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资行业电商化道路与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相符合,对"互联网+"时代农资行业互联网电商化转型进行研究,介绍了农资行业互联网电商化转型的3种模式和农资行业互联网电商化转型的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资行业互联网电商化转型的正对性策略,以期为农资行业互联网电商化顺利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10月17日,备受关注的"2015中国农村互联网商业价值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峰会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主办,以"我们都是探路者——发现中国农村商业新价值"为主题,以农资电商模式、县域金融互联网化、农产品电商营销这三大板块为切入点,着力创造一个农村互联网发展对话契机,为三大行业的企业家探寻中国农村商业新价值提供交流平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有关领导,来自中国社科  相似文献   

3.
<正>电商崛起——农资(农村)电商企业系列报道作为一片新的蓝海,农资电商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却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山东寿光地区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已发展到120多家,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实现了线上销售,农资O2O模式也悄然兴起。近日,记者采访了立足寿光,专注走"小而美"O2O模式的北京种好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平。王小平说:"以前只是单一的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如今我们在不断努力为农户在线提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月,自从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国内迅速掀起了一场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改造农业的大潮。如今,以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服务产业正在兴起,"互联网+农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据有关机构的测算,中国农业仅化肥、种子、饲料三类农资的市场规模就超过万亿元。各界普遍看好"互联网+农业"这一新兴经营模式。众所周知,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城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计划的推进,农资电商发展越来越火,而农资连锁不温不火,似乎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可喜的是,近期许多农资连锁企业也借"网"转型升级,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电商,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对接,延伸服务。作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当农资连锁遇到农资电商,对于农资流通企业来说能否擦出火花?能否推动行业服务模式的变革?两种模式对接对于农村市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成了行业关注的热点。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44-14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农村电子商务正逐渐成为我国电商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未来农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5万亿元、农产品市场容量超过4万亿元,农村电商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进广东农村电商快速健康发展,对于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加快广东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民增收、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促进广东早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农业生产模式智能化、农产品销售模式电商化、农业发展模式逐渐信息化等三大特征;同时也存在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单一、专业的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和农产品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的主要问题;未来,需要通过进一步推广互联网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内培外引"的共生型人才机制以及加强对农产品的品质监测与品牌建设等策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农资流通体制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模式,但互联网来了,原有的传统模式逐渐被改变着,从农资上网到电商进村,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农资渠道、思维、物流、服务。本期将从关键时刻、关键模式、关键人物这三个角度对电商发展进行总结,电商之路远远没有停止,我们也希望农资流通的改革继续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金农商城特点多年沉淀的行业经验、覆盖农业各个产业链的市场信息是金农网跨进农资电商领域的基础优势,然而保障、物流、金融这农资电商面临的三大难题对金农网的发展提出考验。"随着"互联网+"的逐步升温,农资电商已经从开始的怀疑转变到讨论,再发展到目前全行业参与电商建设的"空前盛世"。特别是当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大鳄开始准备或者正式涉足农资产业后,原本被业内迟疑的电商在仍然无法破解的瓶颈面前,又多了一  相似文献   

10.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板上市,为中国电商注入超强力的兴奋剂,特别是2014年仅"双11"一天的时间,阿里巴巴现金交易就突破了571亿元,且近一半是手机支付。为此,电商这个话题越来越热,甚至农资电商也开始被业内广泛热议,农资圈的先行者有做网站的、有做终端的,几乎所有农资企业都在跃跃欲试。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农村网民的增速已经超越了城镇网民,截止到2014年6月,农村网民的人数达到1.78亿,同时,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也进一步缩短。截至2014年初,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27.5%,大量数据证明,农村市场已经成为电商下一步的蓝海。近两年来,农资生产、流通企业也纷纷筹划、启动、试水农资电商,"互联网+"究竟能为农资圈带来哪些变革,又孕育着哪些商机?近期,《中国农资》推出"农资电商发展系列报道",就有关业内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产品入城的重要流通渠道。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销售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扩大了农村地区创业的新机会,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有效手段。一、发展意义自2014年以来,农村电商得到各界空前关注,政策支持力度空前,特别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电子商务"(含"电商")共出现8次,并专设一节,从多个方面强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背景下,福建农产品电商发展较快,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初步形成,但在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电商模式、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福建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促进福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5,(22)
<正>2015年,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兴起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资本市场突然风起云涌,各路大佬纷纷布局农资电商,阿里、京东、诺普信、金正大、云农场等"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突然发力,农资电商异常火爆。2015年可以称为是我国农资电商的元年。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农村上网、网购变得越来越简单。年轻一族的农民对网购已经并不陌生,低价、支付简单、收货方便等因素使农民开始热衷使用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顺应时机进入到农村市场后,可谓是各显神通:有以低价吸引用户的、有以扩大品牌、宣传电商平台为主的、有的只是将传统的线下销售转为线上、也有的企业只是先"占坑"……无论以何种形式、何种目的出现,农资电商确实冲击着传统销售渠道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话题二:农村电商的路径之选与模式之争第二组的访谈是关于农村、农资电商的模式之争,现场不时爆出阵阵掌声和笑声。来自中国农资传媒的主持人、营销讲师王旭波化身农村"王大妈",家有存款九万八,问问在座的农资互联网大咖们,今年该去谁家买肥料?现场被"王大妈"的自我介绍逗得笑声连连,讨论气氛火爆。模式多样目的只有一个来自云农场SSCM负责人胡顺建表示,云农场有着强大的数据库和客户细分体系,能够很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不可阻挡的互联网进入到农村市场时,各种农资电商模式似乎是在一夜涌现出来,不管是传统农资人开始试水转型还是圈外人进入农资行业,都让从事农业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流通的经营者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甚至开始颠覆对传统经营手段的认知。在《中国农资》独家与北京正和星润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以来年以来,农村电商风起云涌,互联网大咖们纷纷进驻农村市场村市场,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轻松获取所需的农资和生活用品,而城里人轻而易举就能吃到地道的乡村里人轻而易举就能吃到地道的乡村"土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出,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是我国农资电商发展的元年。今年以来,"互联网+"风潮席卷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其中农业电子商务更是成为"互联网+"的重头戏。在政策推动下,作为农业电商的重要分支,农资电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15年2月份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5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农产品电商形式的经济贸易,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运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可以发现,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电商存在标准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平台水平不高、信用体系不完善、物流环节风险较大等劣势,但也有着区位、市场、互联网经济、网购量大等优势。安徽省应该通过推进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农产品电商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等措施,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随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超过3000家,201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电商平台迅速涌现,休闲观光农业和民宿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平台先后启动鲜活农产品进社区和放心农资进田头电子商务试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倒逼了农业生产标准化,重塑了农业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