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汲君  张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49-16052,16066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当前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以甘肃和江苏2省为例,就我国东西部地区新型农民培育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在新型农民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甘肃省新时期进一步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 如何培育“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女农民, 使她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新型女农民的内涵, 针对当前新型女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女农民。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本文以此为思路,对我国农民素质现状进行说明,并分析了农民素质较低的原因,接着对新农村建设下新型农民培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即大力发展农民义务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春  郭明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99-10500,105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从理论上论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意义,分析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内涵和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培育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必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民的教育问题,解决当前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差距,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5个"结合"论述了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开展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阐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5条措施,4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这是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应当就是新型农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好“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一个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自身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口的巨大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本,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力军作用。本文在分析培育新型农民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教育培训的需求、传统和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担当新型农民培育平台的可行性,继而提出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海军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59-4660,466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仅仅依靠传统农民是不行的,因为传统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身体素质堪忧,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身体素质好的新型农民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论述了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79-180
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生产现实难题的重要出路,当农业生产规模化后,新型职业农民是能手、是专家、更是企业家的摇篮,因此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多年从事社区教育,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有途径进行分析,探索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畴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对农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育途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以温州市为例,对培育新型农民现有途径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新型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的进行加大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文章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代背景要求,在阐述当前新型职业农品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怎样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旨在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樊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33-21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有一批领头雁,领头雁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头雁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起着示范、推动、辐射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转变观点、放宽政策、搭建平台、培育新型农民和发挥党员及基层组织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科学、技术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通过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渗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保障;通过多层次的农村教育,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这种新形势下只有培育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成为现实,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才可能实现.为此,结合四川省荣县社区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民培育力推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