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我省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和蛴螬三类,其危害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犁毁重播或改种。近年来防治地下害虫的工作已为人们所重视,据统计全省麦播地下害虫的防治面积已占麦田的80%左右,这对确保小麦全苗,夺取小麦丰收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据笔者近年对许昌地区麦播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的调查表明,其种群和数量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策略和措  相似文献   

2.
一、麦播期病虫害发生与危害 (一)地下害虫 麦播地下虫在豫西山区属常发性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这几种害虫1年或3年发生1代,小麦播种后,以成、幼虫咬食刚萌发的种子,切断、取食幼苗根部,使小麦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5%~15%,严重者达50%以上.直接影响着小麦的全苗和壮苗.  相似文献   

3.
金针虫是危害我市小麦的一种严重地下害虫,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三种,但因为过去宣传指导工作做得不够,所以好多农民对金针虫没有像对蛴螬那样了解和重视。常常造成小麦的缺苗断垄,严重时可使全田毁种,造成小麦的绝收,所以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积极行动起来查治小麦金针虫,以减少其为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麦地下害虫在陕西省永寿县呈加重发生态势,引起小麦缺苗断垄,造成小麦减产,通过调查,查清了主要虫害为蛴螬和金针虫,其危害加重原因为耕作制度单一,管理粗放,秸秆焚烧等5个方面,建议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诱杀等措施实施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蝼蛄、蛴螬、金针虫是小麦播种期和苗期的常发性地下害虫,主要食用萌发的种子、根、地下茎,造成缺苗断垄。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这类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1.蝼蛄几乎为害所有作物、蔬菜等,是小麦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咬食作物地下根茎及种子的多食性地下害虫,经常将植株咬成乱麻状,或在地表活动,钻成隧道,使种子、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不能萌发、生长,进而枯死,从而造成去、缺苗断垄  相似文献   

6.
正蝼蛄、蛴螬、金针虫是小麦播种期和苗期的常发性地下害虫,主要食用萌发的种子、根、地下茎,造成缺苗断垄。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这类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一、蝼蛄几乎为害所有作物、蔬菜等,是小麦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咬食作物地下根茎及种子的多食性地下害虫,经常将植株咬成乱麻状,或在地表活动,钻成隧道,使种子、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不能萌发、生长,进而枯死,从而造成去、缺苗断垄或植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任丘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部分地块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腥黑穗病、白粉病锈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严重影响小麦全苗、壮苗,因此要因地制宜搞好防治。小麦播种期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时期,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小麦秋苗期几种主要病虫 1、地下害虫:主要种类为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主要为害小麦种子及根茎,常造成缺苗断垄。沙壤土虫口密度小,部分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虫口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正韭菜地下害虫是指危害期在土中生活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不仅危害蔬菜,还危害花卉、小麦、玉米、高梁、草坪、烟草、果树苗木等。它们主要取食作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防除地下害虫行之有效的有:1)药剂拌种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毫升加水50-60公斤,拌小麦、玉米、高粱、花生种子500——600公  相似文献   

10.
<正>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北端,是临汾市冬小麦主产区,其小麦播种面积为4.3万hm2,其中直播面积2.1万hm2。多年来,麦田主要地下虫害为蛴螬、金针虫、蝼蛄。2008年,洪洞县万安镇西桥庄村丘陵旱地直播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经调查未发现常见的地下害虫;2009年,洪洞县刘家垣镇也出现类似状况,经多方调查研究,确定造成小麦缺苗断垄的地下害虫是网目拟地甲。至此,网目拟地甲为害小麦在洪洞县首次被报道,也是临汾市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低毒杀虫剂和小杆线虫制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和金针虫进行了大田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施用15%毒死蜱颗粒剂对蛴螬的杀虫效果最佳,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施用25%毒死蜱颗粒剂对花生果实免受蛴螬危害的效果最好。小杆线虫2号制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优于小杆线虫1号制剂,增产效果显著。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金针虫的保果效果和杀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小麦早期病虫害是指播种到返青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病虫草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草害有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和杂草等。近几年在我县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一般减产5%,严重田块达15%。由于用药不科学,部分田出现药害现象。1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和蝼蛄。蛴螬  相似文献   

13.
我省地下害虫种类很多,据初步调查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油葫芦、根蛆、麦根椿象和拟地(虫甲)等,但对小麦危害严重的主要是蝼蛄、蛴螬和金针虫三种。这三种地下害虫不但分布面积广,而  相似文献   

14.
旱田作物地下害虫与突发性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指在其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土中,以危害作物地下部分(包括播下的种子)为主,或危害作物近地面部分的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其危害会造成缺苗断垄从而造成减产。因此搞好地下害虫的预防是一次播种保全苗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郝建峰 《河北农业》2014,(10):14-15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播种及出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麦蚜、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  相似文献   

16.
一、麦播期病虫害发生与危害(一)地下害虫麦播地下虫在豫西山区属常发性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这几种害虫1年或3年发生1代。小麦播种后,以成、幼虫咬食刚萌发的种子,切断、取食幼苗根部,使小麦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5%-15%,严重者达50%以上。直接影响着小麦的全苗和壮苗。一般虫口密度为每667m^2 3000头左右,且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播种期地下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蝼蛄、蛴螬、金针虫是播期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它们取食播下的种子,咬断刚出土的幼芽,常造成缺苗断垄,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因此,搞好麦播期地下害虫的防治,是确保小麦一播全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秦凯 《河南农业》2013,(11):34+12
豫东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冬季小麦、夏秋玉米、花生及小杂粮。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受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危害十分严重。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影响,地下害虫的危害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梁园区黑光灯诱虫记载与农田不同茬口的地下害虫调查数据分析,3类害虫数量有减有增,可参看表1~表5。  相似文献   

19.
-、地下害虫及防治方法(-)症状为害谷子的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这些害虫常咬食谷子的根、茎或种子,造成谷子死苗、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相似文献   

20.
正我市冬小麦主要发生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防治技术如下:一、地下害虫我市地下害虫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近几年春季返青麦田死苗调查,近一半死苗是由于地下害虫的为害造成。我市麦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是金针虫、蛴螬、蝼蛄,以金针虫为主。1、撒毒土。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施,施药后立即浇水,可以有效地防治金针虫,兼治蛴螬、蝼蛄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