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1年郎溪县水稻新品种展示及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郎溪县水稻新品种展示及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广两优4号、两优827、Q优6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六号、全丰2号、皖稻103、Q优6号抗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较好,产量以全丰2号、皖稻153、Q优6号最高,均达到9 000 kg/hm2以上,较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5.88%~8.59%。  相似文献   

2.
在黔北地区一般栽培水平条件下对省内外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鉴选。结果表明,准两优527产量最高(8371.5 kg/hm2),比Ⅱ优838增产13.53%,属于多穗型组合,且抗稻瘟病、纹枯病,抗倒伏性强。川丰5号产量居第二(7908.0 kg/hm2),比Ⅱ优838增产7.24%,属于大穗型组合,抗稻瘟病,抗倒伏性强。C优725、中优838、冈优177等较好。各参试品种可在黔北地区种植。该文还提出了加强抗性育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明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目的]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生产需要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中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4个中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华胜2号、天丰优084、协优982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生育特性、抗性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品种在0.05水平单产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5个中稻品种的产量排序是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Ⅱ优838>协优982>华胜2号。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的产量分别为9 540.09、497.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分别增产3.50%、3.04%。[结论]天丰优084和中浙优1号适宜在滁州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引进7个超级稻新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新品种Ⅱ优084产量最高,达622.8kg/667m2,而对照Ⅱ优838产量仅为477.5kg/667m2。综合试验结果表明:Ⅱ优084、Ⅱ优航2号、Ⅱ优培9号、Ⅱ优7号值得在本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7个超级稻新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新品种准两优527产量最高,达11.67t/hm2,而对照Ⅱ优838产量仅为8.98t/hm2;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黔南优2058、D优527、准两优1120值得在本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10个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新优3号、江优17、宜香8374等10个杂交水稻组合在开阳县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新优3号产量最高,达9924.81kg/hm2,比对照增产1578.94kg/hm2,增幅18.9%,其余产量高低依次为江优17、宜香8374、江优2381、宜香7799、江优51、宜香2239、香选优1号、黔早优2017、Ⅱ优838最适在开阳县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为新优3号、江优17。  相似文献   

7.
8个杂交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岑巩县进行了8个杂交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产量表现最佳,达10483.05kg/hm2,仍可作为该县的主推品种;T优300、标优2号、中优608和中优7号产量均在9375kg/hm2以上,各方面表现也较佳,也可作该县主推品种;Q优6号和Ⅱ优6号产量较低,应淘汰。  相似文献   

8.
对宜香3003、渝香203、内香2550、Q优6号、岗优364 5个杂交水稻品种岗优527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岗优527品种产量高,其中:岗优364最高,为10 582.5 kg/hm2,内香2550第2,为10 174.5 kg/hm2,宜香3003第3,为9 849.0 kg/hm2。  相似文献   

9.
方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83-5783,5788
[目的]筛选适宜霍山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促进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稻谷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法]以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徽两优898、丰两优4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9号、皖稻153、Y两优1号、深两优5814)为参试品种,以Ⅱ优838为对照。[结果]徽两优898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抗性上都明显优于对照。徽两优898产量最高为10 938.3 kg/hm2;全生育期与对照最接近,比对照早7 d;株高只有124 cm,穴有效穗较多达到11.5个,结实率最高达到86.7%;对稻瘟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结论]徽两优898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异,可为霍山地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主要自育杂交水稻超高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Ⅱ优838(对照)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的高产特性。[结果]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的产量分别为12990.0、12823.5和12460.5kg/hm^2,分别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0.0%、18.5%和15.1%。与对照Ⅱ优838相比,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的有效穗增加15.1%、24.5%和3.5%;千粒重分别高2.7%、4.2%和11.4%;总颖花数分别增加10.5%、11.7%和8.3%,生物产量分别高187.0、98.0和220.0g/m^2。黔优88和益农1号库容量分别比Ⅱ优838大13.4%和16.4%。上述3个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中期和后期。[结论]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的平均产量达到12757.5kg/hm^2。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宿松县水稻品种对比展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择适合宿松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特开展水稻品种对比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展示品种均较耐高肥水,但在成熟期有2个品种倒伏,分别是盐两优888、皖稻149;未两优6号微倒。从产量结果看:产量10 500 kg/hm2以上品种1个,9 000 kg/hm2以上品种4个,7 500 kg/hm2品种9个,7 500 kg/hm2以下品种5个,产量排名前3位的品种为Y两优3399(10 549.0 kg/hm2)、Y两优555(10 485.0kg/hm2)、皖稻153(10 053.0 kg/hm2),该3个品种可作为主推品种推广应用,可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确定主推品种及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精确定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南阳市宛城区秋季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333.33hm2左右,主导品种为Ⅱ优725、Ⅱ优838,搭配优质粳稻品种郑稻18.通过近几年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水稻每667m2产量提高20%~35%,成本下降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两优6785是由用两系不育系885S为母本、黔恢785为父本配组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两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经2010-2011年贵州省杂交水稻迟熟组2a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25 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0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59 t/hm2,比对照增产10.30%;全生育期158.9 d,比Ⅱ优838早熟0.9 d;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04号)。  相似文献   

