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循化县畜牧业概况循化县现有9个乡镇,154个行政村,674个合作社。全县农业人口23 278人,牧业人口1 856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2亿,占农业总产值45%,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 420元,占农业人均纯收入的38%。草原面积14.2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3.57万hm2。截止2011年底,草食家畜年末存栏达到284 988头(只),饲养量达83.67万头(只),  相似文献   

2.
<正>1基本情况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西北地区重大商贸基地——临夏市毗邻,西与青海省尖扎县接壤,南靠甘南、同仁牧区、北与化隆、民和2县交接。下辖9个农业、半农半牧乡镇和1个纯牧业乡。平均海拔高度3207.5m,海拔高度相对差2855m,年均气  相似文献   

3.
<正>1门源县畜牧业现状及畜种区域分布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全县畜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38.87万hm2,占草地面积的84.95%,从事畜牧业人口1.68万人,草场围栏14.67hm2,人工种草1万hm2。门源县畜种分布发展受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畜种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养殖、西繁东育、草原保护与建设等一批项目在循化县的实施,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畜牧业产值(现行价)727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全县草食畜存栏26.59万头只,其中牛存栏6.08万头。但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良种畜存栏比  相似文献   

5.
互助县农业综合开发养殖业项目于1995年正式立项实施以来,全县共有6个乡19个村列入养殖项目区。项目建设遵循“重点扶持,集中连片,以示范村户建设为基础,草场改良、农田种草和氨化微贮秸秆并举,综合开发农牧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项目建设原则,大力推广了农田种草、改良草场、修建暖棚等一系列综合配套养殖技术。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项目区畜牧业科技含量普遍提高,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出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势头,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农村经济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为我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1 农业综合开发(养殖业)项目推动畜牧业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做法与主要成效1.1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互助县紧紧抓住农业综合开发机遇,将传统单一的“粮、经”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示范户户均种植饲草料0.2hm2,优良牧草种子田666.67m2,项目区建成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246.67hm2,燕麦种子田42.67hm2,年  相似文献   

6.
<正>1崇溪镇基本概况崇溪镇位于巧家县城东南面,国土面积245.16m2,海拔相对高差2600m,全镇辖12个行政村275个村民小组。全镇实有耕地2128hm2,有荒坡草地15000hm2,其中人工草场1733hm2。由于特殊的地理造就了崇溪镇特别适宜发展畜牧业,2012年末存栏大牲畜7782头(匹),其中牛6631头;生猪存栏32036头;山(绵)羊存栏18085只(其中山羊存栏9053只、绵羊存栏9032只)。2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首先,崇溪镇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镇。人多地少,畜牧业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特别在崇溪镇的高二半山以上的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  相似文献   

7.
<正>1农区草地自然概况平昌县地处川东北部大巴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省12个现代畜牧业强县之一,被农业部评为肉牛资源优势县。全县幅员2229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总人口93万,农业人口78.9万,有草山草坡69086hm2,可利用面积62177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0%。其中饲用植物约450种,鲜草产量600kg/667m2,野生  相似文献   

8.
<正>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经济是甘孜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全州的畜牧业经济和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加快该区域的畜牧业经济发展不仅对促进全州畜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整个藏区畜牧业开发,带动藏区畜牧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1畜牧业发展情况1.1发展现状甘孜州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山原和高山峡谷地貌地区,地域涵盖雅垄江、金沙江和大渡河的整个流域。改革开放以来,半农半牧地区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的养殖、西繁东育、草原保护与建设等一批项目在循化县的实施,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笔者调查截止2005年底,畜牧业产值(现行价)727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全县草食畜存栏26.59万头只,其中羊存栏19.40万只,牛存栏6.08万头,马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现代农区畜牧业,是促进县域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初级农产品加工增值的重要手段。“十一五”以来,循化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畜牧业已成为循化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循化县草地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概况循化县天然草地资源丰富,草地类型繁多,优良牧草种类多,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全县土地面积21.00万hm2,有10个乡(镇)。其中岗察乡为纯牧业乡,其余各乡(镇)以农为主。全县天然草地面积为14.27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3.57万hm2,占草地面积的90.3%,每公顷产可食鲜草2211.15kg。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8.49万只羊单位,平均0.65hm2草地可养一只羊。现饲养草食牲畜19.51万头只,折39.74万只羊单位。1.1地理位置与气候本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北纬3525`~3556`东径10204`一1I249`。东南与甘肃省为邻,西南…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4年7月30日~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施行草地农业推进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4年7月30日~8月13日对西藏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引草入田建立人工草地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潜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水平的经济有效措施。故施行草地农业是推进西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格尔木市共有农业人口24 400多人,现有耕地2937hm2,至2005年末全市有牛羊育肥户345户,育肥牛羊4.5万头只,存栏猪8020头、禽类5.9万只。随着格尔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大,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区畜牧业,事关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  相似文献   

