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啄癖特点与类型啄癖是鸡互相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癖,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  相似文献   

2.
啄癖是鸡相互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癣,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能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成期、产蛋期啄癖的发生程度与内外环境有关,它不但影响鸡体的健康与产蛋量,还会造成很高的死亡淘汰率.啄癖的类型很多,包括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  相似文献   

3.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啄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食蛋癖、异食癖和啄鳞癖等。其中以啄羽癖最常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若不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全群,引起严重的互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啄癖又称恶食癖、异食癖或啄食癖,是鸡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啄尾、啄蛋等恶习,引起外伤后全群啄食,经常引起死亡,或胴体质量降低、产蛋减少等。  相似文献   

5.
在家禽饲养过程中,啄癖是一种常见现象。常见的有啄头、啄毛、啄肛、啄翅、啄趾、啄尾等,成鸡还有啄蛋的恶癖。被啄破的部位一旦有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能迅速导致被啄鸡的死亡,即或不死,也对被啄鸡的发育、生产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经出现这些恶癖之后,很快在全群蔓延...  相似文献   

6.
鸡啄癖也称异嗜癖,是鸡群体环境的不适应或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的啄食肛门、脚趾、羽毛、肌肉、鸡蛋、头、肉垂等,并造成组织损伤的特殊异嗜或恶癖,是鸡的一种群发病。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特别是在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管理不善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更加严重,啄癖一旦发生,其他鸡效仿,很快蔓延全群,而且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鸡啄癖也称鸡异食癖、恶食癖、饿食癖、异嗜癖、互啄癖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态行为,不同品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生,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鸡  相似文献   

8.
鸡啄癖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鸡啄癖发生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筱军 《新农村》2001,(2):17-17
在养鸡生产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使鸡产生一些恶癖,如啄肛癖、啄趾癖、啄翅癖、食毛癖、食蛋癖、食肉癖和异食癖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个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个别产蛋鸡在交配后,也有被其它鸡啄肛的现象。啄趾癣和啄翅癖,多发  相似文献   

10.
浅析鸡啄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鸡恶癖,是啄肛、啄趾等恶癖的统称,常引起死亡或胴体等级降低和产蛋减少,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1鸡啄癖的种类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头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最为常见。2鸡啄癖的原因2.1营养因素2.1.1  相似文献   

11.
鸡啄癖是禽类的一种异常行为,有啄癖的鸡生长缓慢,健康受损。据统计.自1999年瑞丽市畜牧局下属的商品蛋鸡场建成投产以来,所饲养的每一批都有啄癖的发生,严重时几乎有50%以上的鸡出现啄癖,其他各类养鸡场也有发生.给养鸡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啄癖发生的原因、种类及其防治措施加以概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饲料营养成分不平衡。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不足或缺乏,很容易导致啄癖发生。如啄蛋癖,多由于饲料中缺钙和蛋白质引起;啄毛癖,则舍外运动少,体内钙盐不足,饲料中缺含硫氨基酸而致。二是鸡舍面积小,饲养密度高,运动场狭窄,鸡与鸡接触机会多而导致啄癖发生。三是鸡舍内光照太强,刺激鸡而引起啄癖。如雏鸡脚蹼上的血管在阳光照射下很象小虫,易招致鸡群相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养鸡生产中,鸡啄癖的诱因很多,鸡啄癖已成为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鸡病重在预防,但鸡啄癖症一旦发生,应有针对性地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及时治疗病鸡。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养殖场(户)应随时观察鸡群,发现被啄伤、有外伤的鸡或脱肛的母鸡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治疗(有啄蛋癖的母鸡应淘汰),伤口中涂上紫药水、鱼石脂软膏等,这样既可挽救病鸡,也可防止啄癖的继续和蔓延,能有效地减少啄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长强 《新农业》2013,(17):43-44
啄癖也叫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啄羽癖、啄肉癖、啄肛癖、啄蛋癖、异食癖的总称,是指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在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者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时,发生的味觉异常综合征,是放养土鸡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5,(9)
<正>蛋鸡的啄斗信号分为两种情况,攻击性啄斗和啄癖。啄斗是正常行为信号,但如果在鸡群中频繁发生,说明鸡的福利降低。啄癖是疾病的信号,说明鸡的健康出现问题。蛋鸡每种类型的啄斗都有不同的表现,由于啄斗只是鸡福利水平的降低,属正常现象,一般不用管它,过一段时间会自行解决。但对啄癖必须防控。为了采取恰当的防控措施,需要重点识别啄癖的信号表现。1鸡群出现啄癖信号1.1羽毛减少或消失鸡每天都有羽毛掉落到地面上,如果羽毛从地面上消失,说明羽毛被鸡吃掉,这是鸡群出现  相似文献   

16.
鸡啄癖是禽类生产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恶癖,给饲养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鸡啄癖是因为环境应激、饲料配制不当和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引起中综合性病症。主要分为了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等,其中在鸡养殖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啄肛、啄羽、啄趾爪、啄鸡冠、啄肉髯、啄鸡蛋、啄异物等异常行为,该种疾病会在鸡生产的任何阶段发生,但以雏鸡发病最为严重。近些年,随着任县规模化养鸡产业不断发展,该种恶癖呈现高发趋势,做好该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营养不平衡和环境应激因素等引起的综合症,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现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鸡啄癖,是指啄肛、啄尾、啄冠髯、啄趾、啄羽、啄翅、啄蛋及异食的统称。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啄癖的发生,对养鸡生  相似文献   

18.
啄癖是鸡的一种异常生态行为,大小鸡都容易发生。啄癖往往造成产蛋减少,鸡死亡。啄癖常见的有啄肛、啄毛、啄趾、啄鳞、啄蛋、啄异食等。甘肃省庄浪县养鸡规模大,数量多.鸡啄癖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大养鸡专业户,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笔者近几年通过对鸡病防治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该病的病因,总结了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各种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雏鸡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常见的有啄肛(高产鸡群)、啄羽、啄趾、啄蛋等。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庞立昕 《现代农业》2011,(5):187-187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