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胡春霞  汤洁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36-4838
[目的]研究南果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以南果梨幼树盆栽苗为试材,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设4个处理:对照(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0%)和重度水分胁迫(30%),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南果梨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南果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IAA值、水势值呈下降趋势。南果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分胁迫初期增加,4个处理增加程度依次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南果梨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与南果梨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元宝枫生长性状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元宝枫苗木某些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元宝枫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影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元宝枫的苗高在整个胁迫期间持续上升;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处理下最高;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先升后降趋势;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整个胁迫期间显著增大,说明元宝枫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李树杏  郭慧  马均  李敏  朱萍  陈宇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2):1750-1755,1809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 d采样分析生理指标等。[结果]随着复水天数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轻旱处理B叶片的水势、SPAD、净光合速率增加速度较快,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大于重旱处理C;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茎流速度均下降。对于产量构成因素,每株穗数和每株实粒数均有下降,每株粒数下降值受水分胁迫程度影响明显;除D优363外,其他品种结实率均以处理B最高;与对照处理A相比较,受水分胁迫的两个处理B、C的千粒重和单株穗重下降。[结论]水稻在孕穗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恢复常规管理后,受到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性状均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剑麻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轻度(T_1)、重度(T_2)水分胁迫处理对剑麻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各个时期剑麻株高、植株鲜重、叶片含水量、根系活力从大到小均依次为CK、T_1、T_2,相对电导率(REC)、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CK、T_1、T_2,N、P、K含量均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呈下降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剑麻叶片含水量均呈上升趋势;CK和T_1处理REC和POD活性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T_2处理则呈增加趋势;T_1、T_2处理MDA含量呈增加趋势;各处理N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P含量逐渐降低;CK和T_1处理K含量逐渐增加,而T_2处理则逐渐降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剑麻的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松丽  龙华  石春梅  蔡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42-16143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下辣椒(Capsicum annuum)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对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湘研20号辣椒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供试辣椒小苗株高增长越缓慢,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辣椒水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孕穗期对水稻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探讨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补偿效应,以期为提高水稻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5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分别设置3个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于复水后,每隔6d采样分析生理指标等.[结果]随着复水天数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轻旱处理B叶片的水势、SPAD、净光合速率增加速度较快,可溶性糖的补偿效应大于重旱处理C;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茎流速度均下降.对于产量构成因素,水分胁迫处理的每株穗数和每株实粒数均有下降,每株粒数下降值受水分胁迫程度影响明显;除D优363外,其他品种结实率均以处理B最高;与对照处理A相比,受水分胁迫的两个处理B、C的千粒重和单株穗重均有所下降.[结论]水稻在孕穗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恢复常规管理后,受到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水稻部分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性状均获得较好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7.
彭素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10-6212,6232
[目的]研究不同种金银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方法]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各金银花叶绿素含量下降,内蒙古金银花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麻江和花溪2金银花总体呈下降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下降,质膜透性、膜伤害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同。[结论]不同种金银花各有其自身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芬芬  张学英  孙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74-12576
[目的]研究轻度、中度及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对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抗旱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添加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水培方式,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5种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均呈下降的趋势。不同砧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同。[结论]在添加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水培条件下,苹果矮化砧木叶片的光合参数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辣椒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洛研5号、长虹362A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辣椒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剧,2个辣椒品种的幼苗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洛研5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结论]洛研5号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朱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43-1464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浙皖粗筒苣苔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浙皖粗筒苣苔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浙皖粗筒苣苔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浙皖粗筒苣苔总叶面积、单叶面积明显减小;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幼苗期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呈降低趋势;水分胁迫引起幼苗期浙皖粗筒苣苔叶片气孔数显著增多,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显著减少。[结论]在水分胁迫下,浙皖粗筒苣苔幼苗叶片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理特性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斑茅3个关键逆境适应相关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机制。【方法】已克隆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甜菜碱脱氢酶3个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基础上,应用定量PCR技术,对这3个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斑茅的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表达在初期均受抑制,后期表达持续上调,但甜菜碱脱氢酶基因受水分诱导表达较前两个基因明显。【结论】这可能暗示着在斑茅中,脯胺酸和甜菜碱的合成受水分胁迫诱导,而甜菜碱的合成相对脯胺酸和多胺受水分胁迫诱导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为斑茅抗旱的分子机制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甘蔗近缘材料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蔗栽培种ROC22和ROC16与近缘种果蔗、大茎野生种、斑茅、割手密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斑茅的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推测其是抗旱性强的材料。另外,甘蔗野生的近缘种斑茅、割手密、果蔗、大野的SOD、POD、CAT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栽培种ROC22和ROC16,可以认为野生的甘蔗近缘种材料抗旱性高于栽培种。不同胁迫时间与SOD、POD、CAT酶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对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种真实性进行ITS鉴定,同时在水分胁迫下对斑茅及其杂种后代的生理进行研究,参照已建立的甘蔗抗旱鉴定技术体系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崖城96-40、崖21号、崖城01-3和崖城01-6等都是斑茅的真实杂种;海南92-105(斑茅)、崖城92-77(斑茅)都表现为高抗或特抗,可见斑茅具有很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硫代脯氨酸(0、0.10、0.25、0.75、1.25、2.25 mmol/L)对绿豆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硫代脯氨酸处理的绿豆幼苗主根长、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以及叶内叶绿素、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各浓度硫代脯氨酸处理下,绿豆幼苗主根长、鲜重先上升后下降,在高浓度(2.25mmol/L)处理下各生长指标均小于对照组;随着硫代脯氨酸浓度的升高,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叶内MDA含量在较低浓度时下降,小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75、2.25 mmol/L时显著上升,高于对照组.[结论]硫代脯氨酸对绿豆幼苗生长有低浓度(0.10 mmol/L)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游离脯氨酸和SOD是绿豆幼苗抗硫代脯氨酸胁迫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黄栌幼苗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黄栌幼苗的相对含水量、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蒸腾和光合速率等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黄栌幼苗的几个生理指标影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黄栌的叶绿素含量稳定上升;膜透性在整个干旱胁迫期间变化平稳,有下降趋势;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能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黄栌具有抗旱性,叶绿素含量和膜透性能作为黄栌抗旱性评价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斑茅种5个不同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水分胁迫下斑茅叶片和根的形态特征以及叶片中各种生理活性物质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叶片中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提高,不同无性系间增幅不同;原生质膜透性增大,5个无性系间差异显著;青叶率、株高伤害率提高,叶面积减小;不同无性系的根系发达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6种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29-2432,2434
[目的]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对柏木、芦竹、马桑、刺槐、草木樨与龙须草等6种植物采取盆栽控水方式进行了水分胁迫,测定各植物的抗旱性主要生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植物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叶片相对水分亏缺、保水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导电率、叶绿素含量等是影响植物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6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马桑〉柏木〉刺槐〉芦竹〉草木樨〉龙须草。[结论]该研究结果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