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进行农网改造,给农村这块土地增添了巨大的生机活力,网改后的旺甫镇农民,利用供电正常,电价降低的有利因素,抓住机遇,瞄准市场,自主调整产业结构。近半年间,该镇新建了石料厂、电子打火机厂等,动力设备装机总容量1545千瓦。谈及网改的好处,得了实惠的村民们高兴地介绍,当网改后的村民用上了“平价电”、“放心电”、“满意电”后,有力地激励了农民的电力消费。据不完全统计,网改后农民新购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炊具等电器近8000多台。个体加工业的发展,家庭生活用电器的增加,使用电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近两三个月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 ,河南省农村电网改造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众多县(市)的第一、二批网改工程已基本结束 ,但网改进行过程中还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需要各有关部门出面协调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改与降价的关系。网改后每一个村的线损都会有所下降 ,有的村甚至从50%降至8%左右 ,从理论上讲线损降了 ,电价也应随之下降 ,但目前 ,虽对电价原来较高的地区(如豫南1元以上) ,电价大幅度下降 ,会给老百姓以很大的动力 ;而对于原来电价不高甚至很低的地区(如济源市目前拦头价是0.57元/千瓦时 ,网改后降为0.55元/千瓦时)…  相似文献   

3.
从1991年末,福建省福清市政府为减轻农民不合理的电价负担,成立了相应组织,用一年时间以最高限价的方式完成了农村电价整顿,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整改的总体工作目标。至1996年,已累计完成农村低压网改工程并经验收合格的村有395个,占总任务的90.2%,新架和更换低压架空线路1261.33千米,平行线9528.31千米,校验并外移集装户外的电能表21.6万只,累计投入网改工程资金6230.57万元。根据已网改的395个村统计,平均每千瓦·时电价下降0.28元,年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发2700万元,线报率平均下降23%,年可节电2200万千瓦·时。整改后,电压提高了,电灯亮多了,电视可以看了,用电安全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简要地谈一下我市农电整改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广西横县供电公司在网改过程中始终不渝地以“争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为指导思想,成立了“网改领导小组”、“专业指导小组”,对网改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及时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始于1998年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网改后的村屯;从电价、线损、电能质量、用电量等几个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网改之初,我们以“降低网改成本,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为工作准则,严格执行网改资金管理政策。对网改物资的采购,进行规范的招投标,确定厂家后,将每笔使用资金项目和计划报送当地农行审查,由农行直…  相似文献   

5.
整顿农村低压电价以来,长葛市南席镇曹碾头村用电由200多户增加到400多户,工副业加工由3户增加到15户,月用电量3000千瓦时左右增到8000千瓦时以上,低压线损由40%左右降到15%以下,电价每千瓦时由总表以下0.8元左右降为0.4元。 曹碾头村村大人多、经济差,1969年全镇第一批用上了电,由于线路长、线损高,农民电视看不清,有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前,我国农村电网基本上是农民自筹资金建起来的,由于体制问题,致使我国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网架薄弱、安全水平和供电质量较低,用电管理职权不明,责任不清,电价随意定,电费随意收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电力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不少地方存在所谓的“三电”和“三乱”现象,造成农村电价远远高于城市,农民不堪重负。“两改一同价”后,农电体制得到理顺,县级供电企业对农村用电实行了“四到户”管理,落实了“三公开”、“五统一”,使农民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农村电价降到了合理的水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两改一同价”给农民、给…  相似文献   

7.
一盼用上“合理电”.目前,有许多农民认为电价过高,每千瓦·时0.80元~1.00元尚能承受,每户月用电7~10千瓦·时,10元左右电费还负担得起.而有些村的电价高达 1.50元,甚至2.00元,农民感到用电照明不合算,干脆重点油灯.二盼用上“明白电”.许多群众反映,他们村电价没有一定标准,一个月一个价,村与村不一个样;有的村不按电能表走数收费,而只按灯泡数收钱.希望村电工将电价、电量、电费以及线损公开上墙.三盼消除“光棍电”.农民反映,村中有本事的人用电不拿钱,电费全摊到其他用户头上.盼望让电管  相似文献   

8.
张群艳 《农电管理》2013,(12):15-16
“低压平均线损率从4月初的5.9%下降至现在的5.5%。”2013年7月25日,海宁市供电公司线损监控员,看着电网线损实时监测系统说。现在全市各条线路、各个台区线损一目了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繁琐地计算了。这是公司深化“六全”应用中的一个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商丘市农村电网改造前,设备老化,供电能力差、质量低,电价、线损居高不下,电管站基础设施差,员工队伍建设滞后,优质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实施“两改一同价”以来,商丘电业局努力规范农村供电所管理,倾心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让农民用上电、用好电。如今,这里的供电基础建设、设备管理、职工精神面貌、优质服务水平都发生巨大的变化。省电力公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大东村不少村民望着村上刚改造后崭新的电杆和线路,一只只绿色电表箱悬挂在村民的外墙上显得格外醒目。整洁和规范。电价降了,电灯更亮了,村民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村支书游井如笑着握住益林供电站站长徐达仁的手告诉他说:“我们村的风景美了,电价比以前降了一倍多。村民们都舍得用电了,不少农家都用电饭堡做饭,这玩艺方便又省时,感谢供电部门为我们村做了一件大好事。 该村有近300户农家,线路架于60年代。电杆陈旧,线路老化,导线截面小,短路、断线。跳闸等停电现象常有发生。私拉乱接,违章用电严…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上某些人崇尚“拜金主义”的今天,有一个不为金钱所动,两年义务为农民办事不取任何报酬的人,他就是河南省台前县孙口乡古贤桥村义务电工岳宗焕。 以前,古贤桥村由于没有变压器,村民自己从外村扯线用电,不仅电压低而且由于线路混乱,电价较高。1993年10月,在濮阳市电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安上了变压器,办起了电。在众多人的竞争中,岳宗焕被大伙推上了电工这个位置上。面对乡亲们的厚望,岳宗焕下决心干好这份工作。他首先对线路进行整改,把全村60户分4个小组,每个小组电表统一集装入箱,杜绝了偷电现象的发生,低压线损也下降到12%。深知乡亲们生活并不富裕的他,要让乡亲们用得起电,交得起电费。经过综合测算,岳宗焕确定电价比市批电价还低5分钱。按此收费,除上交电费外,还剩20元左右,只够正常维修开支,忙活一个月,一分钱不落。1995年7月,由于连降大雨,天气潮湿,线损升高,结果还赔了钱。最初办电,大队书记也想在电价上“优  相似文献   

