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近年改革和发展的成效 1、扭亏增盈工作初见成效。近年来,福建宁德市农垦(以下简称闽东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保持二位数的增长。2005年,全市农垦国民生产总值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市15个农垦企业有12个实现盈利,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0万元,垦区连续3年实现盈利,扭亏增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垦区人均收入4500元,比上年增长8%,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陈剑峰 《中国农垦》2006,(10):10-12
近几年来,湛江农垦在广东省农垦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持续壮大国有经济总量,全面提升国有经济质素,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实现了国有经济的保值增值。据统计,2005年和2001年相比,湛江农垦社会总产值从21.04亿元增长到29.94亿元,增长了42.3%;国内生产总值从6.48亿元增长到11.87亿元,增长了83.2%;利润总额从净亏损6745.1万元到实现净利润3616.6万元,5年间扭亏增盈过亿元;集团公司资产总量从40.1亿元上升到近60亿元,增长了50%;资产负债率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2005年,垦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人均纯收入49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 2005年,垦区减亏20%。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二是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亿元;三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达到1000美元。 2006年,垦区要实现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10%,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争取实现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4.
2006年,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实现企业利润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职工人均收入1万元,比上年增长9.9%。 2006年,垦区招商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固定资产项目投资2亿元,比上年增长30%。 2006年,垦区塞上安居工程危房改造2018户,累积达到6518户;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项目开发任务100%;完成环境整治任务100%;完成湿地水产种植和水产养殖任务100%。  相似文献   

5.
"十五"农垦经济大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5年,农垦系统完成生产总值1358.65亿元,比2000年的720.62亿元增长了74.5%,年均增长11.8%;“十五”时期,农垦人均纯收入由5056元提高到4195元,年均增长6.7%。 投资快步上新台阶。2005年达到449.54亿元,比2000年的155.21亿元增长1.95倍。五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8倍。 对外开放水平提高。2005年出口商品总额254.22亿元,比2000年的98.26亿元增长1.59倍;五年累计完成出口商品总额744.89亿元,其中工业品出口额占85%。 “三化”战略成效显著。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3.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48.25亿元,实现工业利润45.7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5.8%、76.4%和2.5倍。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棉花等主产垦区发挥资源、装备、技术等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效益有较大提高,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凸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2005年,江苏垦区所属农场和企业全部盈利,实现生产总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8‰销售收入73.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3‰利润6.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5亿元,比上年增长69.23%。 2006年,江苏垦区预计销售收入可达到100亿元,进入省属国有企业前五强行列。 “十一五”时期,江苏垦区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一体,即做大做强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母公司本部经济。两翼,即积极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为主要途径的直属二、三产业经济;积极推进以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为目标的农场经济。 到2010年,江苏垦区将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润1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达到52:43:25;人均生产总值2.4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6万元,农场城镇化水平70%,垦区总体上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垦区从五个方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垦建设:企业经济实力、竞争力、贡献率大大增强;职工经济收入有较大增长;社会保障能力有很大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有很大改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农垦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3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粮食总产量为1858.99万吨,比上年增产192.76万吨,增长11.6%。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对农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一五”时期,农垦改革发展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加强示范带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化、集团化和股份化,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据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对40家农药企业的统计:2005年农药原药的生产能力约为16万吨/年(折百,下同),原药产量为11.55万吨,同比增长2.7%,占全国总产量的18%;销售农药实物量29.36万吨,同比增长5.6%;销售收入71.66亿元,同比增长32.6%;出口农药10.5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0.7%;出口交货值32.7亿元,创汇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全行业盈利6.57亿元。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垦区经济结束了长达9年的亏损局面,从2003年起连续3年实现盈利,“十五”期末利润总额由“九五”期末亏损2.8亿元转为实现盈利1.7亿元。 “十五”时期,垦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186个,合同引资122亿元,实际进资38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了349%、146%、110%和124%。 “十五”期末,垦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8.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346%,年均递增34.9%;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24%,年均递增17.5%;年人均纯收入343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86%,年均递增13.2%。[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国畜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肉类总产量达7250万吨,比2003年增长4.6%;奶类产量2300多万吨,增长25%以上;禽蛋产量2700万吨左右,略有增长;饲料产量约9300万吨,增长6.8%0畜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增长率为5.06%,其中全国农垦为275.2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6.77%。  相似文献   

