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12月17日笔者接诊讷河市拉哈镇一例白色獭兔慢性发病、逐渐死亡的病例.主诉:今年春天从山东购进100只白色獭兔种兔,一个月前开始发病,初期病兔表现沉郁、食欲减退、兔耳发红发热,后期食欲废绝、闭目不动、兔耳发紫发凉,最后衰竭而死,病程5~7天.先后死亡4只,另有10只发病,个别耐过者被毛逆立,生长缓慢.经对送检的粪便进行寄生虫学检验和粪便上粘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未发现寄生虫卵和细菌.后对两只症状典型的病兔进行解剖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介绍了獭兔囊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离出豆状囊尾蚴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4~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条酶带,蛋白质6~9条区带;豆状囊尾蚴囊壁和头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4条酶带,酯酶同工酶无,蛋白质17条区带;细颈囊尾蚴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4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3条酶带,蛋白质7~10条区带;宿主——兔腹水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3~5条酶带,蛋白质13~16条区带。并作了豆状囊尾蚴与细颈囊尾蚴囊液同工酶、蛋白质和豆状囊尾蚴与宿主的同工酶、蛋白质相互关系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与细颈囊尾蚴的同工酶和蛋白质具有差异和两者可能存在交叉免疫;豆状囊尾蚴的酶蛋白和蛋白质来源独立于宿主,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伴随着养兔业的快速发展,兔囊尾蚴病的发病也明显增多。白城市吉林省某市种兔场,现养獭兔1000多只,仅从2006年5月至11月末,因豆状囊尾蚴的侵袭。就死亡200多只种兔。  相似文献   

5.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暴发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 ( Taenia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寄生于肝脏、肠系膜、网膜及骨盆腔而引起。寄生数量少时 ,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大量感染则可引起肝脏损害、消化功能紊乱、消瘦倦怠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 995年 5月 ,我中心饲育的家兔虽经常规疫苗注射、球虫病及螨病防治等 ,仍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被毛松乱、消瘦、腹泻患病率高及整体生长发育迟缓等 ,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抽样剖检部分术后兔及死亡兔 ,发现有豆状囊尾蚴感染 ,于是就对兔群进行了较系统的豆状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 ,并采取了相应防治措施 ,…  相似文献   

6.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小型商品兔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对90只患豆状囊尾蚴病的商品兔进行解剖,阐述了商品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变特点,总结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感染豆状带绦虫犬排出的虫卵对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抗体水平的影响,将4只家兔分别攻虫卵0个、1 000个、2 000个、3000个,定期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期家兔体内抗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3只感染豆状囊尾蚴的家兔体内抗体逐渐上升,第5周和第6周上升明显,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攻...  相似文献   

9.
寄生在兔体内的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主要寄生在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其包囊很小如豌豆。笔者曾遇见兔豆状囊尾蚴继发巴氏杆菌病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遵化市张北庄葛某饲养了80只獭兔,其中成年兔20只,2月龄幼兔60只,自2001年1月3日开始发病,2月龄幼兔呈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有的下痢,腹部膨大,成年兔渐渐消瘦。1月10日幼兔开始零星死亡。畜主怀疑新近购进的饲草(秕谷)有问题,于是停用,并大群饮用维生素C及多维葡萄糖,治疗无效。至1月20日幼兔死亡15…  相似文献   

10.
本市苏家屯王纲乡某养兔户饲养有1000只成年獭兔,5月份突然发病,发病率约10%,并且有10多只死亡,经过确诊为獭兔囊尾蚴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的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兔的绦虫病。感染的病兔表现消化机能紊乱,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兔豆状囊尾蚴(C.pisiformis)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本研究根据带科其他种属绦虫14ku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C.pisiformis总RNA中成功扩增出长度为261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Tp14,预测其编码87个氨基酸。对其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蚴、猪带绦虫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85%,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表明该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二级结构、疏水性及抗原表位等方面的预测,认为其有望成为诊断或免疫用抗原。  相似文献   

13.
养兔场值得注意的豆状囊尾蚴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等啮齿类动物的绦虫蚴病 ,能使家兔呈现肝炎、消化紊乱、消瘦等症状。此病的大规模流行文献报道很少 ,笔者在 1 999年 1 0月至 1 1月对洛阳一兔场 47只兔进行了剖检 ,结果发现全部感染有豆状囊尾蚴。通过对该兔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揭示了此病的流行原因 ,并提了该病的预防措施。1 病例报道1 .1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 4个课程组在 1 999年 1 0~ 1 1月期间先后在洛阳同一兔场购买 47只兔供实验用。实验完毕将这些兔宰杀后发现 ,所有兔的大网膜、肝包膜及肠系膜上有数量不等的豌豆大、黄豆大甚至花生米大的囊泡 ,大…  相似文献   

14.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守龙 《畜牧与兽医》1994,26(4):170-171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豆状囊尾蚴混合感染病例崔守龙(安徽省滁县地区畜牧兽医站)1993年2月25日,滁州卫校的实验动物兔突然发病,3天死亡了14只。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认为该病是一起由气温突变为诱因的兔的豆状囊尾蚴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所造成的传染...  相似文献   

15.
据2009年对我市皮肉兔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的调查,成年肉兔豆状囊尾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比较高.选择7个养兔户的100只兔子进行了“吡喹酮”片剂内服驱治试验,以测定驱治兔豆状囊尾蚴的最佳药物.试验结果表明:用“吡喹酮”片剂驱治兔豆状囊尾蚴效果显著,用药量以100mg/kg体重为宜.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双辽市家村种兔场,现养獭兔1000多只,仅从2005年5月初到11月末,因豆状囊尾蚴病之危害,就死亡200多只种免.  相似文献   

17.
18.
兔豆状囊尾蚴的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兔豆状囊尾蚴的体外发育情况及头节的详细结构,用不同浓度的猪胆汁和兔胆汁对兔豆状尾蚴进行培养,并对培养后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来源的胆汁、生理盐水中,豆状囊尾蚴的头节翻出率、存活时间各不相同,最快3 min,且随时间延长,翻出率越高。其中以兔胆汁的效果较好。在不同浓度兔胆汁中培养20 min头节翻出率均为100%,而在不同浓度猪胆汁中培养20 min头节翻出率分别为83%、67%、67%、50%、33%。培养后的豆状囊尾蚴在体外存活时间最长可达36 h。翻出头节的囊尾蚴可清晰看到头节、颈节、原始体节和囊泡四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伴随着养兔业的快速发展,兔囊尾蚴病(rabbit systicercosis)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兔群中日渐蔓延,豆状带绦虫(Taenipisiformis,亦称锯齿带绦虫 T.serrata)昔日在狼、狐和野兔之间循环的流行形式,而今几乎被人们饲养的犬、猫和家兔之间循环的流行形式所取代。1 流行情况2004年10月,当地一獭兔场从外地引入400只獭兔、8条本地品种犬和4只猫。场内5名饲养员在饲养(笼箱饲养)着獭兔的同时,管理着散放的8条犬和4只猫。当时,该场对动物饲养等工作未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不同驱虫药对感染豆状囊尾蚴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种抗蠕虫药(甲苯咪唑、吡喹酮、丙硫苯咪唑)对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家兔进行驱虫试验,并对感染豆状囊尾蚴后和驱虫后家兔肌肉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抗蠕虫药对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均有不同程度的驱虫效果,家兔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甲苯咪唑和丙硫苯咪唑对家兔肌肉中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吡喹酮驱虫后家兔肌肉中灰分含量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