12.
在电力扶贫工程中,江苏淮安市供电局为全市近10个无电村通了电,电价一直保持在地方最高限价以内,被农民们誉为“光明的使者”。 前几年,一些无电村花费10多万元资金通了电。但由于管理不善,人情电、权力电和窃电现象严重,线损大,使个别地方电价高达1.2元/千瓦时。很多农民反映,过去没电盼用电,如今有了电却怕用电。少数农民关掉电灯,又重新点起了油灯。在电力扶贫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线损管理的好坏 ,直接反映了一个供电区域或者说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两改一同价”后电价下降 ,以前那种分摊型的自行定价方式已行不通了 ,线损管理对转型过来的供电营业所 ,企业化后的今天尤为重要 ,应当把它提到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那么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好线损这个主题工作 ,使这成为一种制度来管理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1 核定指标、分级管理给一个管理区域或一个所核定一个线损考核指标 ,专职分级管理 ,这样可以有效的促使该单位去管理好本区域的线损 ,可按 :(1) 主管局 (总站 )给一个营业所 ,分别按供电线路的…  相似文献   

14.
1 应正视未网改村的现实 目前农网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凡通过网改的村,农村电工实行了统管,损耗明显降低,并且能够执行规定到户电价,其成效十分显著。但是,由于受资金限制及各地经济和地理条件制约,农网改造发展很不平衡,即使本次农网改造工程结束后,仍会有部分村农网得不到改造,有些偏僻大县未网改村甚至还占三分之一以上。这就给农电体制改革工作带来新的难题,那就是未网改村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四到户”管理。 “两改一同价”,网改是基础,体改做保证,同价是目的。从当前情况看,不少地方对于未网改的村只给一个改前电价,…  相似文献   

15.
近来,农村用电已大为改观,但农户对如何用上舒心电期盼还是较多,总结起来有“六盼”。一、整线路、低成本。农村用电由于线径一般较细、供电半径较大,因而线损相对较大、电压也不太稳定,及时整理线路成了目前改善农村用电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农民一般都持支持...  相似文献   

16.
要加强低压线损管理,给每一个供电所甚至给每一个台区分配一个科学合理的线损指标是关键,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分析、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线损管理体系。国家电力公司要求网改后农村的低压线损率要小于12%,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要低于11%,这是对全国各省(市、区)总的要求。而对一个供电所来说,各个村的电网结构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7.
喜:网改后每年为温宿县农民减负1 300多万元 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全县总面积14 569 km2,总人口20余万,全县共22个乡、镇、场,104个行政村.自1998年国家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政策以来,全县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1亿元.目前全县的农网改造工程已基本结束,网改后农村电价也从网改前的每千瓦时1~1.5元降到了现在的每千瓦时0.55元.全县每年农村的用电能量近2 600万kW·h,如按照每千瓦时电价平均降低0.5元计算,每年可减轻农民用电负担1 300万元左右.因此农网改造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农网改造期间,许多老百姓还自愿为网改施工队伍挖电杆坑,清理线路走廊等.电通了,电压稳定了,电价下降了,老百姓自然也就乐了!  相似文献   

18.
闫彦超  罗浩 《农村电工》2004,12(3):37-37
1核定低压线损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网改前,低压线路不属于供电企业的必管范围,低压线损由用户承担,供电企业基本上没有涉足低压线损理论计算。网改后,部分县局也没有及时开展低压线损理论计算,低压线损率基本上是按下达的总体控制目标12%去考核的,因此,低压线损计算和指标核定不像10kV线损指标那样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和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低压线损计算理论值与实际网络损耗之间有多大的出入?考核指标在  相似文献   

19.
过去,造成农村电价高及难管理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用的电不是供电企业直接供给,而是通过村委会转供。实施“两改一同价”后,农村供电设施由供电企业直接管理,供电企业逐步向直管到户过渡。赣榆县城头镇的用电状况经“两改”已得到了改善。“占山王”站不住山头2000年10月12日,是城头镇老百姓交电费的日期,这次交费和往常不一样,不交给本村电工,而是交给供电所派来收费的电工。至此,该镇老百姓用电不再由本村电工独管。该镇农网改造结束后,供电设施产权属供电企业(电表以上部分),百姓用电由供电企业直供。村委会原资产配电变压器上…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使三招降电价启东市少直乡电管站把降低电价电费当作为民办实事来抓,集中精力打好改造线路、规范表计、查处违章窃电三大战役,取得显著成效。该站针对部分村电价电费偏高的热点问题,投入36万元,组织25名电工,奋战一百天,狠抓线路改造、降低线损;抓规范表计管理,查核乙级表4500多只,清理国家明文禁止的淘汰型表计,安装防窃电磁卡表;查处违章窃电,按章处罚了20多起。有效地降低了线损,电价电费明显下降,电费回收月月结零。(少直电管站杨志兵韩海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供电工程贴费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通知说,供电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