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局地处渭北黄土高原的南部,年平均温度10℃,最高气温为34.9℃,最低温度-22℃,平均降雨量为632毫米,年平均生长期180天。土壤多为褐色森林土,较宜油松生长。多年来,在油松造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由于有的密度过大(667株/亩),经营管理衔接不上,影响幼林生长,有的密度过小(100株/亩),造林后不能郁闭,形成疏林。因而油松造林密度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对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不同时期的部分人工油松幼林进行了调查,依所获资料分析,探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的成败,土壤墒情好坏是决定因素,当秋季干旱无雨,在土壤含水量很低的情况下,不论采取哪种造林方法和营造何种树种,都不会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只有在土壤墒情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秋季造林才会获得理想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辽西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空气干燥,风沙大,蒸发量大,土壤沙化,造林成活率低,是该地区杨树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为了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采用了固体水、保水剂和覆盖地膜等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使造林成本显著增加,方法也相对复杂,使大面积造林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期间,我们在杨树人工林造林  相似文献   

4.
阳坡、半阳坡地土壤含水量低,干旱、瘠薄、土层不厚,给造林绿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阳坡地植树,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有的地方甚至连栽四五年竟没有1株成活。为此,我们从1988年起就如何提高阳坡地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提高整地质量,变小穴整地为大坑整地。  相似文献   

5.
一、掌握造林地的基本条件为了使丘陵区杉、檫造林少花工、少投资、收效大,尽可能扩大造林面积,造林地的选择既要做到适地适树,又要充分估计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1.林地土层要有一定的厚度。土层厚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的水肥条件,改良的难易,根据正常快速生长要求,杉、檫根系垂直密布范围须达到50厘米,杉、棕造林地土层厚度应不少于60厘米。2.林地土壤石砾含量不宜太多。丘陵地区土壤石砾含量愈多,土壤愈紧实干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区沙棘造林多数地区以播种为主,但有的地方成活率不高。如采用植苗造林将会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沙棘播种育苗技术并不难掌握,只要按下述方法做,就会获得成功。一、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做床沙棘种子皮厚坚硬出土力弱,育苗地选择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为好,切忌粘重土壤,以免出苗期造成严重土壤  相似文献   

7.
二代林网的反季节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反季节造林,指错过造林最佳季节或在苗木发芽展叶后(5~7月)进行的造林。传统的春季造林常因土壤干旱、天气多风、不能及时灌水导致成活率低。有的地方靠拉水浇树,不但成本高,而且造林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就二代林网反季节造林技术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实践证明,在春季造林季节无灌溉条件的地段采用反季节造林技术造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1年,省政府与各省辖市签订的人工造林目标任务为250万亩,目前已完成206万亩。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一些地方的造林成活率较低,有的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补植补造任务十分艰巨;有的市去冬今春完成山区造林面积较小,这就加大了雨季造林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造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问题,通过比较两种造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发现,皆伐和造林时的人为活动对浅土层(0~20 cm)的土壤有松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容重,部分提高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但造林后林地土壤物理特性变差,炼山+机械挖桩造林措施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破坏作用要明显高于伐根催腐造林;与皆伐前相比,两种造林措施均导致了林地土壤pH向酸性化方向发展;伐根催腐造林使得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全K、Ca和Mg含量均较皆伐前大,炼山措施导致大量养分烧失和流失,故其最小;土壤微量元素中除了Cu以炼山造林地最大外,Fe、Mn、Zn、B均以伐根催腐造林地最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少雨多干风,10年有9年春季干旱,土壤含水量较少,因此植树成活率较低,甚至有的造林失败,直接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林业生产的发展。近两年将以往春季造林改为秋季或冬季造林,并认真抓好苗木出圃到栽植中间环节的保湿工作。通过采取以上几项措施,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实现了一次造林成功,调动了造林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营林: 六十年代世界造林面积逐年扩大,人工速生丰产林比重不断增加。为促进林木生长,一些国家建立了种子园,培育良种壮苗,同时采用改良土壤、林地施肥和間伐作业等措施。每公頃林木年平均生长量有的国家高达四立方米。目前,許多国家对提高林木生长量都比較重視。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抑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一系列造林抑制土壤返盐的试验表明:林分郁闭度与抑盐作用正相关;林木对其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有抑盐作用;农田林网对抑制土壤返盐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木抑制土壤返盐的原因.提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造林,同时配合良好的水利建设,是抑制土壤返盐,延长土地利用时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是改善地表植被状况和提高土壤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试验以油松种子和容器苗为材料,采用直播和容器苗造林进行试验,开展土壤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造林方式改善土壤植被效果显著,林木生长以容器造林效果最好。对土壤理化性质方面,造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升,2种造林方式除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外,其他处理没有差异。直播造林的水分保持效果显著高于容器造林。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侧柏在辽西干旱地区造林后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分析,特选择了侧柏6种不同林龄的林分与未造林的地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侧柏造林后的前几年,在增加植被盖度及丰富度上效果不佳,有一定幅度的降低,随着侧柏的生长,其逐渐成为优势树种,发挥出较好的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效果,造林8年后随着树龄的增加,侧柏林分植被盖度、丰富度均逐渐增加,土壤的肥力水平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干旱地区土壤的盐碱度。  相似文献   

15.
土壤因子在造林树种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科学造林是退耕还林成功的基础:合理选择造林树种是造林成活、成林,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关键;土壤因子是造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主导因子,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本单位,从根本反应土壤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山区名胜古迹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但其沿途公路及名胜景点周围的立地条件较差 ,采用常规造林成活困难因而放弃绿化 ,直接影响了名胜景观客源 ,影响经济效益。为此 ,一种新的造林——爆破造林 ,在一些地方应用 ,效果较好。 80年代末期此种造林传入北京 ,在京郊房山云居寺林场、八达岭林场、十三陵林场等地广泛应用 ,有的已蔚然成林。为对爆破造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以便于在生产中合理的应用 ,现介绍如下。一、爆破造林方法 所谓爆破造林 ,就是指用炸药在造林地上炸出一定规格的深坑 ,然后回填客土 ,植入苗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壤含水率提高53.24%;(2)抗旱造林技术对梭梭的生长差异显著,BGA土壤激活剂处理的梭梭植株高相对对照处理增长5.32 cm,枝长增长2.81 cm; (3)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梭梭造林成活率有促进作用.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2种处理对于对照处理成活率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山旱区土壤瘠薄,降水少,蒸发量大,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山旱区造林成活率,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结合巴彦淖尔市山旱区抗旱造林实际,总结历年推广经验,提出一些适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区实行造林以灌木为主的方针以来,提高了灌木的地位,各地都在大造灌木林,其中柠条造林数量最大,有些地方形成了‘柠条热’。这是好现象,但是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据我们了解,柠条在造林上有两个问题。一是有的单位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实行柠条植苗造林。实践证明,这不是提高其成活率的作法,而是提高造林成本的作法。在春旱的情况下,植苗造林不能解决抗旱问题。柠条造林方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造林实践,我们在洋槐造林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兹介绍如下: 一、造林地选择 洋槐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涝洼地、重碱地以及强粘土地不宜栽植外,一般土壤条件均可栽植,但以沙土和沙壤土为最适宜。 二、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