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测试试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 (扭矩和入土阻力 )与其影响因素 (钻头转速、钻头进给速度、土壤质地、土壤硬度、土壤湿度 )以及工作部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 .试验装置是进行研究的必备条件 ,为此作者自行研制了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室内测试试验装置 .该试验装置能根据试验要求 ,改变各影响因素值 ,采用传感器电测方法 ,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在挖坑作业全过程中 ,实现对力学参数的动态实时记录 ,在营林机械有关挖坑机研究领域是一项创新 .已完成的试验证明 ,该试验装置性能稳定 ,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2.
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在自行研制的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测试试验装置上,采用传感器电测方法,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挖坑作业过程中力学参数的动态实时记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生产现场作业条件(不同钻头转速、钻头进给速度),得出作业参数与钻头的动态力学参数(扭矩和进给阻力)间的影响因素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与钻头动态力学参数间的数学关系,绘出关系曲线,作出曲线拟合方程,从而找出钻头动态力学参数达到最优时各影响因素值,为挖坑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手段及设备在营林与园林机械挖坑机测试研究领域是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3.
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在自行研制的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测试试验装置上,采用传感器电测方法,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挖坑作业过程中力学参数的动态实时记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生产现场作业条件(不同钻头转速、钻头进给速度),得出作业参数与钻头的动态力学参数(扭矩和进给阻力)间的影响因素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与钻头动态力学参数间的数学关系,绘出关系曲线,作出曲线拟合方程,从而找出钻头动态力学参数达到最优时各影响因素值,为挖坑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手段及设备在营林与园林机械挖坑机测试研究领域是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4.
经对挖坑机螺旋钻头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螺旋面的位移数据,应力分布规律及钻头易损部位。通过变换钻头结构参数,经模拟对比试验,找到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及参数的合理取值。计算值与实际相吻合。计算模型与方法切实可行。为挖坑机钻头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挖坑机螺旋钻头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螺旋钻头的升土理论 ,基于 MATL AB程序设计 ,得出了挖坑机螺旋钻头的运动参数及结构参数关系曲线 ,并对这些曲线的变化趋势及相互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指出在设计挖坑机时选择各参数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连续挖坑机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矩阵法与现代电子计算技术相结合,系统地对连续挖坑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曲柄的一个旋转周期内,每间隔4°转角计算主运动四杆机构曲柄上总驱动力矩T_0的变化情况,并将其绘成直观的曲线,得出了该机构各铰链上的作用力及两个连架杆对机架的联合作用力(即所谓的颤动力),且将其制成力变化的极坐标图。利用上述结果,对连续挖坑机的动力特性进行了阐述,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8.
9.
经对挖坑机螺旋钻头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螺旋面的位移数据、应力分布规律及钻头易损部位。通过变换钻头结构参数,经模拟对比试验,找到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及参数的合理取值。计算值与实际相吻合。计算模型与方法切实可行,为挖坑机钻头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挖坑机钻头转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MATL AB语言 ,对挖坑机钻头转矩及发动机功率进行了计算 ,得出了钻头转矩、发动机功率与土壤特性及其进给量的关系曲线 ,并对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土球挖掘和包扎的施工技术是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环节。该文总结土球挖掘及包扎技术,主要包括土球大小确定,对土球进行多层绑扎以及搭建土球承载平台,该技术可更广泛地应用于对大树及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景电新灌区衬膜沙地农田和对照吓衬膜农田)土壤进行测定,土壤养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衬膜使0~30cm耕层内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年均增加率分别为0.02%、0.003%和0.012%,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均有明显增加;当年衬膜沙地0~30cm耕层内土壤机械组成中粉沙(<0.1mm)含量减少10%,中细沙(0.50~0.1mm)对增加10%.衬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机械组成变细,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衬膜同时对土壤pH值和可溶性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4U-1400FD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挖掘铲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4U-1400FD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挖掘铲建立牵引阻力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下分析挖掘铲的铲面倾角、作业速度、挖掘深度、铲体长度等因素对挖掘铲牵引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挖掘铲参数的最佳组合为铲面倾角20°,铲体长度470 mm,铲宽1 400mm.通过田间试验,该挖掘铲的性能符合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土壤机械阻力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在干湿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将沙土配比设为11个处理,即m(沙)∶m(沙+土)从0~100%,每10%为1个梯度。结果表明:处于湿润状态下的土壤机械阻力低于干燥状态下的,随含沙量的增加,两种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在含沙量为50%~60%(即沙粒含量70%~80%)时,土壤机械阻力达到最大值;随含沙量增加,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先降后升,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尖数与沙粒含量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表明含沙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于根系分蘖、增加根系总量具有促进作用;根系平均直径随沙粒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含沙量为40%~50% (即沙粒含量60%~70%)达到最大值,与土壤机械阻力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试验基于30a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07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全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无机氮肥、单施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无机氮肥、氮磷钾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全硫含量,且施用的有机肥和氮肥越多,土壤全硫含量增加的幅度越大.单施高量有机肥和低量有机肥的处理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39.9%和20.2%.高量有机肥配施高、低量无机氮肥,低量有机肥配施高、低量无机氮肥土壤全硫含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92.2%、115.6%、70.6%和115.1%.氮磷钾配施和氮磷配施土壤全硫含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57.8%、116.8%,而且氮磷配施土壤全硫积累量最高,0~20cm和20~40cm土层分别为883.3mg/kg和265.2mg/kg.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供水处理阿月浑子苗木水分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Ψπ100、Ψπ0、RWC0、RO WC0和εmax均呈下降趋势,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Va/Vs逐渐提高;严重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条件下,Ψπ100、Ψπ0增加幅度较小,而RWC0、RO WC0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苗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细胞吸水能力的增加小于细胞保水能力的增强,因此,阿月浑子抗旱性以耐旱性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土壤含水量对秸秆分解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麦玉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定位试验在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及小麦秸秆旋耕施肥播种同步完成的前提下,研究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条件下小麦玉米两熟制土壤养分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玉米收获期至小麦成熟期,各处理的土壤全氮量有所降低,而土壤碱解氮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呈现增加的趋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玉米秸秆还田对稳定小麦生长前期(拔节期以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明显作用.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具有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品种设转品1、转品8两个处理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作对照处理,于水稻播种前及收获后采集土样测定分析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真菌数目变化情况。【结果】转基因水稻转品1、转品8和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的土壤有机氮组分在种植前和收获后均无明显差异,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引入对水稻田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全氮比例无明显的影响,土壤有机氮中酸解氮的各组分含量顺序为: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结论】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引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