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溉水价是关系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农业灌溉水价,可调动用水单位节水积极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农业灌溉水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推导了提水灌区农业灌溉全成本水价和运行成本水价计算公式,以浙江省嘉善县水价改革试点区为例,探讨了不同水文年型对灌区提水灌溉工程收益的影响。计算试点区农业灌溉工程全成本水价为0.441元/m3,工程运行成本水价为0.116元/m3。平水年(保证率50%)水费收益与工程成本持平;偏旱年(保证率75%)水费收益是工程成本的1.33倍;干旱年(保证率90%)水费收益是工程成本的1.45倍。综合考虑丰水年、平水年、偏旱年、干旱年等不同年型出现的频率,提水灌溉工程收益能够满足自身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2.
宁夏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现行水价没有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和内在价值,标准普遍偏低且结构单一。引黄灌区实行统一定价,忽视了不同灌区的地域差异,水管单位正常的运行遭遇瓶颈;扬黄灌区虽然以单个工程定价,但价格与成本严重背离,扬水单位运行举步维艰。通过对当前宁夏引扬黄区水利工程水价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本文以江西省崇仁县港石灌区为例,对其现阶段水价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无专职管护机构和工程维养经费较少的问题。通过对港石灌区的供水成本进行核算可知,港石灌区全成本405. 06万元,全成本水价1598. 55元·hm~(-2),运行成本317. 18万元,运行成本水价1252. 05元·hm~(-2),现阶段执行综合水价不能满足运行管护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三电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针对该试点项目的农业水价成本进行测算,并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分类价格政策,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行不同供水价格。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农业水价构成进行研究,以灌区现行供水价0.395元/m~3为基点,在作物定额管理基础上,制定出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善了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深化了农业水价改革。  相似文献   

5.
原丙间灌区采用的是渠道灌溉,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在2015年开始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原有的水价已不适用,需重新制定。主要从影响水价的自然因素和工程因素出发,建立水价的数学模型,分别确定可供参考的成本水价1.23元/m~3和运行水价0.99元/m~3,并进行了农业用水户对水价承受能力的分析,确定该水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解释了影子水价的内涵,概括了计算影子水价的几种方法,用其中的成本分解法和机会成本法测算淠史杭灌区的影子水价,并将它们和现行水价做比较,结果表明,灌区是严重亏损经营的,灌区影子水价远远高于实际供水价格,在充分考虑农民可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水价,以缓解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7.
小麦套种大豆效益分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海扬黄灌区进行小麦套种大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麦豆套种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促进了小麦生长发育.套种田两作的混合产量比单种小麦增产30.92%,比单种大豆增产67.72%,纯收入分别增加254.1元/667m2和283.9元/667m2,提高46.16%和39.41%,投产比1:3.34.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 1997年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中明确要求农业水价要达到成本 ,工业、城市水价要实现成本加利润。这意味着理顺体制、改革水价将成为水管单位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 ,灌区供水既未形成体系 ,又没能真正反映水商品的价值 ,以致其在调节水商品的供求关系中没有充分发挥好杠杆作用 ,并由此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 ,应加速灌区供水价格机制的建立 ,以经济的手段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一、现行灌区供水价格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1.市场调节机制乏力。长期以来 ,水利工程供水没有被当作商品来对待 ,并不丰富的水资源被大量地浪费掉了 ,而供…  相似文献   

9.
结合宣城水阳灌区实际情况,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政策,采用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核算水阳灌区农业供水成本,合理测算灌区灌溉用水终端水价.科学的农业供水成本分析测算对灌区良性运行、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固海扩灌灌区九干渠印子沟渡槽为例,介绍高空悬挑架的搭设技术.该技术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也解决了安全渡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日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省普遍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水价总体达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意见明确,农业水价实行分级管理,大中型灌区国有骨干工  相似文献   