11.
走产业化大集团之路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广西农垦实现经营总收入118.5亿元;全垦区实现利税总额25.05亿元,同比增长240.5%。实现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5.5倍。连续四年经营总收入、GDP、职均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 “十五”期间,广西农垦用两年时间扭转了连续六年的亏损,用两年时间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垦区经营总收入突破20亿元用了50年,突破40亿元用了两年,突破60亿元仅用了一年,突破100亿元也只用了一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农资》2007,(1):8-8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国农垦粮食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2006年农垦粮食总产达2047万吨,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比2005年增长10.1%;粮食亩产达到384公斤,比2005年增长4.6%。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农垦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彻底摆脱了长期亏损的局面,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连年增长:天津农垦资产总额由1979年的1.0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4.14亿元,增长61.3倍;总产值由1979年的58147Y元增加到2007年的259148万元,增长43.6倍;实现利润由1979年的823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8200万元,增长21.1倍;职工人均收入由1979年的625元增加到2007年的27803元,增长43.5倍。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一年,四川农垦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1 8825万元,比上年增加18818万元,增长18.25%。实现生产总值19025万元,比上年增加5328万元,增长38.9%。职工人均收入达到6916元,增加4.9%。实现利润1416万元,增加534万元,增长60.54%。已连续7年盈利,累计盈利4904万元。缴纳税金2371万元,  相似文献   

15.
宁夏农垦2005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主营业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利税1亿元,比上年增长25%;职均收入9100元,比上年增长9.6%,力争1万元。一、全力推进“八个一”产业工程,做大做强农垦经济第一,把产业做大做强,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垦区内部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实施集团化战略。要打破现有隶属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广西农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积极推进垦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垦区实现社会总产值27.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9%,提前三年完成“十五”计划(“十五”期末计划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亿元人民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完成利税总额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1.27%,一举扭转了连续6年的亏损局面;职均收入达7092元,比上年增长38.14%;人均纯收入3522元,比上年增长30.06%。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5年底,垦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了一番,实现利润5655万元,比2000年增长4倍,创垦区历史新高;人均纯收入4116元,增长85.1%,员工工资年均增长13.1%;2005年全局实现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10.7%、29.2%。 “十五”时期,由垦区科技人员主持的“高油高产大豆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内蒙古高油大豆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云大120在大豆上的推广应用项目”获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由垦区自主创新推广的“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成为自治区“八五”后大豆栽培技术的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 “十一五”时期,垦区实施四大改革发展战略,即大项目带动战略、品牌推动战略、特色拉动战略、“走出去”战略;建立六种发展模式,即工业兴垦模式、牧业富垦模式、农业立垦模式、流通活垦模式、科技强垦模式、文化名垦模式;重点抓好“肉、豆、薯、种、饲”五大主导产业。 到“十一五”期末,垦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26.1‰利税总额1、87亿元,人均纯收入1.1万元,年均递增19.4‰粮食总产24万吨,年均递增5.3‰牲畜存栏100万头(只),年均递增22.7%;[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农药工业发展迅速 1.农药生产经营情况良好 我国农药工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据统计,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厂超过600家,制剂企业2100多家,农药类上市公司40余家。2004年我国农药生产能力已经达到94万t/a,当年产量为87万t;2005年我国农药更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产量达到103.9万t,同比增长20.3%。2005年我国农药销售收入624.52亿元(723家企业),同比增长30.21%;实现利润33.24亿元,同比增长46.50%。2005年我国出1:3农药42.8万t(实物量),同比增长9.4%;创汇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  相似文献   

19.
一、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农垦事业实现新发展 2013年,湖北农垦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彰显农垦特色,主动作为,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强力推进“三抓两突破两率先”工作目标的实施,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增长29.6%;实现利税119.7亿元,增长19%;农垦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0元,增长17.1%;全年新开工危房改造3.98万户,竣工3.34万户,超额完成年度保障房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07年的全省农垦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部农垦局的关心支持下,农垦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建设和谐垦区,工作思路、发展环境、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垦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垦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1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733元,同比增长15.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