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锌是植物必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缺锌玉米易出现白化苗.严重缺锌时停止生长甚至幼苗死亡。施用锌肥可以克服缺锌症状,在施锌临界线内.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锌1-2千克,玉米可增产12.5%。  相似文献   

2.
锌是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虽然很低,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玉米是对锌最为敏感的作物之一,玉米制种田若从5-6叶期缺锌,则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失绿,表现为叶缘形成淡白色宽条,随后新生叶片也出现失绿症状,失绿部位变薄,生长受阻。轻度缺锌时叶色失绿,生长速度减慢,吐丝和抽雄时间推迟;重度缺锌时父本花粉成熟差,活力不足,母本空秕粒多,种子发芽率低。对缺锌的玉米制种田施用锌肥,可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我们新疆阿勒泰地区主要作物之一,是我们吉木乃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今年来,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在生产中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1发病情况与症状缺锌是玉米栽培上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玉米出苗后1-2周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症状更为明显,表现为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缺锌的玉米生长后期植株矮小、节间  相似文献   

4.
玉米花白苗病是由缺乏微量元素锌造成的,本文从玉米缺锌的原因及症状出发,介绍了锌肥施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锌是玉米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且反应敏感。我省土壤有效锌含量多数在缺锌临界值0.5ppm 以下。近几年来,“花白叶”玉米面积越来越大,对一些地区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探讨锌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1981—1982年我们在本院进行微区和盆栽试验,对玉米缺锌症状和硫酸锌肥  相似文献   

6.
锌肥正成为肥料产业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缺锌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据国际锌协会调查认证,全球种植谷物的土地中有50%存在缺锌的潜在危险。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结果也同时显示,土壤缺锌是中国第二大养分缺乏限制因素,土壤缺锌面积已经达到51%。缺锌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既影响植物又危害人类。人体缺锌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摄取的锌含量较低。能量的75%来自水稻、小麦和玉米,而这些作物中锌含量只有10-30mg/kg,要满足人体锌元素的营养吸收,籽粒中锌含量就应达到40-60mg/kg。锌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和农产品含量,  相似文献   

7.
<正>锌是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玉米缺锌易出现白花苗,严重缺锌时停止生长甚至幼苗死亡。施用锌肥可以克服缺锌症状,在施锌临界线内,每亩施硫酸锌1~2千克,玉米可增产12.5%。玉米施锌以锌肥基施效果最好,若生长期发现缺锌,采用喷施效果也很好。一般有以下方法:1.基施。每亩用1~2千克硫酸锌拌细土10~15千克条施或穴施。2.追施。每亩用1~2千克硫酸  相似文献   

8.
锌是植物必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玉米缺锌易出现白化苗,严重缺锌时会停止生长甚至幼苗死亡。施用锌肥可以克服缺锌症状,在施锌临界线内,每667平方米(1亩)施硫酸锌1~2千克,玉米可增产12.5%。  相似文献   

