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广香蕉组培苗以来,南方各省香蕉组培苗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由于香蕉组培苗在育苗技术上较其他组培苗有其特殊性,若把握不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表现在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长不整齐和大田适应性差等方面。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其生长习性,结合汕头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原有的育苗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取得预期的效果,成活率和一次性出圃率均达到95%以上,种苗大田适应性大大提高。现将其技术改进的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推广香蕉组培苗高产栽培是红河县香蕉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讨论了香蕉组培苗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巴西"香蕉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LED光质及其比例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59 lx及以上光强的红光处理可显著增加香蕉组培苗的根长和株高;459 lx及以上光强的蓝光可以促进根的伸长,抑制株高;红蓝光比例为80%R+20%B时,香蕉组培苗植株的根数、根长、叶片数、茎粗、各部分鲜重及总干物质率显著增加,株高、顶叶面积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为香蕉组培苗最佳LED光照处理。  相似文献   

4.
香蕉是我省重要果树 ,近年来由于香蕉市场价格较好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香蕉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为害严重 ,需要大量更新种源。通过香蕉分生组织脱毒和组织培养 ,可以在短期内生产大量无病毒苗来满足生产需求。目前 ,生产上已经大面积种植香蕉组培苗。香蕉组培苗在炼苗和育苗袋假植时 ,有些种苗生产单位用稻田土、菜园土或一般土壤作为培养基质。这些基质中带有许多植物寄生线虫 ,如果不经杀线虫处理 ,可发生香蕉组培苗线虫病 ,影响香蕉生长。 1 998年笔者对购买的一批香蕉组培苗进行检测 ,发现香蕉苗根部有根结线虫、矮化线虫、根腐线虫、螺…  相似文献   

5.
浦北县是广西香蕉生产大县,为促进香蕉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每年均有0.13万公顷的香蕉进行轮种换种更新,需要种植无病健康的组培苗.为确保组培苗移植大田后能正常生长,达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目的,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香蕉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处亚热带,十分适宜种植香蕉,近年来推广种植香蕉组培苗,使香蕉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使我省的香蕉生产步入一个新台阶。香蕉由于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和结果都需要充足的养分,所以存其生长过程中肥水管理十分重要。现将笔在从事香蕉栽培中肥水管理方面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超过8666.7公顷。为提高香蕉品种和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进行666.7公顷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和病苗等优点。植后加强管理,8—10个月就可收获。“威廉斯B6、8818”、“巴西”、“台湾八号”等品种,一般株产25~80千克,在同等条件下要注意害虫及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香蕉根结线虫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迅速发展,香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不断增加,大棚营养袋苗土带病,苗期发病早.受害严重,移栽时直接把线虫带人大田,导致香蕉根结线虫病普遍发生,发病率一般达20%~30%,严重的达60%以上,减产40%~60%;苗期发病则严重影响出圃率,对香蕉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3种基质配方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3种不同培养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椰糠及椰糠为主的配方香蕉组培苗生长较好。28天时,在叶片数量、株高、茎粗以及根重等方面,椰糠较红壤土处理高出25.5%、2.9%、26.0%和35.6%,椰糠+河沙+红壤土与全椰糠处理效果基本相同。建议香蕉组培苗生产时培养基质采用椰糠+河沙+红壤土。  相似文献   

10.
夏秋高温季节培育香蕉组培假植苗实用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组培苗因种苗整齐、品种纯正、生长快、长势强、高产优质、成熟一致、不带病虫害等优点,成为近年我国香蕉产区种苗供应的主要方式.香蕉可周年种植,一年一种或一种收两造,周年结果,全年供应.随着香蕉销量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也逐年加大,组培苗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需求量存在季节不均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香蕉组培苗推广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国内以组培苗形式推广、种植面积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农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香蕉组培技术日益成熟,香蕉生产普遍采用组培苗,香蕉组培苗的生产一般在荫棚中进行袋装苗的生产。1荫棚的建立 一般用钢管作支架,建成房屋式荫棚,棚顶一般是三角形或者拱形,以便排水和抗风;搭建好荫棚的框架后,盖上遮荫度为50%~75%的遮荫网,再用绳索或铁丝固定。  相似文献   

