结合育种,选用繁殖快,能维持强群,自卫能力强的蜂种。2.培育和组织强群。饲养强群是提高蜂毒产量的有效措施,群势大、工蜂多,排毒能力也强。在生产蜂毒过程中,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对取毒群应适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试产蜂毒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取毒的方法与时间 1.方法把取毒器安放在蜂箱前面,然后激怒蜜蜂,使其上电网,立即按动开关通电,然后每通电5秒钟停3秒,蜜蜂就会涌上电网排毒。每箱取毒时间5分钟即可。 2.时间第一次,6月5日上午9点至12点,天气晴,西南风4级,气温30℃,从取毒板上刮下来的蜂毒含灰尘较多,灰色,10箱取毒0.1克。6月7日下午4点至6点,雨后天晴,东风1至2级,气温24℃,从取毒板上  相似文献   

8.
蜜蜂毒的成分,药理及医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蜜蜂毒的成分、药理及医用·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钱锐蜂毒是蜜蜂在自然界中的自卫武器,贮存于毒囊中,通过毒腺从螫刺进入敌人皮下组织。每只蜜蜂每次排毒液01~04mg,最多达08mg。用电刺激取毒器可从15000只蜜蜂中取到1g毒。刚排出体外的毒液呈透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蜂毒外用、电离子导入和超声导入的原理和方法。随着电取蜂毒工艺的逐步完善,人们已经可以在对蜂群无损害的前提下获得足够数量的纯蜂毒。研究和应用无痛蜂毒疗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9,(12):51-52
<正>目前蜂毒采集器大多采用模拟电路,输出电压和工作、间歇时间不能精确控制。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我们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功能,可以设定工作、间歇时间后自动进行蜂毒的采集,控制器可以连接2个采集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FF-3型微电脑蜜蜂取毒仪简介石家庄蜂富生物科技经多年的研究、结合使用经验,开发出新一代的FF-3型微电脑蜜蜂取毒仪,该产品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  相似文献   

11.
正蜂毒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战胜疾病的珍贵武器,在临床上有广泛的用途,良好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的确,在蜂毒应用的实践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最大的风险,也是蜂毒最大的毒、副反应。因此掌握好蜂毒过敏反应的应对措施,是开展蜂毒治疗的前提。一、蜂毒过敏反应的表现特点对于蜂毒这种天然生物毒素,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过敏者,虽然注射用蜂毒经过精制,去除  相似文献   

12.
蜂毒在当代蜂疗事业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含有多种活性成份,是风湿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天然治疗剂。但由于蜂毒采收困难,收率较低,它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很受限制。在连云港蜜蜂医疗研究室的支持下,南京药学院相秉仁、徐谷西等同志研制成功的NY8201型电取蜂毒仪,机体轻巧、操作简  相似文献   

13.
关于采集蜜蜂蜂毒几个问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9月用“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进行采集蜂毒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采毒后的工蜂损失率为1~2%。20日龄工蜂采毒后平均寿命缩短3.08天。采毒后的工蜂经2个小时的恢复后才能出巢采集,采毒后的工蜂还可再次采毒,10框、12框、15框蜜蜂群势的蜂群,分别产蜂毒0.425克、0.575克、0.7克,以每克蜂毒60元计算,投入每个人工生产蜂毒的产值为29.67元,每群每天生产蜂毒的平均产值为1.19元。  相似文献   

14.
蜂毒是一种化学成分相当复杂,而且有一定生物学效应的混合物。它类似某些生物毒(蛇毒、蝎毒)含有很强生物效应的活性物质。能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蜂螫注毒治疗关节病在民间有着悠久历史,近代在东欧尤为盛行。随着蜂毒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蜂毒的临床应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委批准的“蜂毒资源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现已正式列入1990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承担。一、开发蜂毒资源意义重大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拥有约700万群蜂。18日龄工蜂的毒囊内充满了0.3毫克的蜂毒。随着老龄工蜂的自然淘汰,这些宝贵的蜂毒也白白流失了。立足于我国的资源,人力和采毒技术优势,“蜂毒资源开发及其应用研究”火炬计  相似文献   

16.
蜂业快讯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专利号:CN85203663.9)的“封闭式蜜蜂毒采集器”已由中国农科院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独家生产。该采毒器设计新,构思巧,采集效率高,蜂毒质量好,对蜜蜂无不良影响,适于  相似文献   

17.
谈采集蜂毒的利弊[俄罗斯]克雷洛夫,B.H.谈到蜂毒对采毒者健康影响的问题,我所在的下市大学的生理教研室对这一问题已有了30多年的研究。当初我们没有注意采毒者的劳动保护问题。一是因为一年才采蜂毒几十克,一是当时未发现采毒者严重中毒的情况。今天,由于采...  相似文献   

18.
蜂毒生产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毒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蜜蜂产品。蜂毒主要应用于各种炎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更显著。此外,蜂毒还具有抗辐射、抗癌、脱敏等作用。蜂毒生产可以不影响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主要产品的生产。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蜂毒生产的原理方法以及有关的基础知识。一、蜂毒的理化性质蜂毒是由工蜂毒腺和碱腺分泌并贮藏于毒囊中的挥发性液体,在蜜蜂螫刺行为中由螫针排出体外。天然蜂毒是一种半透明、黄色、微苦、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重1.1313、pH 值5.5,常温下很快挥  相似文献   

19.
蜂毒的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毒是一种天然药物,由于蜂毒含有药理学活性很高的物质,在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且经济价值十分昂贵,因此,对蜂毒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对蜂毒的研究和临床实验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有十分丰富的蜂毒资源,但蜂毒的开发利用尚未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诸如:蜂毒的采集、收购、验收、质量标准、价格等问题尚未落实。近来,本刊纷纷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迫切要求了解有关蜂毒的生产和收购情况;同时,国内一些报刊也先后登载了“取蜂毒致富”的信息;多起来信要求本刊代为刊登高价“出售生产蜂毒资料”的广告,鉴于有关问题不落实,本刊均未予受理。对于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些“蜂毒新闻”,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和养蜂户能慎重对待。为飨读者,本期特发表胡元强等同志的来稿,以供参考。随后,我们还将陆续地报道蜂毒有关资料和信息;更盼读者加强和本刊的联系(本刊1983年第2期曾报道过《电刺激采蜂毒》一文)。  相似文献   

20.
蜂毒是工蜂的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毒液,贮存在毒囊中,蜇刺时由蜇针排出.蜂毒主要的有效成分为蜂毒溶血肽、蜂毒神经肽、磷酯酶A、透明质酸酶、多巴胺和组织胺等.由于蜂毒中含有多种有很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因而具有十分显著的亲神经特性、抗凝血和溶血作用、抗炎免疫活性、抑菌等生物学活性.在临床上,自古以来,蜂毒就被认为是关节炎和风湿症的天然治疗剂,对过敏性疾病、胶原病、神经痛和神经炎、心血管疾病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