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村共有人口3264人,663户,总耕地5647亩,其中水田2500亩,人少地多.村委会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在种好粮食、甘蔗生产的同时,83年试种桑园6亩,养蚕取得成功.84年扩大到162.5亩,85年又扩大到420亩,养蚕1747.5张,其中小蚕共育712张,占44.1%,产茧达45.5吨(910担),比84年增加20吨(400担),平均张产茧25.6公斤,总收入达148000元,平均亩产350元,平均张产值84元,全村养收入超千元的有11户.蚕桑生产的发展,对改变我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养蚕业发展较快,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我家有五口人,其中有劳动力二人,有三个小孩去学校读书.承包耕地14.7亩,其中:水田6.1亩,畬地8.6亩,每个劳动力承包耕地面积7.3亩.依靠党的好政策,我们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种养业所用土地作了如下安排:水田6.1亩,桑地1.6亩,甘蔗3.3亩,玉米1.5亩,花生1亩,蛾术1亩;八四年总收入5534元;其中:粮食、花生1440元,养猪4头收入1100元,甘蔗收入850元,蚕桑收入1534元,养鸡、黄麻、蛾术、生地,共收入610元,桑蚕占农副总收入的27.7%,占用地仅10.8%.  相似文献   

3.
我县的蚕茧商品生产,继1983年增产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3年全县桑园5987.8亩,产茧9079担,84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870.6亩,养蚕35870张,产茧13930担.比83年增长53.4%,实现了产茧超万担,并且涌现了许多高产典型,全县蚕桑收入超千元的有41户,收入万元的有4个村.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我们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回龙寺村6社兰秀金,家有4口人,其中劳动力3个,现有家庭承包地4亩(2608m2),其中水田2.3亩(1534.1m2),2014年前年养蚕10张、养蚕收入1.5万元,加上养鱼、种地及做木匠等实现年收入共计5万元。2014年春,天虹丝绸公司在本社流转土地统建桑园200余亩(13.3hm2),他抓住先机积极向  相似文献   

5.
<正> 秦学是舒兰县青松乡文谪村养蜂专业户。他从合作化开始就从事养蜂工作,为发展集体养蜂作出了贡献。文革中被赶出了养蜂场,党的富民政策给了他新的力量,1980年他又重操旧业,买5箱蜂,到82年发展到50箱,去年达到70箱,随着养蜂的发展,收入年年增加。83年收入3,500元;84年收入4,500元。  相似文献   

6.
河元区有12个乡,85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14157亩,其中水田12990亩,早地1167亩,总人口18220人,其中劳动力8279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80年冬开始种桑,81年投产40亩,养蚕种190张,总收入14025.73元,平均亩产值350.6元,83年投产桑380亩,养蚕种1779张,总收入15376元,产茧825担,平均亩产值404元。自83年四龙围、三伯咀村建成蚕桑村并获得高产的  相似文献   

7.
我县城厢公社柘畲大队向南生产队,有五十五户,三百二十五人,劳力一百五十一人.水田二百七十亩,旱地一百四十亩,是易旱受淹,生产条件较差的生产队.为了迅速改变这面貌,他们因地制宜,从1976年冬,种桑15亩5分,1977年养蚕93张,收入4312元,1978年扩种新桑12亩,养蚕104张,产茧4055斤,收入6099元(其中育苗收入1000元),当年粮食增产65000斤.  相似文献   

8.
新兴县船岗区龙庆乡蚕桑专业户梁金庆,全家13口人,5个劳动力,承包耕地14.7亩。一九八一年底用低产水田种下新桑5.7亩,八二年开始养蚕,全年养蚕43.5张,收入茧款4620元,平均亩产值达810元,初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增强了信心,有计划逐年扩大桑地面积,八二年冬又扩种4.5  相似文献   

9.
<正> 兴文县九丝城镇龙泉村坪丰组的姜芳琼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近几年来,她和丈夫一起积极投身于蚕桑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8年以前,她家栽有2亩桑园,年养蚕收入3000余元,成为龙泉村首屈一指的养蚕大户,1999年荣获宜宾市“双学双赛”活动“种植女能手”称号。2000年他又新建一步成园小桑园4亩,2001年采用地膜覆盖速生丰产技术放水田建成小桑园3.5亩,同时加强原有桑的管护,全年共养蚕4张,产茧200公斤,茧款收入2200元,共  相似文献   

10.
我队位于桂江东岸,正与昭平县城遥遥相对。全队共有35户,176人,其中劳动力78人,耕地面积共180.27亩,其中水田168亩,桑园12亩。一九七九年养桑蚕84张,总产鲜茧4016斤,比78年增948斤。平均亩桑产茧334斤,比1978年亩增79斤,总收入现金6013元,占全队总收入13.1%,占  相似文献   

