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镇稻10号原名"镇629",属早熟晚粳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农科所以镇稻99/镇稻540杂交,于2002年育成,2006年底通过审定。该品种产量潜力大,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单穗重优势明显。机插水稻700-750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667m^2有效穗21-23万,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g。高产栽培策略应是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4-5万/667m^2,高峰苗28-30万/667m^2。施氮总量20-22kg/667m^2,前、中、后期比例为5∶1∶4,氮、磷、钾之比为1∶0.4∶0.6-0.8。搁田始期掌握在穗苗8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食粒型半无叶豌豆苏豌1号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半无叶型食粒豌豆新品系苏豌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密度和施肥方法。密度以3.5万株/667m2产量最高,达217.9 kg/667m2。密度3万株/667m2以上,基肥需施复合肥(N∶P2O5∶K2O=10∶8∶7)30kg/667m2,盛花期追施尿素10 kg/667m2。  相似文献   

3.
粳稻镇稻10号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稻10号产量潜力大,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单穗重优势明显。机插秧产量700~750 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1万~23万/667m2,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 g。其栽培技术,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4万~5万/667m2,高峰苗28万~30万/667m2。总施氮量20~22 kg/667m2,前、中、后期比例为5∶1∶4,氮、磷、钾之比为1∶0.4∶0.6~0.8。搁田始期不宜过早,掌握在达等穗苗8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4.
早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传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24-125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N:12.633kg/667 m^2、P2O5:3.244kg/667m^2、K2O:4.371kg/667m^2,最佳产量385.527kg;一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13.519kg/667m^2,最佳产量406.92kg;P2O5:5.335kg/667m^2,最佳产量406.893kg;K2O:7.592kg/667m^2,最佳产量406.888kg。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13.0kg/667m^2,P2O5:4.2kg/667m^2,K2O:6.0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上饶市水稻3414肥料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探索在潴育型黄沙泥田上的不同氮、磷、钾配比,旨在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金优603在潴育型黄沙泥田的最大施肥量为N 16.36kg/667m^2、P2O59.35kg/667m^2、26.25kg/667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大为634.07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N 13.62kg/667m^2、P2O56.02kg/667m^2、K2O 14.23kg/667m^2时,可获得591.66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4+1"试验方法,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岑巩县凯本乡沈家湾村进行马铃薯测土配方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为404.69~779.71 kg/667 m2。施用氮磷钾肥均能增产,其增产效果依次为钾>磷>氮;最佳施肥量为N 8~10 kg/667 m2,P2O57~8 kg/667 m2,K2O 12~15 kg/667 m2,N∶P∶K比例约为1∶0.8∶1.5。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水稻氮、磷、钾最佳配比,提高水稻单产和肥料利用率,笔者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3414"试验设计进行施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20kg/667m^2、P2O5肥7kg/667m^2、K2O肥14kg/667m^2时,有利于水稻分蘖发生,个体发育较快,产量最高。施N肥20kg/667m^2、P2O5肥7kg/667m^2时,施钾水平为0或7kg/667m^2时有效穗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花生“3414”肥效试验,确定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14个处理中,N2P2K2(N 8kg/667m^2、P2O56kg/667m^2、K2O 10kg/667m^2)处理产量最高,单产达286.8kg/667m^2。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花生每667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8.03kg,P2O56.49kg,K2O 10.34kg。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应用“3420”田间试验方法,即通过不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优质稻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优质稻南粳9108高产优质的合理氮、磷、钾用量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东海地区最优的氮、磷、钾用量和配比为:N20kg/667m2,P2O58kg/667m2,K2O12kg/667m2,N∶P2O5∶K2O=1∶0.4∶0.6,当氮肥施用量超过20kg/667m2后,产量略有增加,但稻米品质显著下降,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白湖圩区稻茬晚播麦播期始于11月10日,高产栽培播期宜控制在11月20日之前,适宜基本苗(22-26)万/667m^2,播种量14-17kg/667m^2。品种宜选用扬麦19、扬麦16、扬麦158、扬麦12、宁麦13。播种方式宜用机械浅旋灭茬后机械条播、开沟盖籽;土壤墒情较差时可直接播种,待适墒时再进行机械开沟盖籽。田间管理要做好抗旱防渍,合理施肥,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等。  相似文献   