13.
正马蹄组培苗以优良的性状表现,在荔浦县深受农户的欢迎。但马蹄组培苗在生产上的变异问题,是制约马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试验与观察,阐述马蹄组培苗变异的原因和症状的辨别,并提出防止和克服马蹄组培苗变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梁侠 《广西园艺》2001,(3):17-18
香蕉组培苗有几方面优势 :一是品种纯正、长势旺盛、整齐 ;二是抽蕾收获期一致 ,产量高 ;三是种苗不带病虫害 ;四是适宜进行大面积开发和更新种植 ,并且能控制产期等。但组培苗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性较差因此 ,在大田的前期栽培管理技术上要求较高。1 组培苗的选择其规格标准一般为 :新出叶达到 6~ 8张 ,假茎高 10cm以上 (苗高 2 0~ 2 5cm) ,同时假茎基部要求粗壮 ,叶色浓绿不徒长 ,无病虫害及变异 (劣变 )株。2 园地选择由于组培苗弱小娇嫩 ,因而大田种植前土壤必须是精耕细作 ,肥料和土壤在植前 2 0天必须充分拌匀。蕉园应尽…  相似文献   

15.
王星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7):55-55,52
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从芽诱导分化、继代增殖、诱导生根,所配制的培养基通常要加入琼脂进行固化,据计算琼脂约占培养基成本的80%。为了降低香蕉组培苗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探索将香蕉浅层液体组培快繁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笔者于2003年对该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即在外植体诱导和增殖阶段,培养基不加琼脂,直接进行浅层液体培养增殖,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增殖芽,然后转入加琼脂固化的生根培养基进行诱导生根,从而生产出健康的香蕉组培苗。  相似文献   

16.
在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 ,从继代到生根壮苗培养均采用固体培养 ,由于琼脂的市场价格贵 ,这样加大了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为了降低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采用浅层液体静置培养与固体培养进行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材料取自广西农科院生物所提供的威廉斯W9系列低代组培瓶苗。1 2 试验方法 试验于 2 0 0 0年 9月 2 1日在田阳县水果办香蕉组培苗厂进行。培养基均采用MS +BA3 .0mg/1+NAA0 .2mg/1+蔗糖 3 % ;第一组加 0 .5 %琼脂粉配成固体培养基 ;另一组除不加入琼脂粉其他成分一样 …  相似文献   

17.
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蕉组培苗生产的技术及流程作系统介绍;分析和探讨了香蕉工厂化育苗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香蕉种苗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提供了一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据广西农业科学院信息网消息,9月22—24日,台湾香蕉研究所原所长黄新川到广西考察香蕉产业情况。黄新川一行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广西玉林、武鸣、坛洛、隆安等香蕉产区,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试验园。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香蕉组培技术日益成熟 ,香蕉生产普遍采用组培苗。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工厂内进行组培瓶苗的生产 ;第二阶段是在荫棚中进行袋装苗的生产。为了节约运输成本 ,有不少种植户自己培育袋装苗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育技术 ,造成培育的袋装苗质量不高且成本增加。在此 ,对香蕉袋装苗的培育技术作一介绍。1 荫棚的建立 苗床最好选择在香蕉种植地附近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但不会发生水涝的地方。对苗床进行适当整理 ,苗床整好后 ,开始搭建荫棚。如果是建立长久的育苗基地 ,可以考虑用钢管作支架 ,建立房屋式荫棚 ,屋…  相似文献   

20.
香蕉组织培养中变异的发生与控制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靖杰 《果树科学》1995,12(2):120-122
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香蕉试管苗的变异情况,结合作者的研究对变异发生的机理和变异率的控制途径也作了初步的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