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荒漠区林地应用乙氧氟草醚化学控草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干旱荒漠区文冠果、樟子松幼林地、文冠果种子育苗地应用乙氧氟草醚进行土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单位面积上用药量增大,除草率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施药量增加到-定量时,除草率提高缓慢,变化不大。在5月中旬用药量为80mL/667m2时,施药效果最佳,平均除草率达91.2%。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叶锈病发生严重樟子松叶锈病自1982年于新林林业局少数幼林地块发现感病植株后,发病逐年加重,至1986年全局七个林场近万亩人工幼林感病,严重地块感病株率达100%,病情指数在50以上,该病严重影响樟子松人工幼林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树...  相似文献   

3.
松灵1号片剂防除樟子松幼林地杂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灵1号新型除草剂,具有使用方便,杀草效果好,工效高的特点,适合于山区穴植樟子松幼林地除草。2年生幼林每株穴施药10片,能全面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杀菌率达100%,杀草有直径为82.4cm。  相似文献   

4.
1988年在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蠹野螟时,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证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克,防治效果97.6%以上;楸蠹野螟株施10克,防治效果89.7%以上,榆蓝叶朱施25克,防治效果88.7%;杨扇舟蛾株施25克,防治效果96.1%,该药持效期可长达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昌吉州林业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来树种的引种和大面积推广。六十年代中期,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杨树品种和组合150余个,其中已大面极推广的有小意杨、欧美杨、沙兰杨、健杨、群众杨、斯大林工作者杨、少先队员杨、俄罗斯杨、大关杨、北京杨等十余种。引进了文冠果并成功发展;引进了欧洲白榆、钻天榆、黄榆等20多个优良阔叶树种和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6.
久效磷等农药内吸传导防治杨尺蠖幼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又名春尺蠖、柳尺蠖、榆尺蠖、沙枣尺蠖,是我国北方地区杨、榆等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随着黑杨派南方型杨树在淮阴地区的推广和发展,杨尺蠖危害也日趋严重。为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采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甲胺磷等3种农药,进行根部注射和刮皮涂干2种施药方法防治杨尺蠖幼虫试验。并在泗阳县的史集、临河等乡2000多亩杨树林中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民地区杨树(美×青、健杨、小×黑、新民二号等)1—3年生人工幼林地上部越冬后大量死亡现象,近年日趋严重,已引起关注。一九七九、一九八○两年全县有一万多亩杨树人工幼林地上部死亡。国营新民县机械林场仅一九八一年春季,就有8,487亩幼林受害,死亡面积4,537亩,地上部死亡幼树达45万多株。芦屯工区一九七八年秋季营造的1,943亩幼林,地上部甚至连续三年枯死,严重影响了防护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作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和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广大山区和沙区得到大力发展。但是,近年来,樟子松幼林中东北鼢鼠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造林效果和生态、经济效益的发挥。几年来,我们在泰来东方红林场,运用毒饵、人工捕杀、林农复合等方法,对樟子松幼林地发生...  相似文献   