11.
在N15.6kg/667m2、P2O56.0kg/667m2适宜肥量下,设计0kg/667m2,8kg/667m2,10kg/667m2,12.5kg/667m2,15kg/667m2等5个K2O不同施用量及分基肥、追肥两次施用试验研究.结果K2O在10kg/667m2用量下作玉米移栽基肥和拔节-孕穗追肥两次等量施用,玉米长势好,抗逆性强,经济性状结构较优,玉米产量、净产值、产投比等达最高,分别为695.7kg/667m2、587.3元/667m2、2.74∶1,钾肥利用率最高,为34.1%.该试验适宜N∶P2O5∶K2O=1∶0.38∶0.64.  相似文献   

12.
徐建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75-77,164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中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8.94kg/667m^2、P2O52.77kg/667m^2、K2O6.71kg/667m^2,最佳产量618.31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将目标产量定为528kg/667m^2,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0kg/667m^2、4kg/667m^2、6.8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伟  陆万山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19-120,215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小麦理论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4.54g/667m^2、8.28kg/667m^2、8.54kg/667m^2,小麦最佳产量484.33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13-15kg/667m^2、6-8kg/667m^2、5-7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望江县棉花"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结球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91-92,160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棉花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N:19.56kg/667m^2、P2O5:5.496kg/667m^2。K2O:16.077kg/667m^2,最佳施肥量下的产量为288.52kg;一元二次方程得出N的最佳施肥量为N:19.01kg/667m^2,最佳施肥量下的产量为298.56kg/667m^2;P的最佳施肥量为P2O5:7.87kg/667m^2,最佳施肥量下的产量为292.91kg/667m^2;K的最佳施肥量为K2O:8.01kg/667m^2,最佳施肥量下的产量为297.02kg/667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19.0kg/667m^2,P2O5:5.0Kg/667m^2,K2O:9.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张文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62-63,167
从“3414”肥效试验,获得小麦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推出小麦理论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7.83kg/667m^2、9.68kg/667m^2、4.93kg/667m^2,小麦最佳产量483.53kg/667m^2。综合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施肥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14-16kg/667m^2、6-7kg/667m^2、4-6kg/667m^2。  相似文献   

16.
黔油16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双低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6号对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以及移栽密度的需求规律,建立一套比较完整,适用的数学模型,指导大田生产,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黔油16号在贵州省海拔800m左右的地区,中等肥力田块的高产栽培中,要获得200 kg/667m^2的高产,其密度在7 000~8 000株/667m^2,尿素施用量为20 kg/667m^2左右,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0 kg/667m^2左右,氯化钾施用量为1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土壤速效磷较丰富的中上等肥力田和速效磷丰富的上等肥力田进行磷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稻谷产量随P2O5施用量(0-6 kg/667m^2)的增加而增加,均呈显著正相关(r中上=0.9954^*,r上=0.9828^*),其中,上等肥力田在施用0-6 kg/667m^2增产幅度较小;P2O5施用达8 kg/667m^2时产量不再提高.稻米中磷化物含量均呈现随P2O5施用量增加而增大趋势,当P2O5施量达8 kg/667m^2时,稻米中磷化物含量中上等肥力田达临界值,上等肥力田超标;不施磷肥处理,稻米中磷化物均为3 mg/kg.稻米中磷化物含量直接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磷肥施用量相关.速效磷较丰富的中上等肥力田,种高产杂稻以667m^2施P2O5 4-6 kg既安全又可获水稻高产;速效磷丰富的上等肥力田种优质稻,以667m^2施P2O5 2-4 kg为宜.  相似文献   

18.
彭阳县南部山区茹河流域的川、塬、台地,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中等偏下,速效钾丰缺指标中等偏上,相对产量为90%有效磷含量为24.5mg/kg,速效钾含量为146.6mg/kg;产量水平600kg/667m^2左右时,建议P2O5施用量为8-10kg/667m^2,K2O施用量为0-4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给"武运粳23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进行了其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和水浆管理等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3号"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20万、1.83万穴/667 m2,栽插基本苗6万~7万苗/667 m2;施N总量以18~20 kg/667 m2、前后期之比为5∶5或6∶4、N∶P2O5∶K2O为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20.
早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8.60-9.68kg/667m^2,P2O53.47-3.76kg/667m^2,K2O5.48-5.91kg/667m^2,最佳产量410.99-413.42kg/667m^2。根据田闽试验及土壤测试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9.3kg/667m^2、P2O53.5kg/667m^2、K2O5.6kg/667m^2,或者N9.2kg/667m^2、P2O53.0kg/667m^2、K2O6.0kg/667m^2,或者N9.1kg/667m^2、P2O23.5kg/667m^2、K2O6.1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