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朝阳市葡萄生产机械化现状调查及推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葡萄生产基本情况葡萄是我国主要的水果产品之一,改革开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42.1万  相似文献   

2.
1国内葡萄及其机械化葡萄是我国主要的水果产品之一,改革开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特别近10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  相似文献   

3.
葡萄生产机械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我国葡萄生产对机械化的需求葡萄是我国主要水果产品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葡萄生产发展迅速,例如天津市葡萄种植面积2001年为3333.3hm2,2003年已达4666.7hm2,按市政府建成滨海葡萄带的规划,预计到2005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hm2。新疆、河北等地的葡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国外,葡萄基本是沿不冻线以上种植的,葡萄常年固定在架子上生长,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便  相似文献   

4.
新疆吐鲁番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无核葡萄生产和出口基地,也是全国少有的几个以葡萄为主产业的地区。目前葡萄面积46万亩,占全国葡萄种植面积的16%,新疆葡萄种植面积的48%,主要品种为无核白葡萄。但是,在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中,尤其是生产管理过程中,机械化率基本为零,全靠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条件艰苦,田间管理粗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吐鲁番地区葡萄种植受气候、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均采用小棚架方式进行种植,而  相似文献   

5.
新疆葡萄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新疆是我国葡萄第一大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本文介绍了新疆葡萄的种植情况、机械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疆葡萄机械化发展的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团队依据葡萄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葡萄机械和多功能机器人,提出了葡萄生产将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机器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北方冬季气候寒冷、风大,需要将葡萄藤下架埋土防寒,第二年春季再起藤出土上架。这些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葡萄起藤出土季节性强,因此迫切需要适合此环节作业的清土机械。为此,分析了目前我国北方葡萄春季清土作业的机械化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现有的主要葡萄清土作业机械的类型、原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有的几种清土作业模式,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旨在给北方葡萄的春季清土作业提出新的思考与建议,促进葡萄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葡萄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人们对其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冬季如果对葡萄藤不进行掩埋,就会导致其在越冬时冻伤和风干。用土掩埋葡萄藤称为埋藤,然而冬季埋藤不但劳动强度大、作业质量要求高,而且季节性强,既耗费人力又耗费物力,葡萄埋藤机的研制迫在眉睫。本文概述了葡萄埋藤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主要的埋藤机型,指出了现有机型存在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葡萄埋藤的因素,并对葡萄埋藤机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葡萄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以及人体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副产品如葡萄干、葡萄酒、葡萄醋等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我国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类日益丰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葡萄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贡献了强大的力量。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中国北方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葡萄优良品种的引进、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葡萄产业经济研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对策建议,以助推北方葡萄产业更好地发展,实现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设施栽培技术与葡萄栽培相结合逐渐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人工创造适宜葡萄生长发育的优质条件,可以有效克服地域、气候等环境因素,实现葡萄产业的定向生产目标,并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基于此,课题组通过对中国北方设施葡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北方地区设施葡萄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实现了从产量效益型向果实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但仍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苗木质量参差不齐、果品质量差、栽培技术缺乏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加强设施专用葡萄品种选育、健全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设施栽培技术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等对策措施,以推动北方设施葡萄产业专业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夏黑"葡萄是我国常见的特色水果之一,为了增加"夏黑"葡萄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及提升"夏黑"葡萄产量、品质,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栽培经验,总结了"夏黑"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葡萄生产是我国第六大水果产业,其种植、生产、管理水平事关我国经济水平的高低。为此,提出了葡萄修剪的意义,概括了国内外葡萄修剪机械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手动修枝剪和修剪机的原理,从而对比出手动修枝剪和修剪机的优缺点。同时,总结了今后葡萄修剪机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的修剪机应向着高效率、自动化、安全环保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2.
0前言近年来,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增长速度很快,据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高达5.67万hm(285万亩),其中近乎半数为2007—2009年新种植,新种植的面积主要集中于新  相似文献   

13.
葡萄作为我国主要水果之一,每年冬季到来,为避免葡萄藤冻伤或风干,必须用土把葡萄藤埋起来。埋藤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质量要求高、时间强的特点,文中以国内主要的埋藤机械化机具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推广葡萄埋藤机械化的重要性及作业原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葡萄产量逐年上升,田间葡萄品质检测有益于提高葡萄收获后流入市场的经济效益。传统田间葡萄品质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破坏性检测,存在经验差异导致的误差。随着深度学习、图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葡萄品质检测克服了传统人工检测的局限性,以快速精准、实时无损检测的优势得到了大量应用。葡萄品种不同,衡量其内、外在品质评级的指标也不同。本文根据葡萄品种与品质评价指标,从品种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品质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展开,对国内外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田间葡萄品质无损检测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总结。总结了不同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对葡萄品质指标检测的优缺点,并对田间葡萄品质无损检测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吐鲁番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无核鲜食葡萄生产和出口基地,也是全国少有的几个以葡萄为主产业的地区,葡萄生产形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质生产栽培模式与技术和优良品种与品系。但近年来,在世界葡萄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吐鲁番葡萄产业的发展却遇到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葡萄种植大国,葡萄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一二十年,随着葡萄酿酒行业的迅猛发展,葡萄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居国内各果品之首,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快速发展的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鲜食和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1000多万亩。葡萄生产管理的环节包括良种繁育、种植、生产管理、收获、运输及深加工等几大方面。进一步细化包括苗木嫁接繁育、土地耕整、开沟栽植、挖坑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NewHolland公司BRAUD9090X型葡萄收获机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为我国农机行业研究和开发葡萄收获机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疆作为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和生产加工区域,其悠久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光热资源等条件,生产出优质的葡萄享誉国内外。近年来,随着新疆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葡萄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种植面积、产量和深加工能力大幅提高,其产量占全国60%以上,新品种的繁育、栽培、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得到提高和发展。然而,新疆葡萄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了葡萄的规模化发展。果农对葡萄生产机械化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应该从开沟种植、扒藤上架、修剪整枝、施肥打药、采收等的全程机械化作为葡萄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葡萄生产过程中的埋藤作业是劳动强度大、质量要求高、时间性强的一个环节.分析我国葡萄埋藤机械化研究现状,展望葡萄埋藤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方向,阐述推广葡萄埋藤机械化的意义,为促进葡萄种植业增产、增效和果农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清分 《农业工程》2013,3(1):105-107
简要介绍了New Holland公司的VN 2080型高地隙葡萄收获机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为我国农机行业在研究和开发葡萄收获机新产品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