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棉花蕾铃脱落,在生产上极为普遍,一般脱落率在65%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如果能将脱落率降低到50~60%以下,棉花产量可大大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开花前很少脱落,开花后逐渐增加,盛花期达高峰。从时间上棉花的蕾铃脱落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据统计,这段时间的脱落约占总脱落数的一半。因此,减少这段时间的大量脱落,是棉花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1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1.1生理性脱落肥料不足,N、P、K三要素的比例配合不当,某种养份元素不足或缺乏;水份的过多或过少,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脱落。1.2病虫危害影响蕾…  相似文献   

2.
在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蕾铃脱落现象,一般年份蕾铃脱落率为40%~50%,特殊情况下可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棉农收益。近几年,根据山东省泰安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棉花的生育特点,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导致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棉花单株结铃性组成因素间的作用和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单株蕾铃脱落率高低是决定单株成铃数的重要因素,单株勒花量与成铃数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是不高的,有的品种甚至很低,单株蕾铃脱落率主要是受外罪环境条件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选育具有中壮丰产、高光效株型的棉花品种,采取合理栽培措施来达到减少蕾铃脱落率,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暴风雨引起棉花局部萎蔫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4日受13号台风“泰利”的影响,永修县普降暴雨,3日降雨量达313.3mm,创永修县短期降雨之最。降雨过后,棉花蕾铃大量脱落,部分田块发生叶片萎蔫,严重田块甚至出现叶片脱落和棉株死亡。全县棉花受灾(蕾铃大量脱落)面积达5333.3hm^2(占80%),中度受损(蕾铃脱落、叶片萎蔫)面积2000hm^2(占30%),严重受害(落叶死亡)面积1000hm^2(占15%)。此次永修县棉花受灾表现出:地势低洼的棉田受害重、老棉区受害重、某些品种和部分农户受害重3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棉花蕾铃发育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分析了蕾铃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从生理角度探讨了影响棉花蕾铃发育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棉花高产研究的关键在于控制棉花蕾铃脱落,加强棉株结铃数的分子及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6.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一个重大问题,蕾铃脱落率一般为7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规律,弄清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减少蕾铃脱落的措施,对提高棉花单产非常重要。 1982年6月在望城公社卫东大队五队作了关于蕾铃脱落情况的田间调查。按五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共调查50株。脱落率的计算是以脱落数除以果节数。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 年(1996~1998 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 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 天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 天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闵友信陈学智朱继鸿刘淑毓秦淑琴伍维模彭祠勇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843300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南疆地膜棉脱落率也在7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棉花产量。因此,研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探讨减少蕾铃脱落途径,对提...  相似文献   

9.
1994年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原因浅析徐京三,陈玉杰山东省潍坊市棉花办公室261041棉花蕾铃脱落是长期以来围绕棉花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但在生产中因脱落造成减产的情况仍为常见,尤以生理脱落预防难度较大。1994年,棉花蕾铃脱落在潍坊...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与棉花蕾铃脱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红 《江西棉花》1991,(2):30-30,33
当棉花的品种和田块一经确定下来,其籽棉产量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总成铃数和单铃籽棉重。生产实践表明,在一定生产水平下,单铃籽棉重变化相对较小,而单位面积上总成铃数变化则较大。目前大面积生产蕾铃脱落率很高,一般为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从而限制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棉花蕾铃脱落与许多因子有关。本文利用在南昌莲塘对沪棉204棉花品种的  相似文献   

11.
管业林 《江西棉花》2007,29(6):52-53
棉花花铃期是棉花生育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棉花蕾铃生长脱落的关键时期。如果6月份以前农家肥和当家肥施用不当,打药治虫不及时,使用农药不对路,或使用浓度过高,中耕除草破板结不力,田间除草药剂使用过多等,极易造成蕾铃脱落而影响产量。如何做到花龄期生长健壮,少脱落多结桃,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技生产工作经验,现将主要措施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2.
牛银亭 《江西棉花》2006,28(4):37-38
棉花缺硼症状在苗期、蕾期开始有表现,主要是叶片变厚、增大、变脆、色泽暗绿无光泽,顶芽发育停滞;至蕾铃期蕾铃脱落严重,“蕾而不花”。当土壤严重缺硼时,棉花植株矮化,各组织器官也表现不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目前棉花上使用防止蕾铃脱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作用介绍,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出了化控技术在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杂交棉“湘001”开花及脱落记载,研究棉花不同果节位及不同时期的蕾铃脱落规律,并结合天气情况分析杂交棉蕾铃脱落与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不同果节位的脱落规律为自下而上、自内而外脱落率逐渐增高;7月21~30日落蕾率较高,8月10~19日落铃率较高;开花后11天内的幼铃最容易脱落。脱落对天气有滞后反应,气侯因子中高温与强降水对脱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棉花生产上蕾铃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脱落率一般可达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棉花蕾铃脱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理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50~75%。这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或子房未受精所引起的常见脱落类型。二是外部伤害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25~50%。这是由于病虫危害、田间管理机械损伤及风害造成的。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在生理脱落中,却有共同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6.
要夺取棉花高产丰收,征全苗壮苗的些础上,防止蕾铃脱落是个很重要的关键。蕾铃脱落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害虫的为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调查,一般虫害造成的蕾铃脱落可占蕾铃脱落总数的20—30%,严重的达50—60%以上。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棉花害虫在我省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金钢钻、斜纹夜蛾、盲蝽象、玉米蜈和小卷叶虫等。正确识别这些害虫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症状,是对症下药,搞好棉花蕾铃害虫防治的基础。为便于田间调查分析,我试将  相似文献   

17.
在地、县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应用酶制剂防治蕾铃脱落试验》的课题,经过五年三个点试验,已经告一段落,现将该项试验总结如下: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脱落率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影响棉花产量。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原因和研究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棉花蕾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曾提出一些假设和学说。例如英国植物  相似文献   

18.
亚硫酸氢钠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减少棉花蕾铃生理性脱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三年(1980~1982),我们试以叶面喷施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以探讨其对棉花蕾铃生理性脱落及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大荔县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在棉花生产中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2010年棉花生长的后期平均脱落率为58.6%.通过对比,当脱落率超过70%时,棉花皮棉产量低于975 kg/hm2.可见,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稳产、高效的因子之一.探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系统地掌握科学植棉技术,并对症施治,是改善棉田小气候环境,加强棉花营养条件,增蕾保铃,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环嵌法”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张隽生安徽芜湖农校241000棉花生产中蕾铃脱落问题是当前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蕾铃脱落率在生产中仍有30%左右,高的达50%,严重抑制了棉花产量的提高。为使沿江地区棉花产量上一个新台阶,本校于1979年开始,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