11.
德庆县官圩公社良安大队有十一个生产队,水田1402亩,早地119亩,人口1291人,劳力544个,近年利用旧河床旱地种植桑树86.3亩,八○年养蚕559张,收入茧款51443.77元比七九年22350.27元增长130.17%,亩桑产值从279元提高到596.04元。  相似文献   

12.
秀丰村是翁城区秀圹乡的文明村之一,又是蚕桑专业村。全村66户,383人,135个劳力,总耕地面积314亩,其中水田210亩,早地104亩。过去,水田均种植水稻,其主要的经济收入靠种蔬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村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到1983年蚕桑业的产值已达一万元,人平收入  相似文献   

13.
陆川县马坡镇,靖西村陈屋队陈基龙户,是我县、地区种桑养蚕致富的先进典型.他全家有21人,其中劳动力11人,承包田13亩,四年来,蚕业收入达77356元,人均收入达3683元.生产持续发展,收入逐年增加.84年试种杂交桑2亩,养蚕12张,产茧665.2斤,收入1250元;85年扩种到6.5亩,养蚕5张,产茧307.5斤,收入599.62元,小蚕共育657.5张,收入6083元,播杂交良种桑种子20斤,出圃75万株,收入6000元.代收蚕茧费,9900元,合计收入22582元;86年桑园面积6.5亩,养蚕4.3张,产茧276.7  相似文献   

14.
浦口镇是嵊县较大的乡(镇)之一。全镇22个行政村,6403户,21521人,12648个劳动力。有耕地17108亩,其中水田15317亩,桑园3852亩。这个镇,发展蚕桑生产,既有历史习惯,又有发展条件,1989年,饲养蚕种8234盒,产茧356.6t,平均亩产66.15kg。这一年,全镇农业总收入1528万元,其中蚕茧收入336万元,占22%。下林、沈家坎、故江村的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封开县长岗镇都苗村蚕桑专业户张子新,全家10人,有劳力5人;耕地15亩,其中水田9亩,种桑5.8亩。今年上半年3—6月发蚕种26张,其中已上市23张,收入茧款3958.84元,平均亩桑产值682.56元,单张产值172.12元。比去年同期发桑种25张,上市23张,收入2993.97元,亩桑产值516.20元,单张产值130.17元,增加166.36元,增  相似文献   

16.
我县泉水乡旧州村委退休教师黄建清,全家5口人,劳力3人,原有地界桑2亩,1988年租用旱水田14.3亩,全部种上良种桑,桑园面积扩大到16.3亩.种后春旱影响,缺株严重.但由于种前深沟厚肥,种后又加强肥水管理.因此,2月下旬~3月中旬种桑,5月下旬便投产养蚕,全年养蚕17批,蚕种51.5张,总产鲜茧1470.3公斤,收入现金19104.42元,除去各项开支4684.00元,纯收入14820.98元,张均产茧28.5公斤,产  相似文献   

17.
贵县东津公社梁英大队梁村生产队社员梁秋南户,全家4口人,劳力3个、半劳力1个.80年冬“双包”到户,全户共有耕地4.8亩(包括自留地,水田0.2亩,旱地0.2亩)其中:水田3.8亩,旱地1亩.随着农村“双包”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该户生产经营项目主要抓住种(稻谷、玉米、桑树、饲料)和养(蚕、猪、鸡)81年全户经济收入现金2024元,人均506元,其中种桑1.7亩,收现金1424元,占全户总收入70.35%,今年早稻丰收,1.5亩总产1350斤;桑园2.8亩,已收入现金1309.64元;猪满栏,鸡成群,养大中猪3头、鸡40多只.一派兴旺增产增收景象.  相似文献   

18.
我队有55户,325人,劳力150人,水田270亩,旱地140亩,种有桑树30亩.为了在一两年内,种桑养蚕收入达一万元.我们认真总结了两年来种桑养蚕的经验,肯定了成绩,找出了差距,两年来产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桑园管理差,亩桑产叶量不高(平均亩桑年产叶不到3000斤).为了迅速改变桑园低产面貌,在去年冬狠抓了桑园管理,订出实现万元队措施,主要抓几条:  相似文献   

19.
<正> 海门县新余乡幸福村81年冬栽桑43亩,因无经验,桑园多数分摊到劳。由于各户桑园比重不大,次年桑园收入光靠夹种。82年冬又种桑43亩,因责任制未完善,多数桑园又按劳分摊,导致不能养蚕,桑园收入仍靠夹种。83年全村83亩1~2年生桑园仅养蚕42张,总产茧2352斤,总产值3541元,张产  相似文献   

20.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