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不忘初心",就是始终重视农业,始终重视粮食生产,始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三五"规划刚要》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特别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国美国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更凸显其极端重要性。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三大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粮食生产能力是稳定区域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全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分化,对区域内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人均粮食产量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呈两极分化趋势,非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趋低,区域内粮食安全水平紧张。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等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建议主产区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广节水等技术,稳定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完善非主产区粮食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进程,提升非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研究结果为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粮丰十年 播撒科技的种子 收获丰收的果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据统计,粮丰工程执行十年来,带动我国粮食生产面积累计增加16.75亿亩,粮食增产累计9908万吨,累计增收1693亿元,为我国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6月17日,新华社传来消息,目前我国夏粮收获已经超过九成,专家分析称,今年冬小麦继续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粮"十一连丰"是当前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粮食"十连增"的背后仍潜伏隐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3年,我国粮食出现了"十连增",但"十连增"的背后,掩藏着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是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促进辽宁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对建国以来辽宁省粮食生产轨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时期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粮食生产格局、分区粮食生产能力,并对辽宁省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人口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近几年来广大农民的种粮意愿并不强烈,出现了改种经济作物或者撂荒等现象,再加之当前一场规模空前的粮食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已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认真分析当前粮食生产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宜春市为例,调查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宜春市粮食生产和需求现状、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宜春市粮食安全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粮食安全工作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去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但随着粮食供求宽裕、库存增加和财政压力加重,粮食"过关论"和"包袱论"有所抬头,加之促进粮食生产的各生产要素边际效应递减、资源环境压力趋紧,粮食连年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入  相似文献   

10.
<正>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现就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以下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保持主产区粮食持续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天下第一粮仓"吉林省榆树市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分析在新形势下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根据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促进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主产区历来都是我国粮食安全研究的热点区域,通过测算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贡献率,定量分析2000—2015年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程度,研究其供需状况,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年均增加0.03%;(2)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粮食安全贡献率最低的四川与最高的黑龙江相差142%,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4省(区)的粮食产量占粮食主产区的35.64%,粮食安全年均贡献率达44.1%,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重心集中于北方。今后应完善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战略部署。在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的良好态势下再次凸显粮食安全问题,意义深远。围绕粮食安全的三大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新的粮食安全观、国际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粮食生产特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特点和要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和长期战略构想,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促进科技支撑、建设服务体系、科学引导消费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粮食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国粮食安全要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因此,粮价的制定,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业“走出去”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要把粮食作为基础性公共产品,完善四个利益调节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和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已然形成。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充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欧盟的粮食安全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探讨了欧盟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介绍和分析了欧盟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政策和措施,通过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比较,揭示了欧盟食物安全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作用,提出了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预警体系;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安全可靠的粮食储备系统;建立食物安全生产的诱导机制;生态建设要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储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科技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评价指标,根据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特点,将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划分为7个阶段,客观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变化轨迹,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粮食科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科研保障能力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吴伟丽 《河南农业》2016,(28):54-55
正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尚未达到400kg,总体并不宽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是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一、荥阳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荥阳市地处河南省中部,是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总面积908km~2,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