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正>地面管理是果树生产最重要也是最费工的环节之一,由于近30年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大,果园土壤板结、养分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我国果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极大限制了现代果园尤其是规模化果园的健康发展。为保障果树产业健康发展,本课题组针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化肥用量大、地面管理费工费时的问题,研究制定了"生态化、省力化"地面管理模式,集成了"果园生草+套餐肥施用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化肥用量,同时提高了果实品质。1果园生草技术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种先进技术,可采取  相似文献   

2.
《北方果树》1995,(3):33-35
果园土肥水管理(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土肥室115214)果园土肥水管理是果树生产的基本环节,是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国外对果园土肥水管理极为重视,关于果树矿质营养与施肥的研究成果很多,并用于指导果树生产。我国果树土肥研究工作起步虽晚,但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3.
果园除草是果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果园土壤肥沃,株行距大,杂草生长和繁殖非常迅速.果园杂草往往与果树争水、争肥、争阳光、争空间。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诱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还严重消耗劳动力,影响果园生产。如何控制和消灭草害是当前果树生产中提质增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春季是果树生产的关键期.是果树萌芽抽梢、开花着果的重要时期.果园春季管理工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果树当年产量和质量,因此果园春季管理非常重要。果园春季管理主要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生杰 《北方园艺》2006,(6):129-129
所谓山区果树生态栽培是指在山区果树生产中,把果树对地理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作为制定、实施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立足点.提高水、光、气、热等资源利用率,建立起一个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果园生态系统,以促进果树的丰产、稳产、优质、低耗、高效,并在果树持续性生产中,促进果园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王鹏  叶军 《浙江柑橘》2013,30(1):24-28
果园生草栽培也称作"果园生草覆盖制",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园生态规律,在果园采用宽行距的栽培条件下,行间或全园种植有益草本植物的一种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普遍被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等采用作为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管理技术.研究和实践证明,果园生草栽培是保证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这种土壤管理制度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包括如下:可以稳定和可靠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保墒能力,减少果园水土流失和粉尘含量;增加果园植物物种多样性,抑制竞争性或恶性杂草的丛生;促进生成更加发达和高效的果树根系;提高植物害虫的天敌种群和数量,降低植物病虫的危害;便于果园机械操作和环境美化,降低果园投入和维护成本等.因此,果园生草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果树生态培育模式[2].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它是果园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树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发达国家早已普及,并成为果园科学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加强果园技术培训.促进果农学科学.用科学.是提高果树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临汾市果树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果园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组织成立了一支市级专家服务队伍,每年通过不同方式、途径举办各种果园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受训果农3.5万人次.在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品品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总结了果园技术培训新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生态果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黑龙江省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于本区发展的生态果园类型和建立方法、发展方向,以使本地区的果树生产向可持续的生态果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果园是以果树生产为载体,以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为中心,合理利用园区内光、热、水、土、气、养分、生物等建立的一种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果园生产体系。它们与果树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为果树生产创造最佳环境,在达到果品高产、优质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各种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难题在于化肥农药的滥用和过度使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行绿色生产方  相似文献   

11.
公园是作为自然观赏和供公众休憩游玩而设置的公共区域。果园公园化就是将传统的公园设计元素与果树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果树特有的自然生态、养生、文化及农业生产价值体现等功能,发掘果园生产、生活和生态价值,拓展水果经营理念的外延,提升果园的园林美化景观效果,使果园成为人们休闲、品果、陶冶情操和开展文化活动的理想处所。果树是公园化果园设计和建造的主体,规划设计必须满足果树正常生长与结果的基本条件,将果园的规模景观、山地绿化生态、果树观叶赏花、果品营养美味等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利用,充分结合可以利用的果园功能和公园要素,强调生产性、科学技术性、果品文化性、趣味性和商品性的融合,使果园开发与利用适应城市旅游业发展需要,将水果生产经营形态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2.
果树生产的基础是土壤。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方能提高果树的生产力,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重视果园的土壤管理.果树生产方能获得高效益。不进行土壤改良只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质地欠佳.土壤团粒结构不好.蓄水保肥能力不强,所施肥料的肥效也会流失.施肥促增产的效果甚微。有一些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幼龄果树行间种植作物.以充分利用果园的土壤增产.但多间作蔬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果树生产大国,种植总面积和果实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果园管理机械化水平低,从而严重制约果树产业高效发展。本文针对果园主要管理作业,阐述了适于我国果园的主要机械种类和作用,以促进我国果园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丘地区是果品的主要产地,为果树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土地和光热资源。但因其干旱瘠薄,水肥保证差则成为果树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探求山丘果园旱栽保水培肥及其增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在目前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相继推广应用的果园覆膜和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技术,在旱地果树栽培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鉴于当前山丘果园普遍存在有机质少、缺水,又习惯于常年保持园内无草的清耕休闲制,从立足于  相似文献   

15.
果树为苍溪骨干项目之一,由于领导重视,发展较快,70年代后期,全县70%的乡、村、组建有集体果园。1983年产量400万公斤,产值200万元。随着责任制落实,集体果园80%分树下户,由于不懂技术,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品质严重下降。果树生产向何处去?县委、县府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以“庭院果园”为发展方向的生产战略,成为责任制后果树生产  相似文献   

16.
《北方园艺》2012,(1):150
正果园养鸡,可降低养鸡成本,增强鸡的体质,减少疾病发生,减少滥用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绿色肉食品",还可把经过腐熟的优质鸡粪施入果园,促进果树生长,生产"绿色果品",从而实现林禽的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果园自然生草及利用异地野生杂草直接给果树压青,对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减少坡地果园水土流失,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树产量、质量,都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果树生产费用,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果树生产中果园的土壤与水分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好的管理能够使果园提高产量,促进果农的增收。本文认为果园的土壤管理主要包括幼龄果园的行间利用和成年果园土壤管理。果园的水分管理中主要包括灌水对果树的影响、灌水的最佳时机以及灌溉方式与排水。  相似文献   

19.
果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引起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病虫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果树生产中,应大力提倡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对果树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不破坏生态平衡,具有长期控制果园病虫危害的效果,其间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许多国家果品进口设立"绿色壁垒",要求我们生产高品质、无公害的果品,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冬季极端天气频发,气度升降变化幅度大以及突然、连续的降温时有发生,局部地区果园遭受冻害,受冻害的果园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影响果品产业的发展.易遭受冻害的果树主要是苹果、葡萄、樱桃、石榴、梨、核桃等,为防冻抗寒,促进果业生产,结合灵宝市果树生产管理经验,提出灌封冻水等十项防冻措施和操作方法,降低了果园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