9.
该基地位于玛纳斯县头工乡经济开发区乌伊路312国道旁,交通方便,是一家集生产、经营各种苗木和引种、驯化、繁育珍稀树种为一体的种苗专业化苗圃,现有种苗生产基地33.3公顷(500余亩),大规格行树苗木有:樟子松、云杉、夏橡、桦树、山楂、皂角、黄菠萝、核桃楸、仁用杏、大叶白腊、小叶白腊、大叶榆、钻天榆、长枝榆、黄榆、裂叶榆、健杨、银新杨、耐寒苹果、李子、银杏等。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要点杨凤霞(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县068466)关键词樟子松;育苗技术;高寒地区樟子松是优良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之一,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但是在海拔1500m以上,年积雪180~200d,大风日数60~80d,极...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叶锈病的研究宋艳侠,邓兴林,王清学(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大兴安岭林管局新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樟子松叶锈病自1982年于新林林业局少数幼林地块发现感病植株后,逐年发病严重,至1986年全局已有7个林场近万亩人工幼林感病,严重地块感病株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赤松、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规律、密度、生长指标的测定及覆盖对其1年生幼苗越冬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种松树人工林更新方式主要为林隙翌新和林缘更新,赤松有林下更新。降水量的大小显著影响天然更新密度和越冬保存率,降水量大的年份天然更新密度大、越冬保存率高。试验地内1年生幼苗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樟子松〉油松;自然越冬保存率大小为油松〉赤松〉樟子松。围封区内自然越冬存活下来的2年生以上幼树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油松〉樟子松。7年生林缘天然更新3树种生长指标大小分别为树高——赤松〉油松〉樟子松,地径——油松〉樟子松〉赤松,侧枝数和枝条总生长量——油松〉赤松〉樟子松。1年生幼苗经覆盖后越冬保存率远高于未覆盖的,因此应采取覆盖等人工促进措施,保证樟子松、赤松、油松1年生幼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近年来沙化地区引种造林成功和“三北”防护林面积不断扩大,需种量急剧增加,产需矛盾日趋尖锐。为了科学地预测樟子松种子产量,我们在研究其开花结实规律的基础上,筛选出最适用于樟子松人工母树林的种子产量预测方法,为做好近期种子产量预测,编制生产计划和采集、调制、调节、调拨种子,提供科学依据。 1991年在黑龙江省高峰林场的27、34年生的樟子松人工母树林内,设置面积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河南林业科技》1992,(1):48-48
山东省莱阳市林业局王永盛等于1988年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蠢野螟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g,  相似文献   

15.
采用3年生红松苗和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选用牡丹江东京城17年生红松人工林中生长优异的林木,在树冠上中部的侧枝采取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在70%以上,接穗当年生长量樟子松砧木高于红松砧木。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工作情况1978年开展苗木组织培养试验工作,共配制培养基1120瓶,接种总瓶数989瓶,污染数557瓶,保存数432瓶,经培养后得到分化茎的29瓶,分化根的46瓶,完整苗的8瓶。接种培养的树种有油松、水杉、黑松、大果松、落叶松、雪松、樟子松、刺楸、泡桐、毛白杨、截叶毛白杨、河北杨、大关×钻_(-12)杨、油橄榄、刺槐、天津小叶榆等,培养后一般均能得到愈伤组织,得到分化结果的树种有水杉、落叶松、泡桐、河北杨、截叶毛白杨、大关×钻_(-12)杨、天津小叶榆等树种。二、试验方法1.培养基的试用:本试验采用了 MS、米勒、N_6、RT、马铃薯等几种培养基。培  相似文献   

17.
《新疆林业》2006,(4):47-47
该基地位于玛纳斯头工乡经济开发区乌伊路312国道旁,交通十分方便,是一家集生产、经营各种苗木和引种、驯化、繁育珍稀树种为一体的种苗专业化苗圃,现有种苗生产基地33.3公顷(500余亩),大规格行道树苗木有:樟子松、大叶白腊、小叶白腊、大叶榆、钻天榆、黄菠萝、山楂、夏橡、桦树、健杨、银新杨、耐寒苹果、李子等。  相似文献   

18.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和不同林分密度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状况和林地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含水率有明显区别:0~20年生林分土壤含水率较高,至27年生林分林地土壤含水率为最低,27年生以后林分土壤含水率有所回升。甸子地樟子松固沙林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优于坨子地樟子松固沙林。不同林龄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区别不明显,但较裸沙地要好。从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效果来看:樟杨混交是较好造林类型,600~800株/hm2是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适宜的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9.
采取在树干上涂抹药土环加绑塑料环的方法对榆紫叶甲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施药第3天,用药环A加绑塑料环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98%以上,第30天防治效果在75%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省莱阳市林业局王永盛等于1988年推广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楸蠹野螟时,对楸树上的泡桐叶甲、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杨树上的杨扇舟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作了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杀虫效果都很良好。泡桐叶甲株施药量10g,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