14.
以5个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重穗型杂交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情况,旨在为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绵恢725系列及乐恢188系列水稻品种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具有干物质积累总量多、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的特点;供试的重穗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Ⅱ优838,平均高8.64%;绵恢725系列及乐恢188系列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转运系统优于对照Ⅱ优838,具有更强大的产量库容和更强的生物产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Ⅱ优8006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Ⅱ优32A与中恢8006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号2005007.2004年在桐城市中稻对比试验中,平均单产9830.1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5%.株高110~115 cm,低于Ⅱ优838.全生育期138 d左右,属中早熟品种.有效穗234万/hm2左右,平均穗粒数180~200 粒,主茎穗可达380粒左右,结实率在85%~90%,千粒重28.5 g.2005~2006年在全省已经全面示范推广,2006年参加了安徽省引种批准试验,该品种田间表现很强的抗倒性,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纹枯病,耐稻飞虱.抽穗整齐一致,后期熟相好.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新品种F优4981.1主要完成人李仕贵教授等1.2所有权四川农业大学1.3品种介绍F优498是一个具有"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中、抗倒伏力较强、广适"等特性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家长江上游区试2年平均产量621.25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89%,增产点次90%以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2.56kg/667m~2,比对照增产4.51%。其稻米品质达国际3级优米,且早熟、抗倒。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连续多年多点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T16的产量增长潜力。[方法]研究不同海拨和栽培密度对杂交水稻Ⅱ优T16产量的影响,探讨Ⅱ优T16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在海拨252 m的试验点,当栽培密度为19.5万窝/hm2时Ⅱ优T16产量最高,达11 587.5kg/hm2。在海拨756 m的试验点,当栽培密度为22.5万窝/hm2产量最高,达12 817.5 kg/hm2。[结论]铜仁地区Ⅱ优T16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密度为低海拨地区19.5万窝/hm2,中高海拨地区为22.5万窝/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达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显示;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均存在0.05水平差异;其中干物质生产效率在抽穗期、成熟期变异较大,以协优9019最高;氮素农艺效率以两优培九、Ⅱ优明86、Ⅱ优084、协优9019 4个组合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Ⅱ优明86、协优9019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低。在反映氮肥吸收与利用的6个指标中,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为理想。初步认为其是“氮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这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显示;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均存在0.05水平差异;其中干物质生产效率在抽穗期、成熟期变异较大,以协优9019最高;氮素农艺效率以两优培九、Ⅱ优明86、Ⅱ优084、协优9019 4个组合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Ⅱ优明86、协优9019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低.在反映氮肥吸收与利用的6个指标中,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为理想.初步认为其是"氮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金沙县种子管理站进行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展示品种全生育期为169~176 d。8个参试品种中,以准两优1102折合产量最高,达11 431.7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优85增产14.46%;泰优99折合产量居第2位,达10 572.71 kg/hm2,较对照品种中优85增产5.85%,科优21、湘优8218、冈优363分别居第3、4、5位,折合产量分别为10 403.30、10 265.37、10 199.40 kg/hm2,较对照品种中优85分别增产为4.16%、2.78%、2.12%;F优993、域优363的折合产量居后2位,分别较对照品种中优85减产3.00%、10.04%。苗期各参展品种无叶瘟发生;黄熟期调查除域优363未发现穗颈瘟外,其余各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发病株率为0.94%~9.90%,病情指数为0.19~2.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