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17年早、晚造引进黄银占、黄广油占、粤农丝苗、黄丝莉占、固金占、黄莉占、美香占2号7个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进行表证试验。结果表明,黄广油占和黄莉占的综合表现比较突出,适合在汕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评价新选育水稻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2016年在广西7个区试点开展常规稻组品种区域试验,以柳沙油占202为对照,对参加2016年广西常规稻组区试的12个水稻新品种(桂七占、荃香占1号、Z15、粤农丝苗、源华占、明力油占、美香新占、桂野丰、永丰丝苗、河西丰占、桂育11号、桂丰29)进行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抗性表现和米质等鉴定。结果表明,除荃香占1号生育期偏长外(125.0 d),其他参试品种与对照柳沙油202全生育期相当,为116.7~123.1 d。桂七占、河西丰占、粤农丝苗、桂育11号、美香新占、桂丰29和Z15等7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 715.5~6 886.5 kg/hm2,较对照柳沙油202显著增产5.95%~8.64%。源华占、美香新占、明力油占和柳沙油占202的稻瘟病抗性水平为中抗至中感,其他品种抗性水平为感至高感。所有参试品种对白叶枯病致病型Ⅳ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感至感;除参试品种Z15对白叶枯病致病型Ⅴ表现为感外,其余品种表现为高感。所有参试品种的米质均较对照柳沙油202差。因此,桂七占、桂野丰、粤农丝苗和桂丰29这4个品种可推荐省级评审;Z15、美香新占、河西丰占和桂育11号按试验程序继续参加2017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荃香占1号、源华占、明力油占和永丰丝苗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3.
在2017年早造引进了近年广东省审定的黄丝莉占、广晶软占、合莉油占、华航48号、莉苗占、绿银占、粤禾丝苗等7个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进行表证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绿银占、广晶软占、莉苗占和华航48号的综合表现较突出,适合在阳江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丰莉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丰秀占//茉莉丝苗/广超丝苗”,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米质早造达省标优质3级,2009年早造广东省区试产量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显著、2010年早造复试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8相当,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介绍了丰莉丝苗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早造引进茉莉丝苗、五山油占、美香占2号、美丝占、丰秀占、广丰七号等6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试验过程中,对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茉莉丝苗、丰秀占和美丝占的综合表现比较突出,适合汕头市澄海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粤泰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抗病品种丰丝占为母本、以优质品种齐粒丝苗为父本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于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2006年早造分别参加广东省常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试、复试和生产试验,并获通过。各级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粤泰丝苗是一个高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产量、抗性和米质综合较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黄广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年国家华南早籼区域试验,均比对照品种天优998增产极显著,平均产量7 367 kg/hm~2,比对照增产6.21%。目前以黄广油占为父本或母本,已直接育成24个常规稻审定品种,作为恢复系育成7个杂交稻审定品种。本文作者介绍了黄广油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育种效应。  相似文献   

8.
黄广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金航丝苗(H-86///金华占/胜泰1号//泰湖占/澳山丝苗)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我省各稻作区晚造种植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种植。  相似文献   

10.
源于粤晶丝苗2号穗瘟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广东龙川严重感染稻瘟病的常规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穗瘟标样进行单孢分离,获得来源于不同穗瘟标样的5个分离物,并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和11个单基因系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个单孢分离菌株均属于ZB13小种,可侵染含Pi50等不同抗性基因的6个单基因系。选取YJ1、YJ2、YJ5等3个菌株对广东省部分品种(组合)进行致病性测定,在测定的55个品种(组合)中,分离菌株均可侵染广东骨干抗源品种28占所含的3个抗病基因Pi50、Pita2、Pish,同时可侵染广东省部分主栽品种,如粤晶丝苗2号、黄华占、美香占、玉香油占、黄广油占、丰华占、丰丝占等37个品种(组合),但天优998、巴太香占、胜巴丝苗等18个品种(组合)对测试病菌表现抗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以金优463为对照,共11个水稻新品种参加2007年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1383、威优608两个品种的产量、米质、抗性等综合性状优于对照,且已完成试验程序,推荐省级评审;G2A/R007、T优585、丰优早1号按试验程序继续参加2008年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威优160、252A/测32、金优1号、陆两优中早1号、准两优早6、香两优899组合因产量、米质、抗性等综合评价比对照差而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2.
绿苋新品种苏苋2号的选育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苋2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从广东白苋农家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苋菜新品种。该品种参加了江苏省苋菜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5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鉴苋菜201502)。对苏苋2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广东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icrosoft Excel、DPS、SPSS软件,对部分气候因子跟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广东地方稻种资源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多元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并初步将品种分为7个类别.其分析结果可为挖掘和利用优异资源、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 8A 是以含广东野生稻亲缘的优质早籼稻增城丝苗-8 选为母本,与保持系 1325B 杂交制保后再与 325A 测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高产丝苗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具备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点。自 2010 年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以来,以其为亲本配组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达 44 个,审定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区),这些品种均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广 8A 作为水稻“广东芯”的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其中,以广 8A 配组选育的广 8优 165、广 8 优金占、广 8 优 2168 组合,在省级区试中均呈现丰、抗、优高度协调性,并连续 4 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从 2017 年至今,在广东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26 万 hm2 以上,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8-2019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省中籼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省中籼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司于2018年开展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本文分析2018-2019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F两优305、安两优153等2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我省中籼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水稻区试对照品种品质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区试中对照品种是试验结果比对的标尺,近几年来,所选的对照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也较优。汇总了近几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对照品种品质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了其结果的变幅及标准差,阐明了湖北省水稻区试对照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育种单位参试品种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9-2020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中籼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安徽省中籼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展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至今,本文分析2019-2020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N两优8424、五乡优丝占、源美丝苗等3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安徽省中籼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于2013年进行13个杂交稻品种的品比试验,考察各品种综合表现,结果表明:适宜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的主导品种为天优华占、谷优527、闽丰优3301、甬优9号,可推广种植;后备品种为广两优1128,可扩大试种;在稻瘟病轻发区可推广种植米质相对较优的Y两优1号、Y两优2号;在“翠碧一号”烟叶种植区推荐种植竹丰优3446.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度,在江西省黎川县开展全国烤烟品种区域试验,对9个烤烟品种(系)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品种(系)均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优于对照,其中HN2146综合表现好,HKDN-5、HC0918表现较好,YK1304、NX211、FJ1805表现尚好,FJ1604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20.
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递力较强,与相应的恢复系配组可配出早稻、晚稻,也可以配出弱感光品种,配制杂种的优势强。其最突出特点是不育系及所配品种稻米品质优,尤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商品性好;利用泰丰A已配组育成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丰优2197、泰优676和泰优2328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泰丰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与优良恢复系进行广泛测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