15.
1 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意义及机遇 阿坝州半农半牧区辖8个县,“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灾情严重,极重灾区县2个,重灾区县6个。属半农半牧区县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畜牧业恢复重建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一是农牧民在这次灾害中损失严重,急需稳定的产业支撑,应尽快恢复其经济来源:二是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加工业”,一有产业链长、带动面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循化县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个目标,以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为重点,牢固树立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理念、实施"畜牧业强县"战略,着力实施畜禽良种改良、牛羊贩育、基地暖棚养殖、养殖小区建设和牧区"四配套"建设五大工程,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群众发展农区畜牧业热情高涨,2007年国家用于畜牧业生产投入达1.2亿元,其中个人投入达到0.7亿元,有力促进了循化县畜牧业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樟村坪镇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北部山区,最高海拔1963m,平均海拔1100m.镇域面积456km2,耕地1706.67hm2,辖14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流动人口6000人,与兴山、保康、远安三县接壤,素有“高山明珠”美誉.近年来,樟村坪镇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山区资源优势,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建设生态畜牧业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积极引导农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全镇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循化县是个半农半牧区,平均海拔2 300 m,位于海拔2 100~3 000 m范围内的白庄、孟达、文都、尕楞等乡镇的部分地区,近几年发生一种具有明显季节性、区域性的羊流行病.如不尽早预防、诊断不准、治疗不当、延误治疗时机,羔羊死亡率较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危害养羊业的发展.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该病进行防治性调查研究,通过灭蜱、预防性治疗、对症治疗等综合性措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1畜牧业发展现状湟中县辖18个乡镇,418个行政村,农业总户数10.2万户,农业总人口43万,土地总面积2.7×105 hm2,其中耕地面积6.93×104 hm2,天然草场1.22×105 hm2(可利用面积9.67×104 hm2)。“十五”时期,湟中县畜牧业生产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强化畜牧业基础,大力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使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底,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8亿  相似文献   

20.
美姑县位于川西南凉山州东北部 ,是国贫半农半牧县 ,幅员面积 2 72 7 74平方公里 ,人口 1 6 1万人 ,耕地 1 6 1 80公顷 ,天然草场 1 2 86 44 2 6公顷 ,草食牲畜 5 0 5 81 2 7个羊单位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1 4 4%。海拔最高 40 42m ,最低 6 40m ,相对高差达 34 0 2m ,地形地貌复杂 ,形成明显立体气候 ,构成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降雨量 80 0mm ,夜间降水量占全天的 71 %以上 ,白天降水少 ,日照充足 ,常年日照时数为 1 790 7小时 ,无霜期长。美姑县畜牧业生产的历史悠久 ,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 ,而彝族人民历来都有经营畜牧业的传统习惯和具有丰富的饲养家畜经验。该县人多耕地少 ,可供饲养家畜的各类饲草资源宽广 ,气候条件良好 ,适宜各种牧草生长。草场资源十分丰富 ,均属二三等草场 ,高山草场广阔而成片。主要分布 1 5 0 0~ 385 5m之间的黄茅埂山脉森林边缘地区 ,牧草种类繁多 ,草场优良 ,草质较好 ,产草量高 ,为该县草地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