9.
以绿洲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6叶期典型缺锌玉米及其相邻正常玉米根际、非根际土壤和植株样品,研究了不同类别土壤锌形态特征和不同类型植株含锌量、吸锌量及土壤锌素从根系向地上部转运的差异及植株含锌量、吸锌量及土壤锌素转运率与各形态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洲盐化潮土全锌含量平均为97.12 mg/kg,缺锌植株与正常植株、根际土壤与非根际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0.60 mg/kg,高于北方石灰性土壤缺锌临界值(0.50mg/kg),缺锌植株根际土壤有效锌含量比正常植株根际土壤低42.70%,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残留矿物态是绿洲盐化潮土最主要的锌形态,占全锌含量的79.43%;其次是晶形铁结合态、无定形铁结合态和松结有机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松结有机态、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均为根际土壤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正常植株显著高于缺锌植株。缺锌玉米茎叶含锌量只有14.64 mg/kg,低于玉米缺锌临界值(20 mg/kg),比正常植株低52.30%,吸锌量比正常植株低66.52%,锌素转运率比正常植株低将近10百分点,这是绿洲盐化潮土上玉米缺锌的一个重要机制。玉米茎叶含锌量与Ex-Zn、CAB-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叶吸锌量与WBO-Zn、OxMn-Zn、DTPA-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AOFe-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锌素转运率与DTPA-Zn、CAB-Zn、WBO-Zn、OxMn-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AOFe-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砂培试验方法,在缺锌条件下对35个玉米基因型的缺锌敏感性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根据培养试验中玉米幼苗叶片缺锌症状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时间早晚,将供试玉米基因型划分为缺锌敏感型、中等敏感型和非敏感型3种类型。对10个缺锌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进行比较发现,外界缺锌对玉米幼苗期的生物量影响不大,敏感型玉米基因型仅仅从外观上显示出缺锌症状。缺锌能显著降低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而对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根冠比普遍较大,其根冠比均大于1,而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根冠比却等于或小于1。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种子中P/Zn较高,非敏感型玉米基因型的P/Zn较低。在缺锌条件下,缺锌敏感型玉米基因型锌从种子向地上部转移的转移率更高。总的来看,玉米种子中的P/Zn可以作为判断玉米生长期内缺锌敏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玉米幼苗的根冠比可以作为鉴别缺锌敏感性的另一指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玉米连年高产,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越来越低,目前,锌已经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重要营养元素。在极易缺锌的石灰性土壤,这种影响更为严重。玉米缺锌症状是,植株丛生,矮化,幼苗期表现为紫红色和白化等失绿现象,后期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品质下降 施用锌肥,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玉米高产高效发展,有利于改变玉米“高耗双低”的现状。锌肥的施用方法有:  相似文献   

12.
缺锌对玉米吸收锌的动力学及氨基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Zn水平下,研究了缺锌对玉米基因型Zn动力学和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玉米基因型在缺条件下,白单9表现出较强的锌亲合力和缺锌的能力。3个玉米基因型在缺锌条件下根系分泌氨基酸的数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玉米缺锌症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元素,在光合作用、生长素的形成、氮素代谢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玉米缺锌会显现相应的症状并严重影响产量,对缺锌田块正确施用锌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在威信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苗期缺锌症状较普遍,部分地块缺锌严重。为此,根据近几年来采集土样检测有效锌的含量状况,分析威信县缺锌地块的主要分布范围、面积及原因,并通过玉米施用锌肥试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微量元素的缺乏在玉米生产中表现越来越明显。而生产中对微肥施用常不被人们重视,因此微量元素缺乏已成为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微量元素除了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外,当它们极度缺乏时还会制约玉米对N、P、K等大量元素的吸收,所以微量元素缺乏不可忽视。1 锌的缺乏症状与防治1.1 缺锌的症状,在必需的微量元素当中,玉米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缺锌的症状缺锌是玉米栽培上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出苗后1-2周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以后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受阻,节间变短,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减产。严重者,叶肉坏死,变成半透明薄膜状,植株死亡绝收。玉米缺锌发生的原因1.土壤有效锌含量低是主要  相似文献   

17.
锌硼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玉米缺锌硼元素症状,对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硼锌微肥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指导农户正确认识锌硼微肥的重要性,并合理使用锌硼微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辽中县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状况,水稻、玉米缺锌的症状和原因,并通过复合微肥在辽中县水旱田中的应用试验示范确定复合微肥的施用方法及施用量,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都有农作物因缺锌而减产的报道.锌是农作物生产不可缺少的微肥之一.尤其是玉米,对锌最为敏感,所以也容易因缺锌而减产.显碱性的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如乌兰察布市土壤,是我国缺锌的主要土壤之一,另外,砂质土有效锌和全锌含量很低,易缺锌.  相似文献   

20.
锌肥在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现代农业》2006,(12):27-27
锌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需锌较多的有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甜菜、番茄、柑橘等。由于多年来施肥的不均衡性,导致许多作物出现缺锌症状,补施锌肥能够减轻或消除缺锌状况,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一、作物缺锌症状正常植株中锌的分布是顶芽含锌量最高,叶中次之,茎中最少,整个作物的含锌量则是由下而上逐渐递增。植物体内色氨酸含量减少,生长素合成数量也随之降低,因而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少。二、作物对锌的吸收特点作物对锌的敏感程度常因作物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禾本科植物中以玉米和水稻最为敏感,双子叶植物中马铃薯、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