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蟹“上岸病”是制约大眼幼体培育V期幼蟹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上岸病”主要表现为幼蟹离水上岸,拒绝下水,最终失水而死。“上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病程短。若不及时对症治疗,培育的幼蟹几乎全军覆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幼蟹“上岸病”的因素很多,现就“上岸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如下: 一、病因及诊断 1.环境因子引起的“上岸病”(简称:环境型) 环境型主要是由水体中环境因子恶化引起,当幼蟹培育水体中NH3-HN4+>1.0mg/L,H2S>0.25mg/L,DO<3mg/L,时会…  相似文献   

2.
固着类纤毛虫主要危害虾、蟹的卵、幼成体及淡水鱼苗,少量固着时一般危害不大。目前在国内鳗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鳗鱼寄生虫为指环虫、车轮虫与小瓜虫等,鲜见固着类纤毛虫病方面的报道,因而本次在花鳗鲡养殖中发现固着类纤毛虫病尚属首次。该虫体主要寄生于花鳗鲡口腔内部,该病例对养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6年,首次在河蟹种蟹培育过程中发现了侵袭性纤毛虫-拟阿脑虫,本文就河蟹亲蟹培育过程中,侵袭性纤毛虫的发病机制,对亲蟹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河蟹亲蟹培育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蟹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培育成Ⅱ~Ⅲ期幼蟹的生产过程。幼蟹培育主要有水泥池、土池和网箱三种培育方式。为了推进幼蟹培育技术更进一步在生产中应用,现将三种培育方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水泥池培育幼蟹 水泥池培育幼蟹具有密度大、成活率高、占地面积小、捕捞方便等优点,但造价高,管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2,(5):61-61
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的发生较普遍。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较相似,往往一些养殖户见到蟹体表面不清洁,就认为是纤毛虫病,不但用错了药,而且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广大养殖户能正确识别这三种疾病的症状、病因和正确用药,现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因】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尤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等都极易诱发纤毛虫病。【症状】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  相似文献   

7.
黄平 《科学养鱼》1996,(7):27-27
培育优质幼蟹的体会从1986年起,笔者即参与用蟹苗培育幼蟹工作,近几年,开展了生产技术承包和定点指导农户生产工作,对培育幼蟹有比较具体的技术认识。幼蟹存活率由最初的2.87%上升到14.2~26.4%。并已大致掌握了防止早熟的方法,在提高培育效果上,...  相似文献   

8.
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蟹培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河蟹的养殖生产。目前,在幼蟹的培育过程中,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使一部分幼蟹个体较小,不肯生长或生长缓慢,它们长期栖息在洞穴之中,不愿出来活动和觅食,这部分幼蟹被称之为懒蟹,俗称“小老蟹”。现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幼蟹培育过程中懒蟹的控制作如下分析:1严格控制放养密度现在有许多的养殖户存在着放养密度越高幼蟹出池量就越多,获得效益也越高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高密度的培育幼蟹,往往会使养殖水体水质处于不良状态,而且极易造成饵料的不足,这是懒蟹形…  相似文献   

9.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10.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11):37-37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 (1龄蟹种 )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 (俗称小绿蟹 ),体重均在 20 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践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3类。只要掌握和了解早熟幼蟹的成因,就可以采取相对应的办法和策略加以预防,以达到培育更多的优质幼蟹目的。 1早熟幼蟹的成因 1.1种质因素 1.1.1遗传性状 一些蟹苗…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7,(5):83-83
一、蟹类纤毛虫病 蟹类纤毛虫病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短蛀虫、钟型虫、单缩虫和客吸管虫等。主要症状为:病蟹体表、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虫体寄生。虫体在鳃部寄生数量多时会影响呼吸,严重者窒息死亡,体表及附肢寄生数量多时会使蟹活动吃力,严重者不脱壳,影响生长。此类症状在幼体及养成期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罗刚 《水利渔业》2004,24(1):24-25
介绍了将河蟹早繁苗种利用锅炉加热和自然水体进行幼蟹培育的技术。苗种质量的优劣、饲料的适量投喂、及时出池或分池是培育幼蟹获得高产的关键。此外还简要阐述了培育过程中常见的上岸病、蜕壳不遂、肠炎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构型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玉霞 《淡水渔业》1997,27(5):43-45
在每年的早春繁殖河蟹大眼幼体(蟹苗),利用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经3-4周的强化培育后,幼蟹放人池塘中进行快速养殖,当年即可达到上市商品蟹。这是自1994年始在江苏兴起的养蟹新方法,其关键是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技术方法。由于技术水平的不稳定性,致使有的场家培育五期幼蟹的成活率高达20%,但大部分在5—10%之间,有的甚至低于3%。本文就1997年度我们在南京地区就不同类型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的技术方法与结果作一叙述,以便为在内陆水域条件下完善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育蟹建棚…  相似文献   

14.
崔峰  肖明松 《内陆水产》2000,25(5):37-38
在长期不换水或换水次数很少的池塘中,河蟹易患纤毛虫病。用0.3mg/L的孔雀石绿全塘泼洒或用10mg/L的孔雀石绿浸洗病蟹30min,可杀死纤毛虫。泼洒福尔马林及硫酸锌浸洗不宜作为河蟹纤毛虫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沈国安  周文娟 《内陆水产》2002,27(11):32-32
在河蟹养殖中,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放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病、水霉病,蟹农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别,经常有混淆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三类常见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附着在河蟹的肢体上。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蟹的体表,被感染后,病蟹体表长满许多肉眼可见的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和大量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17.
金忠文 《科学养鱼》2007,(11):49-50
一、2006年梭子蟹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疾病有纤毛虫病、蜕壳不遂、乳化病、烂鳃、不明原因死亡等。纤毛虫病:水质败坏,长时间不能蜕壳,大量纤毛虫附着在甲壳和附肢表面;蜕壳不遂:蟹不能按自然节律蜕壳,延长蜕壳时间,在蜕壳过程中发生死亡。与蟹缺氧和营养不良有关。细菌性的烂鳃病:池塘底质恶化,台风期池塘水体中大量泥沙的侵害造成鳃丝受伤,  相似文献   

18.
宣州市幼蟹培育始于90年代初。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优质幼蟹倍受养殖者青睐 ,其市场前景看好 ,培育幼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幼蟹培育呈上升态势。宣州市1998年幼蟹培育面积仅在60hm2 左右 ,1999年飚升至300多hm2 ,培育出5000余万只幼蟹 ,这些幼蟹规格较为整齐 ,性早熟由原来的20 %下降至3 %以下 ,幼蟹质量优良。幼蟹培育的发展 ,使该市对幼蟹由传统的外购转为外销。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及观察 ,笔者认为影响幼蟹性早熟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放养密度、池水有效积温、饵料营养及换水次数等。控制这些因素 ,可有…  相似文献   

19.
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至四期幼蟹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为了提高成蟹上市规格,采用温室培育早苗,以获得大规格幼蟹。早苗培育因时间早(大部份在  相似文献   

20.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