12.
规划中的白龙江引水工程作为一项长距离、跨流域的引调水工程,必然带来的结果就是工程投资规模大,运行管理成本高,其建成运行之后,供水价格必将高于现状受水区水源工程的供水价格,从而影响受水区水价的变化和水源供求结构的变化,在对现状受水区供水水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本工程供水成本水价、最终受水用户可承受能力水价进行测算、分析,在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为合理制定供水价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一、灌区农业水价现状目前灌区农业水价标准中存在较多不足,具体包含以下几种:(一)水价制定标准脱离实际灌溉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化、促进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既往缺乏相关经验,导致现行灌区农业水价标准、灌区用水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水价制定标准来看,现行水价标准与实际水费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灌区农业水价脱离实际,诱发灌区用水管理收支不平衡等问题的发生。以山东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灌溉技术,针对宁夏扬黄灌区激光平地条件下玉米大田灌溉缺乏相关灌溉、施肥制度的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开展了激光平地、玉米畦灌水肥耦合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玉米全生育期畦灌灌水定额1 350~1 500 m3/hm~2,灌溉定额5 400~5 550 m3/hm~2,纯N、P2O5、K2O施肥量608~675 kg/hm~2(其中N含量占55.5%、P2O5占26.7%、K2O占17.8%),分4次在灌水前施肥的灌溉、施肥制度。玉米大田畦灌产量达到15 000 kg/hm~2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0 kg/m3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产节水油葵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6个油葵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K989和S606在覆膜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均表现高产、丰产性状好。覆膜栽培K989和S606单产较对照分别增产30.27%和26.45%;与露地栽培相比,覆膜栽培模式下K989和S606分别增产14.97%和39.10%,水分生产效率分别增加0.26kg/m 3和0.58kg/m 3,提高18.78%和51.88%。因此,S606属耐旱、节水型高产品种,K989属耐旱、高产型品种,均可作为宁夏中部扬黄扩灌区油葵主栽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推进大型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的实施和保障我国大型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合理水平。方法 本文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不合理,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水费征收和节水工程的维系等问题出发,针对供水成本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供水效率问题、用水监管问题、水价改革问题等突出问题,探讨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及策略。结果 本文研究认为,大型农业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应从优化定价,提高价格管理水平;完善计量设备以及运作体系;加强宣传,构建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建立专业化机构制度;制定科学的水资源价格补偿办法;构建完善的农用水权转让体系这六方面进行改革。结论 根据灌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业水价进行科学的改革,使我国的农业水价更加合理,有效地缓解我国的水资源与水价之间的矛盾,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实际情况,逐渐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为中国大型农业灌区农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扬程抽水灌区由于供水成本高,农业水价执行不到位,政策性亏损严重,不仅给灌区管理单位运行带来极大困难,而且给灌区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该文针对渭南市东雷抽黄灌区水价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全省水价、电价补贴为契机,试图寻找一条既利于灌区活力发挥,又促进灌区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效益的水价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宁夏引黄灌区干渠以下包括支、斗、农渠工程均由地方管理,在近2年推行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中,将原乡村集体管理的支斗渠交新组建成立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及灌溉管理工作.通过对宁夏引黄自流灌区典型渠道末级渠系供水成本的调查测算,对供水成本构成因素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提出改革末级渠系水价政策和加强末级渠水价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非  王孝忠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63-65,131
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固海扩灌区划分为5个责任分区,运用水蚀径流场和风蚀小区等方法对该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固海扩灌区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草总面积为409.5 hm2,林草成活率达87%以上,区域小气候得到了明显改善;扬沙日数减少至5.9 d,沙暴日数减少至0.5 d,相对湿度提高到47.2%,年蒸发量降低到1 835 mm,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7 862.90 hm2;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均达到了2级以上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45,拦渣率为95%,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8%,林草覆盖率为15.09%。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改善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方式与效率,以陕西省泾惠渠灌溉区为例,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极限水价进行了测算,并与农户实际所能承受的水价进行比较,探讨了水价对农户灌溉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价为0.170~0.454元/m3时,农户不会改变传统灌溉模式,只会通过单纯减少用水量实现节水;水价达到0.454元/m3时,农户会考虑采用喷灌与滴灌等节水技术;水价超过0.654元/m3时,农户会考虑采用井渠双灌模式;水价上升到0.782元/m3时,农户会考虑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或者选择土地抛荒。此外,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极限水价仅仅是理论上通过市场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配置的手段,从农户对水价的现实承受能力来看,现实中农户灌溉模式的改变更多地需要政府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