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是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全群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在仔猪出生后12h~5日龄以内,一般3日龄左右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7日龄。14日龄以上的仔猪、后备种猪、  相似文献   

2.
仔猪白痢是指在出生30日龄以内的仔猪,尤其是出生厚0~23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生后3天以内,30天以上则极少见发病。该病各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发病仔猪排便次数增加,每天多达8~9次,随着病情的加重,仔猪消瘦、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或新生仔猪腹泻,是发生在出生后几小时到1星期以内的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后1周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同窝仔猪中96%以上发病,死亡率高,可达100%。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比经  相似文献   

4.
猪场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涛 《猪业科学》2020,37(8):48-51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侵害仔猪,尤其是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防控难点及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红痢是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仔猪的肠毒血症,又称为仔猪梭菌性肠炎或者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主要的感染群体为仔猪,尤其是3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极高,发病仔猪以血便为主要症状。1流行病学仔猪红痢的感染目标主要是仔猪,大多为3日龄以内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极少见,无明显的的季节性、性别和品种性,一年四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一到寒冬、早春,便在我县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架子猪、大肥猪和母猪发病很少见死亡,但10日龄以内的仔猪患此病,病死率极高。以往治疗都是采用抗生素、病毒灵等西药以及清热解毒、健脾和胃、除湿等中药,但都不能减少10日龄以内仔猪的病死率。1989年12月以来,我们试用口服补液盐(ORS)治疗10日龄以内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流行病学 细菌性腹泻从发病日龄上看,一般仔猪红痢、黄痢多在10日龄以内,流行没有季节性,头胎母猪所产仔猪易发生黄痢,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而仔猪白痢多在10~30日龄,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8.
<正>(一)流行特点PED常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重,我国多于每年11月至翌年4月流行此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尤以哺乳仔猪最易感且病死率高。其中,哺乳仔猪、保育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母猪发病率可达15%~90%;7日龄以内仔猪越小,症状越重,发生腹泻后2~4d脱水死亡,死亡率高达70%~100%,7日龄以上仔猪持续3~4d腹泻后可能会死于脱水,死亡率为50%~90%;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黄白痢是对泸西县养猪业危害较大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本文对泸西县仔猪黄白痢的流行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愿能为泸西及相似地域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1仔猪黄白痢流行特点1.1仔猪黄痢泸西县仔猪黄痢多发生在初生1周内的哺乳仔猪。其中,尤以1~3日龄最为多见,并随日龄的增长而渐减,至7日龄以上就很少  相似文献   

10.
1仔猪黄痢 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7日龄以内的仔猪易感染本病,特别是1~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将建五大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的仔猪肠毒血症或坏死性传染性肠炎。本人遇到几个规模猪场发生此病,本着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先将此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流行特点该病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主要侵害3日龄以内的仔猪。各窝仔猪发病率不同,最高可达100%,死亡率也不同,一般在20%~70%,高的近100%。此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病原菌常存在于发病母猪的肠道内,发病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菌随粪便排出体外,仔猪接触母猪污染的乳头、垫草和泥土,将细菌芽胞吞入胃肠道中,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发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原及流行特点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特别是3月龄左右的仔猪多发,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稀少。该病往往是一窝一窝的发病,环境卫生不良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健康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该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 该文重点对有腹泻下痢的九种猪病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病原等几个方面作相对应的对照比较,并提出相应的进一步诊断和预防的方法,以便广大养殖户能据此较为准确地把握猪病特征,准确诊断,正确使用相应的药物提高治愈率,减少损失。疫病名称:仔猪白痢流行特点:几乎每个猪群均可发病,10~20日龄仔猪发病较多,死亡率低,没有季节性。症状:体温无变化,拉乳白色、灰白色、浅黄或黄绿色糊状稀便。剖检变化:肠壁变薄,卡他性炎症,胃黏膜潮红,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肿。病原:大肠杆菌。诊断:据流行特点及症状可作出诊断。免疫:基因工程菌苗。疫病名称:仔猪黄痢流行特点:3日龄以内仔猪易发病,死亡率高,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多。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以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有的无明显病变。1流行特点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痢是影响仔猪发育及育成的重要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均很高.本病主要发生在5日龄以内的初生乳猪,其中3日龄以内的乳猪发病率为90%左右,死亡率可达50%,7日龄以上的乳猪较少发病.该病的特点是往往成窝发病.2001年6月份,某猪场4日龄仔猪发生该病,采用中药水煎剂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治愈率达96%.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内初生仔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在临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出血性下痢),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一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在同一猪群各窝仔猪的发病率不同,发病  相似文献   

17.
<正>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常引起严重腹泻、脑水肿、生长缓慢和死亡。由于病原菌的类型不同以及猪的日龄、个体差异、发病率和症状不同,该病主要分为三种:即仔猪黄痢、白痢和猪水肿病。1仔猪黄痢1.1流行病学该病常发生于一周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的  相似文献   

18.
在畜禽饲养工作中,一些畜禽疾病的发生,给畜牧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这里介绍几种畜禽疾病的防治,仅供参考。1仔猪黄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1.1流行特点主要在出生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常见。在产仔季节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同窝仔猪发病最高可达100%。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仔猪黄痢又称为早发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大肠埃希菌又称为大肠杆菌。该菌还能引起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仔猪黄痢多发生在1~3日龄,较大日龄的原发病较少见。由于发病日龄较小,其致死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仔猪黄痢的临床诊断进行阐述,为仔猪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一)流行病学调查当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腹泻,尤其是1~3日龄发生时,应当将仔猪黄痢作为重点诊断内容。(二)临床症状仔猪黄痢,先是1~2头发病,排黄色浆状稀便,内含有凝乳小块,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出生1星期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1头发病,1-2天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